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8千字
字数
2023-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法概念的跨语际旅行》揭示法律翻译新技术,提出语料库驱动的短语学模型,探讨未来方案。
内容简介
《法概念的跨语际旅行:从意义单位到翻译单位(棠树文丛)》围绕“法律概念-法律翻译-新技术方法”三个核心主题展开,试图在数字时代找到法律概念由原文中的“意义单位”外化为“翻译单位”后,进入不同法系并再次内化为“意义单位”的过程。《法概念的跨语际旅行:从意义单位到翻译单位(棠树文丛)》提出了“共选理论视角下的汉英法律翻译研究及扩展意义单位”这一语料库驱动的短语学工作模型,并对法律词汇化句干聚类分析及汉英翻译进行对应研究,形成了基于句对齐算法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在美国司法领域应用语料库语言学分析的经典案例,探寻了利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在法律解释领域打破基于词典、法官常识判断之弊端路径;探讨了法律与语言、翻译结合的未来方案,并以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为例释,为法律解释学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章 法概念的语言学与超语言学意义
- 第一节 法概念及意义的跨语际实践
- 第二节 汉英法律翻译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法律翻译的智能实现
- 第二章 汉英法律翻译原则与翻译单位
- 第一节 传统法律文本翻译原则
- 第二节 汉英平行语料库与翻译
- 第三节 对比短语学概念
- 第四节 立法文本中程式语的法律 逻辑及语言元功能聚类
- 第五节 立法翻译文本中的 程式语搭配特征
- 第三章 法律翻译数据库平台建设
- 第一节 汉外法律翻译数据平台的创设背景
- 第二节 语料对齐概述
- 第三节 语料对齐应用检验
- 第四节 在线法律翻译及教学功能应用
- 第四章 从法律意义单位到法律翻译单位
- 第一节 基于语料库短语学的意义单位考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 用词差异性及翻译启示
- 第三节 语料库驱动下民法术语 变迁及其英译研究(1978—2020)
- 第五章 智能时代法律语言与翻译研究的学理推进
- 第一节 语料库作为确定意义的测量工具
- 第二节 数据驱动分析:法律和 语料库语言学的诞生与发展
- 第三节 未来方案——以法律 知识图谱构建为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