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组极具审美魅力的诗歌集萃。

内容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一部堪与《诗经》比肩的诗歌集萃,她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一千多年来一直好评如潮。

与其他文学经典的沉浮际遇相比,《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直较为稳固。探寻《古诗十九首》的历史踪迹,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古诗十九首》成为伟大的文学经典?评论家大都说《古诗十九首》蕴涵着这样那样的好处,但仅仅自身的好处就能解释清楚《古诗十九首》成为经典的奥妙吗?促成《古诗十九首》伟岸现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总序
  • 前言
  • 绪论《古诗十九首》研究概述
  • 一、作者与创作年代
  • 二、阐释研究
  • (一)经学的阐释——以意逆志,以教化解诗
  • (二)文学的阐释——以情解诗,以审美解诗
  • (三)史学的阐释——诗史互证
  • (四)社会学等新方法
  • 三、影响研究
  • 四、海外及港台学者的研究
  • 第一章文学经典解析
  • 第一节 文学经典: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文学经典:审美·历史·谱系
  • 一、文学经典的首要特征——具有审美魅力
  • 二、文学经典的第二个特征——具有典范性
  • 三、文学经典的第三个特征——具有开放性
  • 四、文学经典的第四个特征——具有耐久性
  • 五、文学经典的第五个特征——具有谱系化过程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古诗十九首》文本简说
  • 一、审美:“人性诗”的典范
  • 二、历史:《古诗十九首》的断代问题
  • 三、谱系:人性诗的高峰
  • 第二章古代诗歌批评谱系中的《古诗十九首》
  • 第一节 古代诗歌批评中经典的标准与谱系的建立
  • 一、“风雅”的内涵与起源
  • 二、“风雅”之变迁:两汉—唐宋
  • 三、返经归本:明清
  • 四、“风雅”与“风骚”
  • 第二节 “辨体批评”与《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地位
  • 一、“风雅”源头与最初谱系的建立
  • 二、五言古诗与辨体批评
  • 三、辨体批评与《古诗十九首》经典化
  • 第三节 “汉道”与《古诗十九首》
  • 一、“体”与“道”
  • 二、“汉道”内涵解析
  • 三、“汉道”的诗学价值
  • 第三章风教——《古诗十九首》的经学阐释
  • 第一节 教化—经典—风教
  • 第二节 经典—经学—文学
  • 第三节 附托《诗经》
  • 第四章经学的诗法——教化性比兴解读
  • 第一节 “比兴”钩沉
  •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经学阐释史回顾
  • 第三节 “比兴”解诗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五章诗母——《古诗十九首》的文学阐释
  • 第一节 母仪概说:文学经典管窥
  •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诗学内核:审美阐释
  • 第三节 审美趣味蠡测:“清”与“厚”
  • 一、儒、道文化与“清”、“厚”的审美趣味
  • 二、“厚”的诗学内涵解析
  • 三、“清”的诗学内涵解析
  • 第六章文学经典阐释的亮点
  • 第一节 清丽:六朝人论《古诗十九首》
  • 一、“清丽”与“雅丽”
  • 二、“清、典、丽”与“清、新、丽”
  • 三、《古诗十九首》的“清丽”之美
  • 第二节 清真:唐人论《古诗十九首》
  • 一、由“清丽”到“清真”
  • 二、“清”、“真”与《古诗十九首》
  • 第三节 清韵:宋人论《古诗十九首》
  • 一、由“清”到“韵”
  • 二、韵不可及:张戒与《古诗十九首》
  • 三、“韵”不假悟:严羽与《古诗十九首》
  • 第七章文学经典的“神韵”——胡应麟与《古诗十九首》
  • 第一节 “神韵”内涵概述
  • 第二节 胡应麟《诗薮》与“神韵”说
  •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清婉”说
  • 第八章文学经典的“化境”——贺贻孙与《古诗十九首》
  • 第一节 作为“化境”的“清厚”诗学
  •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清厚”论
  • 第三节 “化境”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 第九章 文学经典的言路寻绎——金圣叹与《古诗十九首》
  • 第一节 “辞达”新解
  •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辞达”说
  • 第三节 “辞达”与诗歌结构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