4.4 用户推荐指数
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0千字
字数
2007-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京大学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一本从生物学角度了解人类的通识读本。
内容简介
我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很多:我们收看电视节目,使用手机互通信息,使用电脑处理各种事务……
然而,关于人体自身,我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人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人与猩猩、黑猩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人体是怎样构成的?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必须天天喝水?为什么吸烟危害身体健康?怎样才能远离艾滋病?
这些问题我们都能正确回答吗?通过本书向你介绍现代生物学有关人的问题的理论和知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前言
- 第一讲 人是什么?
- 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
- 生物可以分为五个界
- 动物界可以分为若干个门
- 脊索动物门分为三个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分为七个纲
- 人类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
- 人类属于灵长目
- 人类有哪些特点?
- 站立起来的人
-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
- 颅骨
- 躯干骨
- 四肢骨
- 骨的结构
- 全身的骨骼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 骨的生长与代谢
- 骨质疏松症
- 肌肉骨骼系统是运动和劳动的物质基础
- 肌肉系统与骨骼肌的机能
- 肌肉与骨骼组成躯体的杠杆系统
- 肌纤维的结构与肌肉收缩的原理
- 肌肉收缩需要能量
- 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 第二讲 民以食为天
- 饮食之道
- 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 我们需要哪些营养素?
- 糖
- 脂质
- 蛋白质
- 维生素
- 矿物质
- 我国居民的膳食指南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口腔内的消化作用
- 食物在胃内的消化与吸收
- 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与吸收
- 各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大肠的吸收机能与粪便的形成
- 消化机能紊乱引发的疾病
- 第三讲 人是水做的 ——体液、血液与血液循环
- 人体内的水
- 体液——人体内的水及其分布
- 人体的内环境是稳定的
- 血 液
- 血浆
- 血液中的细胞——血细胞
- 血液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 血液的重要作用
- 防止血液流失——血液的凝固
- 人的血液分哪几种类型?
- 血液循环
- 血液循环是人体最重要的机能之一
- 血液循环的发现
- 为什么心脏能终生不停地跳动?
- 心动周期心音与心电
-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 微循环
- 与血管有关的问题
- 第四讲 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 能量的来源与转化
- 细胞呼吸释放能量
- 代谢率
- 过度肥胖与减肥
- 人体怎样维持体温的稳定?
- 人体的体温
- 人体是怎样供热的?
- 人体是怎样散发热量的?
- 维持体温稳定的机制
- 发热
- 呼 吸
- 为什么必须不停地呼吸?
- 人体的呼吸器官
- 通气——呼吸过程
- 呼吸气体在体内的交换与运输
- 呼吸运动的调节
- 呼吸系统的疾病
- 第五讲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 排泄与排泄系统
- 排泄过程与内环境的稳定
- 泌尿系统的构成
-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 尿是怎样生成的?
- 肾对体液酸碱度的调节
- 肾通过调节尿的渗透压来维持人体内水量的稳定
- 为什么大量饮水会大量排尿?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 泌尿系统的机能障碍
- 内分泌调节稳态
-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 胰岛素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激素
- 甲状腺激素调节全身的代谢活动
- 肾上腺分泌两种重要的激素
- 调节血钙浓度的两种激素 ——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
- 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下丘脑与垂体
-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体形成了一个神经内分泌系统
- 第六讲 怎样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
- 神经调节与神经元
- 神经调节
- 神经元的结构与机能
- 动作电位
- 人体的感觉机能和感觉器官
- 刺激、感受器与感觉
- 视觉器官
- 听觉器官
- 前庭器官
- 味觉、嗅觉与化学感受性
- 皮肤感觉
- 深部感觉与内脏感觉
- 第七讲 神经系统调节全身的活动
- 神经系统的结构
- 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
- 大脑的机能
- 条件反射学说
- 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 睡眠与觉醒
- 第八讲 怎样对抗外敌的入侵?
