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1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打开一本书,走进一座博物馆;探寻半坡遗址,唤醒一座史前村庄。
内容简介
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代表,也是黄河流域具代表性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之一。
本书由半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士撰写,内容丰富,介绍了半坡先民们的生活与生产情况,包括母系时期的房屋构造、陶器工艺、生活器具、丧葬仪式等文化习俗,并配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图文并茂,为青少年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幅远古时代的生活画卷,展现了当时原始村落鲜活的生活场景。
本书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是一本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兼具科普价值和人文价值,进行博物爱国教育的好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第一章 无名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杰作
- 第一节 “原”来如此——小小半坡村的巨大地理背景
- 第二节 二级阶地——关中地区原始先民对居址的最早选择
- 第三节 生活生产巧安排——村落的功能布局
- 第四节 村庄的防御工事——大围沟(局部)
- 第五节 营窟巢成往事——方房子、圆房子的技术和社会内涵
- (一)会议中心——居住区最大的大房子
- (二)众星拱月——环绕在大房子四周的小房子
- (三)方圆规矩——半坡人对建筑形式的娴熟把握
- (四)套路与创新——自始至终的匠心
- (五)建造步骤
- (六)其他建筑遗址
- 第六节 最早的风水?
- 第二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些引领时代的生产工具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工具
- (一)只几个石头磨过——划时代的石器制造方法
- (二)生产工具种类的暗示
- 第二节 狩猎和捕鱼生产工具
- (一)与先民为伴的动物——气候与环境的可靠证据
- (二)渔猎工具——堪称神品的巧思
-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手工业工具
- (一)纺轮——告别“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的时代
- (二)穿针引线——生活就这样越来越精致
- (三)石砚——升级版的研磨器,还是史前第一块砚台?
- 第三章 衣万世——隐藏在陶器上的生活密码
- 第一节 盆盆罐罐才是家——陶器为代表的生活用具
- (一)炊器
- (二)饮食器
- (三)水器
- (四)储藏器
- (五)陶窑
- 第二节 无所不在的弧线——半坡人生活中的艺术范
- (一)弧线之美
- (二)“底线”之变
- (三)细节之妙
- 第三节 饱食暖衣——吃什么?穿什么?如何加工?
- (一)六畜寻迹
- (二)家有余粮心不慌——半坡氏族的粮食储藏
- (三)编与织的印痕——织女时代的到来
- 第四章 浸染在原始艺术中的精神世界
- 第一节 纹饰
- (一)绳纹
- (二)线纹
- (三)弦纹
- (四)剔刺纹
- (五)附加堆纹
- 第二节 绘画
- (一)俯察品类之盛——半坡艺术家画笔下的动植物
- (二)几何形图案花纹——半坡艺术家的创造性成就
- (三)鱼纹与三角形的“血缘关系”——鱼纹如何演变为几何图案
- (四)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彩陶花纹与陶器器形的关系
- (五)仰观宇宙之大——半坡艺术家画笔下的鱼神
- 第三节 雕塑
- (一)人头塑像
- (二)陶塑动物形象
- 第四节 配饰
- 第五节 陶哨
- 第六节 天书——无法识读的刻画符号
- (一)前所未有的发现——半坡遗址刻画符号的出土情况
- (二)谜团——刻画符号的最初解读
- (三)文字的先声?——刻画符号研究的新进展
- 第五章 魂离其魄——半坡人的死亡观
- 第一节 公共墓地——氏族成员的终极归宿地
- 第二节 并不可怖的死亡——成年人的葬礼
- 第三节 埋葬方式的含义
- (一)面向和姿势——葬式的无言诉说
- (二)合葬的含义是什么?
- (三)割体葬仪——匪夷所思的举动
- 第四节 随葬品的数量、组合及其寓意
- 第五节 神秘的凋谢——埋葬夭折小孩的瓮棺葬
- 第六节 一个神秘的半坡小女孩
- 第六章 半坡人和半坡社会
- 第一节 祖先的形象——半坡人的头像复原
-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半坡人的社会组织
- (一)半坡人的邻居们
- (二)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住多少人?
- (三)村里有多少人?
- 第三节 祭祀——让祈祷的声音直达天庭
- 第四节 由鱼到鸟——文化形态的巨大变化
- 第七章 何以半坡——一座原始村落被发现、发掘和传承的价值
- 第一节 发现——作为史前村落的半坡
- 第二节 背景——和平建设时期的开端
- (一)到半坡去看考古——60年前的一句时髦话
- (二)进入历史教科书
- 第三节 发掘——作为考古范式的半坡
- 第四节 传承——作为博物馆的半坡
- (一)划时代的举措——就地保护遗址
- (二)现场陈列——史前遗址博物馆陈列体系的创建
- (三)史前工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九州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管的中央一级综合性出版机构,以服务对台工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为宗旨。 自1993年成立以来,出版了大批优秀图书,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多年来,我社在两岸图书出版交流、涉台出版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出版了大量涉台主题图书、精品学术图书,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深受两岸读者关注,为两岸出版行业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