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9.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5千字
字数
2017-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大教授吴飞教授权威译本。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作了很多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
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
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这一部分尤其重要,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柏拉图注疏集”出版说明
- 引言
- 一 苏格拉底的审判
- 二 柏拉图的《申辩》
- 三 《申辩》中的几个主题
- 四 《申辩》从古典到中世纪
- 五 《申辩》在现代欧洲的复兴
- (一)文艺复兴时期
- (二)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
- (三)《申辩》在德国哲学中
- 六 现代《申辩》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 (一)分期问题
- (二)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 (三)苏格拉底的罪状
- 七 《申辩》与现代哲学
- (一)克尔凯郭尔
- (二)Vlastos与美国自由派
- (三)福柯与阿多
- (四)施特劳斯学派
- 八 西方当代《申辩》研究的版本情况
- 九 中国学界对《申辩》的翻译与研究
- (一)民国时期
- (二)八十年代以来
- 十 本书的翻译与义疏
- 缩写对照表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一 真理与修辞]
- [二 案情的真相]
- [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
- [A.智者之知]
- [B.无知之知]
- [C.诬蔑的形成]
-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
- [A.诉状]
- [B.败坏青年]
- [C.不敬之罪]
-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
- [A.苏格拉底与阿基琉斯]
- [B.苏格拉底的哲学使命]
- [C.哲学作为政治]
- [D.爱智者的荣耀]
- [六 惩罚与荣耀]
- [七 临别告白]
- 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苏格拉底的申辩》义疏
- 一 真理与修辞(17a1-18a6)
- 二 案情的真相(18a7-19a7)
- 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19a8-24b2)
- A.智者之知(19a8-20c3)
- B.无知之知(20c4-23c1)
- C.诬蔑的形成(23c2-24b2)
-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24b3-28a1)
- A.诉状(24b3-c9)
- B.败坏青年(24c9-26a7)
- C.不敬之罪(25a8-28a1)
-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28a2-31c3)
- A.苏格拉底与阿基琉斯(28a2-29b9)
- B.美好生活与死亡(29b9-31c3)
- C.哲学作为政治(31c4-34b5)
- D.爱智者的荣耀(34b6-35e8)
- 六 惩罚与荣耀(35e1-38b9)
- 七 临别告白(38c1-42a5)
- 主要参考文献
- 修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