- 人类对抗天花、狂犬病的历史
- 免疫淋巴系统
- 对抗病原体侵袭的三道防线
- 体表屏障
- 非特异性反应
-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 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 第九讲 人类的性
- 性的生物学意义
- 男性的生殖系统
- 阴囊与睾丸
- 管道系统
- 阴茎
- 精液
- 男性生殖系统的机能
- 精子发生
- 男性的性反应
- 男性生殖机能的激素调节
- 睾酮的作用
- 女性的生殖系统
- 卵巢
- 管道系统
- 外生殖器
- 乳腺
- 女性生殖系统的机能
- 卵子发生
- 卵巢周期的激素调节
-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子宫外效应
- 女性的性反应
- 生育控制
- 口服避孕药
- 宫内节育器
- 屏障法
- 安全期避孕法
- 绝育
- 人工流产
- 性传播疾病
- 淋病
- 梅毒
- 生殖器疱疹
- 艾滋病
- 第十讲 人类的妊娠、生长与发育、老化
- 受精与妊娠
- 卵子、精子的运行与受精
- 胚胎的生长、发育
- 分娩
- 生长与发育
- 生长
- 青春期的变化
- 老化(老龄化)
- 异常的发育——肿瘤
- 良性肿瘤
- 恶性肿瘤
- 恶性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 第十一讲 人类遗传
- 遗传学的发展
- 认识人体的基因
- 简单的显隐性遗传的基因
- 不完全显性的中间表型
-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
- 基因的多效性
- 遗传异质性
- 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性状
- 从性遗传
-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 性染色体与性连锁性状的遗传
-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基因突变与基因病
- 基因突变
- 先天性耳聋是一种隐性遗传的单基因病
- 舞蹈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病
- 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基因病
- 唇腭裂是一种多基因病
-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 染色体畸变
- 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病——唐氏综合征
- 性染色体病
- 关于“优生”
- 第十二讲 进化机理
-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主要创立者
- 特创论与进化论
- “共同由来”学说
- 自然选择学说
- 群体的进化性变化
- 群体的变异性及遗传结构
- 理想群体的Hardy-Weiberg平衡
- 五种因素导致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
- 自然选择是有差别的存活和生殖
- 基因的多效性与选择压
- 行为适应与自然选择
- 亲缘选择和动物的社会行为
- 物种形成与种系发生
- 物种及其形成
- 进化速率与间断模式
- 单线进化与分支进化
- 进化趋势与镶嵌进化
- 种系发生与支序分析
- 种系发生与分子生物学
- 第十三讲 灵长类的进化
- 灵长类的特征
- 灵长类的骨骼
- 灵长类的感官
- 灵长类的牙齿
- 子代抚育期的延长
- 灵长类的脑与社会智力
- 灵长类的分类
- 原猴亚目
- 类人猿亚目
- 人猿超科
- 人和非洲猿体质上的比较
- 姿势、行走和骨骼系统的变化
- 人 手
- 发声器官
- 脑、颅骨和头部形态
- 人类的提前出生和延迟成熟
- 人类性行为特点
- 体表
- 黑猩猩的社会组织和行为
- 黑猩猩的社会组织
- 协作狩猎和食物共享
- 工具和武器的使用
- 社群之间的“战争”
- 黑猩猩能认识自己吗?
- 黑猩猩的象征行为
- 黑猩猩文化的多样性
- 灵长目化石记录
- 第十四讲 南方古猿、能人和直立人
- 人类起源的探索
- 南方古猿——稀树草原上的二足猿
- 早期南猿
- 后期南猿
- 什么因素造就了二足习性?
- 能人和直立人
- 能人
- 直立人
- 平原上灵活敏捷的行者
-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属的生存方式与文化
- 肉食的增加与人属生存策略的变化
-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
- 是猎人还是尸肉捡拾者?
- 直立人和厄尔盖斯特人的社会行为
- 直立人和厄尔盖斯特人的生存方式进入一个新的等级
- 第十五讲 向现代人转变
- 转变中的直立人
- 尼安德特人和莫斯特文化
- 尼安德特人及其分类地位
- 尼安德特人的文化
- 克罗马农人及智人的起源
- 最先发现的化石智人——克罗马农人
- 智人的起源
- 语言和象征行为的起源
- 语言的进化
- 象征思维和行为是怎样产生的?
- 什么因素推动着脑与智力的发展?
- 现代人迁徙到全世界
- 人类怎样到达美洲?
- 人类进入澳大利亚
- 参考书目
- 第一至十讲部分
- 第十一至十五讲部分
- 名词索引
- 人名索引
- 灵长目动物中英文名称及学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