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的深度思考法源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明星课程——“系统动力学”,通过建立问题模型、解读动力机制、改变固有模型,以及在实践中进行完善,用4步实现深度思考,解决商务难题。

内容简介

工作中经常碰壁,与他人沟通不畅,生活里总不能称心如意。在这些现象深处,往往掩埋着最真实的问题。当问题到来之时,你有没有深度思考一番它的本质?如果被现象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那么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深度思考,是让我们的努力不再付诸东流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逻辑清晰的解答,完美高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书基于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 “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深度思考法。作者结合各行各业中存在的现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深度思考法的两大关键——现象背后的模型及动力机制,即事物的根本结构和发展变化的动因,系统讲解了实现深度思考的4个步骤,通过改变模型来真正解决问题。大到企业经营小到工作生活,深度思考法将指引你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条理清晰的答案源于深度思考
  • 第 1 章 想不到大家都不爱深度思考
  • 1.1 为什么经过思考还是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
  • 1.2 初级的思维定式
  • 1.3 陷入两难窘境的思维定式
  • 1.4 不得其门而入的思维定式
  • 1.5 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
  • 第 2 章 深度思考是什么
  • 2.1 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的原因
  • 2.2 通过“模型”及“动力机制”捕捉本质
  • 2.3 MIT 斯隆商学院与系统动力学
  • 2.4 捕捉复杂事物的模型及动力机制
  • 2.5 模型是什么
  • 2.6 动力机制是什么
  • 2.7 理解动力机制,模型的改变与问题的真正解决紧密相连
  • 2.8 深度思考能增强逻辑思维及假设思考的能力
  • 2.9 深度思考的 4 个步骤
  • 第 3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①建立模型
  • 3.1 认清模型就能看到本质
  • 3.2 正循环与负循环
  • 3.3 建模的要点① 放入 5 个构成要素
  • 3.4 建模的要点② 考虑层次
  • 3.5 建模的要点③ 注重因果,无视相关
  • 3.6 检验模型
  • 第 4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②解读动力机制
  • 4.1 由模型产生的动力机制
  • 4.2 动力机制的模式
  • 4.3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① 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
  • 4.4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② 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
  • 4.5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③ 探究作用与反作用
  • 4.6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④ 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 4.7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① 探究拐点
  • 4.8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② 研究相变
  • 4.9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③ 锁定本源动力
  • 4.10 动力机制的验证① 探索因果尽头
  • 4.11 动力机制的验证② 可以编成故事吗
  • 第 5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③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 5.1 改变模型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 5.2 寻找可以改变模型的支点
  • 5.3 寻找对策的要点① 正确理解前提条件
  • 5.4 寻找对策的要点② 原因不一定接近结果
  • 5.5 寻找对策的要点③ 将思考范围扩展到受影响的方方面面
  • 5.6 寻找对策的要点④ 提升视角
  • 5.7 寻找对策的要点⑤ 想一想“该如何思考”
  • 第 6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④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 6.1 从实践中得到的反馈可以提高思考精确度
  • 6.2 改变模型来解决问题
  • 6.3 案例分析① A 先生的新产品推广
  • 6.4 案例分析② B 公司的营销改革
  • 第 7 章 掌握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
  • 7.1 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
  • 7.2 从报纸杂志的标题开始联想
  • 7.3 增加“思考的雏形”
  • 7.4 让思维可视化
  • 7.5 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碰撞
  • 7.6 磨炼历史观
  • 7.7 解决无解的问题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