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4千字
字数
201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多维度深度解读陶渊明文学。
内容简介
中古文学研究中关于陶渊明的讨论是热点,已有多种专著。
本书从义理、辞章、考据切入,讨论的内容涉及:陶渊明的思想、政治态度,对陶诗主体风格“平淡自然”的反思,陶诗外淡内奇的审美趋向及组诗的结构特征,陶诗散文化的倾向、奇绝精拔的语言特色,重要诗、文、赋的主题,陶诗对屈原的承传以及与王羲之的书法共同体现东晋的审美风尚,陶集的自铸新词与辞书未收的疑难词的考释等。
本书分六编二十章,从诗艺审美、陶诗批评、陶诗书画的传播等多维度、多学科的理路上展开论述,呈现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新面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弁叙
- 一编 思想论
- 第一章 陶渊明农家思想及与儒道之关系
- 第二章 陶渊明对东晋的政治态度以及人格范型的意义
- 二编 诗歌论
- 第三章 陶诗“平淡”说的反思
- 第四章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
- 第五章 陶诗奇绝精拔的语言特色
- 第六章 陶诗的省净
- 第七章 陶渊明组诗论
- 第八章 陶诗的矛盾
- 第九章 陶渊明的浪漫与幽默
- 第十章 陶诗与王羲之《兰亭序》法帖艺术规律的共性
- 第十一章 论陶渊明诗的散文美
- 三编 文赋论
- 第十二章 陶渊明散文的诗化
- 第十三章 诗化的彻悟与旷世的悲愤
- 第十四章 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几个问题
- 第十五章 最后决裂:变形的“高士传”
- 第十六章 陶渊明五官三休的痛自忏悔
- 四编 承传与影响论
- 第十七章 陶渊明与屈原及《楚辞》之关系
- 第十八章 陶诗批评史的矛盾与规律
- 五编 训诂论
- 第十九章 陶集语词考释
- 六编 书画传播论
- 第二十章 偶像与经典:书画对陶渊明的阐释与传播
- 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