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0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王夫之遵礼之道的完整逻辑体系,构建起礼学思想的新转向。
内容简介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宋明道学的理论渊源,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
在对宋明道学基本问题进行重新阐发的过程中,他将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存天理”等基本问题落实到现实的可以践履的“遵礼”上来,形成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枢纽性作用的“遵礼”系统。对这一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复杂的转化过程的呈现,便形成了他的“遵礼之道”。
本书即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全书将文献资料与文化诠释相结合,形上构思与形而下的建构相结合,以遵礼之气、遵礼之理、遵礼原则、遵礼德性、遵礼策略、遵礼旨归七个环节为线索,试图构建起王夫之遵礼之道的完整逻辑体系。
其中,气化流行章主要讨论船山遵礼之道的形上学基础,遵礼之理章主要阐释船山遵礼的重要理由,遵礼原则章探讨船山遵礼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遵礼德性章探讨遵礼之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遵礼策略章探讨遵礼的具体实践路径,遵礼之规章探讨遵礼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作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开拓礼学思想研究的新转向,发展船山礼学思想的研究内涵,并为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资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气化流行:船山遵礼之形上学基础
- 第一节 以气为体:气之化生万物
- 一 “太虚者,气也”
- 二 “气化者,气之化也”
- 三 “人者,取精于天”
- 四 小结
- 第二节 言道者必以人为归
- 一 “阴阳之外无道”
- 二 “道不虚行,存乎其人”
- 三 “人极立,则赞天地而参之”
- 四 小结
- 第三节 人礼同气:体天地之化而有人之礼
- 一 “人之所得具众理”
- 二 “人之所凝以为性”
- 三 人“心尽之而体全”
- 四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遵礼之理:船山遵礼之现实依据
- 第一节 礼辨禽狄:辨人禽、严夷夏
- 一 礼辨人禽
- 二 礼别夷夏
- 三 小结
- 第二节 人欲失礼:去人欲崇天理
- 一 天理人欲合于“一本”之“理”
- 二 “礼即理之节文”——“礼”“理”相通
- 三 以礼主欲
- 四 小结
- 第三节 弘人之道:贞天道尽人道
- 一 天理人礼因人以显
- 二 礼本天地以贞天道
- 三 先立其大以尽人道
- 四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遵礼原则:船山遵礼推行之原则
- 第一节 中道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价值规约
- 一 遵礼之用须以中和为贵
- 二 遵礼以求人心之和而允
- 三 小结
- 第二节 “经”“权”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灵活变宜
- 一 “经”“权”之提出
- 二 船山之“经”“权”观——遵礼须贯彻“经”“权”原则
- 三 小结
- 第三节 于俭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内在持守
- 一 遵礼需以守俭为尚
- 二 于俭当守情理之正
- 三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守德遵礼:遵礼主体的德性要求
- 第一节 仁者爱人:守德遵礼的道德内蕴
- 一 全心德之仁以遵礼
- 二 本仁乃可行之于礼
- 三 达仁义之德方行礼
- 四 小结
- 第二节 崇尚道义:守德遵礼的道德正义
- 一“义”乃心之制、事之宜
- 二 守“义”德以遵礼:义立方行礼
- 三 小结
- 第三节 虔敬恭让:遵德守礼的道德情操
- 一 恭敬乃礼用之所以然
- 二 致恭敬则能率礼而行
- 三 遵礼需敦敬
- 四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遵礼策略:船山遵礼之实践路径
- 第一节 神道设教:因幽明之道而信仰
- 一“神道设教”的传统
- 二“神道设教”的展开
- 三“神道设教”的归趣
- 四 小结
- 第二节 垂范劝喻:官方垂训与坊间劝善
- 一 官方垂训
- 二 坊间劝善
- 三 小结
- 第三节 教育熏习:学校教育与师长教化
- 一 学敩并行
- 二 育德谦敬
- 三 化民易俗
- 四 小结
- 第四节 礼乐并进:礼以规约与乐以浸润
- 一 礼、乐何以并进
- 二 礼、乐相参相辅
- 三 礼、乐成德化俗
- 四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遵礼旨归:船山遵礼之价值取向
- 第一节 遵礼以存心养性
- 一 遂心而存德
- 二 养性而畅情
- 三 小结
- 第二节 遵礼以挺立人道
- 一 主修身
- 二 达人和
- 三 致政兴
- 四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后 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