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6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了解有趣又难懂的《大纲》。
内容简介
1857—1858年,中年马克思一头扎进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下了厚厚的政治经济学笔记。这几组笔记几十年后才出版,被编者加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标题,从此便以《大纲》闻名于世。
《大纲》是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在这里,马克思首次阐发了他的价值理论,并明确了“剩余价值理论”的雏形,《资本论》的宏伟构想正是从此处启航。
由于手稿“自说自话”式的艰涩风格,如何定位和解读《大纲》一直都是学界的难点。在本书中,大卫·哈维带着城市与空间研究的路径开启了和马克思的对话,就货币流通“资本生产与生成”“周转时间”“利润率”等主题做出了合理的引申和贴切的解释。内容上,他以尽可能清晰和简明的语言,去其繁,取其精,将引起混乱的表述厘清辨明。
他传达了马克思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所揭示的内容,也阐明了马克思的这一交本与当代资本主义困境(经济、社会、生态、政治问题)的相关性,并鼓励我们当下投入反抗资本主义的实践之中。无论是对于资深读者,还是第一次接触《大纲》的普通人,哈维都像一位可靠的向导,指出理论的岔路口和危险地形,并为我们提供启发和灵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导言
- 第一章 马克思的“导言”
- 对自由主义个人观的批判
- 生产一般
- 生产、消费与分配
-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 第一个计划
- 艺术与社会
- 第二章 货币的流通
- 货币作为危机的根源
- 货币与革命
- 货币与危机
- 货币的功能
- 拜物教与异化
- 货币与自由主义个人理论
- 货币意识形态与万物货币化
- 第三章 异己的资本遇到异己的劳动
- 货币与流通
- 螺旋形式:资本与劳动的异化关系
- 劳动问题
- 第四章 资本的生产
- 剩余价值的起源
- 马克思对先行者的评论
- 相对剩余价值
- 第五章 生产与价值实现
- 价值增殖与价值丧失
- 世界市场与消费主义
- 全面异化与阶级关系的再生产
- 第六章 资本的生成:过去、现在与未来
- 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
- 对自然的统治与物质变换关系
- 先前社会关系的解体
- 马克思的双重意识
- 第七章 周转的时间、空间与资本的价值实现
- 关于修筑道路
- 资本的空间和时间
- 资本作为过程中的价值:一种再造
- 资本的全面趋势
- 第八章 周转时间与劳动力流通
- 一段题外话
- 回到主要论点
- 劳动力的小流通
- 第九章 固定资本的力量
- 第十章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 第十一章 利润率下降及其他情况
- 第十二章 阶级与政治经济学
- 第十三章 结论性思考
- 附录 马克思关于未来著作的计划
- 计划一
- 计划二
- 计划三
- 计划四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