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修家谱,这本书里有你感兴趣想知道的知识。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传统家谱例析》,主要分析传统家谱是怎么编修的,存在哪些问题,下篇为《新编家谱例析》,主要针对传统家谱,以《郑氏国发公支派新编家谱》为例,详细说明今天的中国人该如何编修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家谱。

本书列举了大量历史事实、典故,同时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深入浅出,生动可读,既有严谨的史实考据,注解引用,又有丰富翔实的人物故事,配文图片。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体操作方法,从溯源祖上到分代分支,从制定凡例家训到宗亲联络组织,分章详解,清晰明了,方便简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我们为什么要编修家谱
  • 上篇 传统家谱例析
  • 一、传统家谱是怎么编修的
  • 二、传统家谱有些什么问题
  • 下篇 新编家谱例析
  • 一、自宗源史迹说起
  • 二、可制定凡例家训
  • 三、从确切祖上开始
  • 四、以字辈分代分支
  • 五、宗亲联络与组织
  • 六、编选照片及诗歌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以小见大、和我们都有所关系的小书

    之所以有兴趣翻开这本书,是因为最近两年老家这边在修家谱,前段时间还帮忙把家谱上的一些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手头边有一套老谱的复印本,正好对照着读。家谱的叫法有很多,比如说:族谱、宗谱、家乘等等。一般而言,谱名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姓氏,二是关于支派的说明。比如说,我老家的家谱之名是:“皖桐虎形方氏宗谱”,其中 “皖桐” 是地名,“虎形” 是支派。民间认为,世家大族编修家谱始于北宋欧阳修、苏轼之家。我在多篇谱序中看到这样的说法,估计就是古老相传形成的共识吧。那么一个家族为什么要修家谱呢?要知道在古代编修一套家谱可不容易,花费时间甚至长达十几年之久。一言以蔽之,“谱以序昭穆”,也就是排列顺序,左昭右穆,分清家族中代次、辈分和宗亲关系。这根植于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结构,反映了古老的宗土信仰。作者在书中指出:“这是一种与出生之地相关、为血缘宗族所系的历史信仰,这种信仰是与生俱来、终身相伴的,是中国人在精神信仰上最为独特之处。” 我翻阅了很多谱序,包括这本书中提供的、以及自家族谱上的,大体上都是这个意思:“序昭穆、别宗支,……,感发其孝悌之心而兴起尊祖敬宗之念也。” 那么具体而言,传统家谱里面都写了些啥呢?别说,内容还挺丰富的,我捡主要的说一说。一、宸翰。在家谱中指的是皇帝御赐的玉印和敕命。二、像赞。其中 “像” 指的是祖先画像。从风格上看,都是这种线描人物。而所谓的 “赞” 就是赞语,歌功颂德的话。三、谱序。这个就很多了,有纂修之人亲自写的,也有请名人代写的,一般会交代修谱的意义、姓氏来源、祖宗功绩、编修情况等等。四、凡例和族规。什么是凡例?稍作解释一下,就是对家谱编修体例的说明,还包括一些其他内容。五、宗源,也就是记述宗族姓氏的来源。大多追溯到轩辕黄帝的时代。毕竟咱们都是炎黄子孙。比如说,我家先祖雷公,就是当年辅佐黄帝打败蚩尤。不过感觉这更像是传说。六、班行,其实就是字辈。七、世系。这是家谱的主体内容,记载着家族中每一代人的官爵、婚配、子嗣、事迹、葬地等情况,有详有略,因人而异。还有其他内容就略过不提了。然而传统家谱等编修有其时代局限性,作者指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等级与平等的关系,在古代,等级森严,而现代讲平等,追求个性。二是法制观念与现代不同,在古代,可以说族规相当于私法。既然如此,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编修家谱的意义何在呢?在作者看来,是有意义的,从大处来讲,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小处来说,可以重建有序、有益的人际关系。当然前提是家谱编修合于现代社会之法理人情。总的来说,这本小书不到 4 万字,但以小见大,交代清楚了家谱的来龙去脉,可以说是一本与你我都会有所关系的书。(转自公众号「方易 1043」,有所删改)

      1
      1

    出版方

    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9大教材出版中心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入选“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是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历史久远的“双一流”综合性高等学府重庆大学的学科优势,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艰苦中创业,在改革中奋进,在竞争中发展,形成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