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

内容简介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

《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涉及了中小学生课本中所接触的各个时期、各个学科的名人。人物多从名人的出生讲起,记述他们成长中所遭受的社会或家庭变故,还有他们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着重于探讨人物的平凡生活,研究人物个性的形成和人物走向伟大和成功的历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身宦门
  • 书圣的诞生
  • 少年才俊
  • 东床快婿
  • 王敦之乱
  • 为官之道
  • 以天下为己任
  • 反对北伐
  • 名士风流
  • 失意的书圣
  • 一挥而就传千古
  • 书圣轶事
  • 清谈文人
  • 虚谈废务
  • 兰亭遗风
  • 仕途多舛
  • 退隐山林
  • 兰亭真迹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王羲之|看书圣给我们的人生启发

    儿时,或多或少我们会接触到书法,也便顺理成章的接触到了这位书圣 —— 王羲之。我儿时的同学中,有一位不仅学习优秀书法也写的特别到位,有些老师每每要有大量板书都会让其来写。回想起来,她或许在年幼之时因学习书法便将王羲之当作榜样,加之自己也姓王,依稀记得她也曾以 "王右军" 称呼自己,和她的名字也有些许般配,故儿时的我竟没文化的认为 "王右军" 是她的笔名,直到后来才明白这一切都与王羲之有关。我读这本王羲之的传记的动机也有点奇特。完全是因为看蔡元培传记了解到蔡元培的故乡笔飞弄是王羲之曾经居住过并留下故事的地方,顺藤摸瓜来的。读毕,沉淀了两天有几个重要感受:其一,衣食无忧是发展艺术,让某种性情的人更高洁的基础。王羲之的家庭背景放在今天来看,他应该属于典型的二代公子哥。这样的人是不必为生存问题苦恼的,因此很容易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自己的内在能力。确实王羲之也刻苦,受父亲身教的影响自学了书法并一发不可收拾的把书法事业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艺术家。这不禁让我想到叔本华也是衣食无忧,研究了一辈子看似无用实则大用的哲学。虽然国度和时代千差万别,但好的生活条件都给了他们激活和发展自己的事业的无限可能。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样的家庭就一定会出艺术大师,环境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王羲之家族也只出了一个王羲之,同等待遇下,家族里可能也有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因此,这与个人性情、兴趣是否被激发都非常有关系,但环境依然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个人发展艺术的作用。其二,人不得全,成就我们的东西终究也会成为让我们在另外一些方面无法取得结果的原因。王羲之品德高尚,在一个代代为官家族中,能获得官位轻而易举,并且以这样的性情为民做事应该可以做出一些政绩。不过他却无能为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过于理想主义。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虽然他很有抱负,也想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让国家更强大,让人民更幸福,但他的艺术气息难免会渗透到他思想中参与他对于政治的看法,以至于经常会看不惯,进而感到力不从心。更因为格局太高,形成一种看上去眼高手低的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帮助国家,还可能害了家族。一直以来王氏当初的势力太大,压得其他的各姓家族抬不起头来,现在力量减弱了,各姓正好乘机而起。因此,王氏家族的人渐渐地受到排斥和敌视,谢姓家族开始联合其他家族的势力,准备要取代王氏家族的地位了。   王羲之曾对族人说:“国家由谁来主持政治都无所谓,只要他确实有才能,能为国家百姓谋求福利,不管他姓什么,我都会拥护他。”   族人反驳王羲之说:“你别忘了你也姓王,如果有人想消灭我们,你的下场又会如何?难道你要站在敌人的阵营吗?” 虽然王羲之的回应非常有格局 —— 王羲之很沉痛地回答说:“国家局势如此不安,国内政治又是如此地不稳,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大家太自私,动不动就分‘你们’‘我们’,一个国家还分这么多的派系,而且每个派系都想独大,想尽办法去消灭其他人,这样子下去,国家怎么能安定呢?” 但反过来我们也都明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大本营没有了,又怎么可能为国家百姓谋得福利?很有可能会让 "燕哙让国" 的历史重演。因此,王羲之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人生理想,我觉得是正常的,人很难面面俱到。其三,一生留下一件顶级经典的作品足矣,能有几个典故 "装扮" 人生就更好了。王羲之生于公元 303 年,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我们谈到书法依然会第一时间想起他,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创作了一件顶级经典的作品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个作品不仅因王羲之的书法写得出色而经典,更因小酌的王羲之所创作的内容的高度,甚至是他后来再想改写或再创都没有当时那样洋洋洒洒写下的这一版好。因此,在他临终前特地叮嘱孩子们保存好它 ——“孩儿啊!为父一生落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留给你们,但是这《兰亭集序》是父亲一生作品中的精华,凝聚了我的心血,看到它你们会想起我这个做父亲的。希望你们能永远地保存它,把它当做我们王家的传家之宝,千万不能让它落到旁人的手中,否则,我死也不会瞑目的,你们要千万牢记。” 直到第七代后人因早年遁入空门没有子嗣,此真迹才传到弟子手上,最终被喜欢字画,并痴迷于王羲之的大作的唐太宗骗到手成为了陪葬品,葬于昭陵,消失于人间。不过,除了顶级作品,关于他的多个典故也是他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原因。比如,东床快婿、坦腹东床,都是由王羲之的 "相亲" 故事形成的成语。又比如,练字太用心错把墨汁当蒜泥蘸着吃的经典故事,虽然也被用在陈毅、陈望道身上,但论久远,或许这确是王羲之身上的故事之一。还有他练字特别勤奋,走路都随时手指比划着字的写法,日子久了把衣服都划破了。甚至还有笔墨砚台把家中一池子的水都洗成了墨色等故事都证明了王羲之特别下苦功夫,成了我们教育子女用功的故事素材,同时也更强化了王羲之的个人品牌。专注于一事,练到极致。因为人不可能样样都行,但只要专注于一事,用长期主义精神打磨,虽然不一定能成为王羲之一样传世的大人物,但也一定成作出成绩。其实,哪怕是这样的大人物也是从点滴中开始的,也在人生的一些偶遇中得到过巨大的启发,比如,王羲之有一次看到一位老人包饺子的技能特别娴熟,让人惊叹不已 —— 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您这功夫是多长时间练就的?” 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 50 年,要做到纯熟则需要一生。” 这确实也是任何一个长期主义者的理念,50 年才叫做长期。如何做好 50 年的长期?我写过一本书《长期主义者的 101 个基本》,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购买支持我呀。【购买方式】微信搜索 “朱笋笋” 视频号,点击橱窗即可直接支持作者本人购买。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中央级出版社之一,成立于1984年2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介绍世界书刊,团结中外学人,促进国际交流”为宗旨,以“创新、进步、合作”为理念,以为读者提供优质读物,与读者分享阅读乐趣为追求,秉承精挑细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自成立以来,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有影响力的图书,在引进海外优秀图书和培育本土原创作品上,成果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