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背后的心理和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简介

生育率的下降不仅使老龄化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劳动力萎缩的问题。然而,作为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群体,其劳动参与率还以快于男性的速度下滑。在此背景下,本书以新古典家庭劳动供给分析框架为基础,充分汲取行为经济学以及女性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展开了对我国女性劳动供给问题的研究。呈现了低生育率时期,宏观层面的女性经济活动人口与劳动参与率的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同时,利用实证模型着重分析检验了低生育率时期城乡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强度变化。进而从个体行为决策角度出发,探寻行为背后的心理基础,对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整体性解读。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两性的劳动供给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不断下降是基于参照系、锚定心理、参考依赖偏好、适应性偏好等心理特征,在教育水平、家庭责任、外部就业压力和性别工资差距等因素的直接作用下,女性内部劳动参与意愿不断分化形成的。揭示了女性离开劳动力市场的非自愿性特征,对女性离开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做出了“被动适应”的判断。最后为充分利用女性劳动力、推进性别平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一节 理论进展
  • 第二节 经验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生育率背景下女性劳动供给现状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实际生育水平的考察与低生育率时期的界定
  • 第二节 女性劳动供给现状透视
  • 第三节 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动及特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女性劳动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女性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教育与女性劳动供给
  • 第三节 家庭责任与女性劳动供给
  • 第四节 相对收入与女性劳动供给
  • 第五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女性劳动供给函数估计及假设检验
  • 第一节 模型选择与变量处理
  • 第二节 样本构成与统计描述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 第一节 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现象的解读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