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的集中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时间”观念为研究对象,中国现代哲学在“古今中西之争”的大背景下开展,就研究内容而言,本书相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一方面向古代、近代回溯,向未来推扩;另一方面也与西方的时间观念互鉴。

在本书中,作者梳理了中国现代哲学中和“时间”相关的主要学人和基本观点,内容涵盖“时间”概念的引进、西方纪时系统的传入与中国现代有关历法、节假日等问题的思考和确立。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思想界对“时间”问题关注和研究的过程,以及通过中西时间观的比较和对话建构起的各种中国现代哲学体系中的“时间”理论。

此外,本书也梳理了中国现代“时间”观念的内在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时”与“时间”
  • 一、“花相似”或“人不同”
  • 二、张无忌的生日是哪天?
  • 三、如果心灵不存在,是否还存在时间?
  • 四、“时”与“时间”
  • 五、“时间”与“时间经验”
  • 第一章 《今别离》的“钟声”与“现代”时间的预言
  • 第一节 黄遵宪之《今别离》及其时间经验
  • 一、黄遵宪与《今别离》
  • 二、《今别离》中的时间经验
  • 第二节 从“古—今”到“古代—现代”
  • 一、“古”与“今”
  • 二、“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三、“摩登”时代
  • 四、何为“现代”?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纪”“分秒”与现代纪时系统的确立
  • 第一节 “20世纪”与“1916年”
  • 一、《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与“世纪”
  • 二、“世纪末”
  • 三、《一九一六年》与“纪年”
  • 四、阳历、阴历
  • 第二节 从“时辰”到“分秒”
  • 第三节 节日与节气
  • 一、“节”
  • 二、“节日”
  • 三、“节气”
  • 四、“抽象时间”与“具体时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进化论思潮与“进步”的时间
  • 第一节 进化论思潮与“进步”的信念
  • 一、康有为之“进化派哲学”
  • 二、严复论“天演之学”
  • 三、“进化”与“进步”
  • 四、“变”与“进步”
  • 第二节 “进化史观”与时间
  • 一、“时间”的本质与方向
  • 二、“未来”与西方
  • 三、“时间”的主体
  • 四、“时间”的速度
  • 第三节 “竞争”“创造”的时间体验
  • 一、“竞争”与时间的紧迫感
  • 二、“创造”与传统
  • 三、时间的碎片化
  • 第四节 变调与余音
  • 一、严复的犹豫和王国维的悲观
  • 二、章太炎论“俱分进化”
  • 三、二梁的变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年”的时间
  • 第一节 “青年”与“青年时代”
  • 一、“年龄”的哲学与青年
  • 二、“青年时代”的开启
  • 三、梁启超:从“少年”到“青年”
  • 四、陈独秀:《新青年》与“新”青年
  • 第二节 李大钊:“青春”与“今”
  • 一、“青春”
  • 二、“今”
  • 三、青年与老年
  • 四、唯物史观与“时间”
  • 第三节 胡适:个体时间意识的觉醒
  • 一、“进化的观念”
  • 二、“不朽”
  • 三、“经济”
  • 四、“闲暇”
  • 第四节 鲁迅:“反抗绝望”的过客
  • 一、“我就只一个人”
  • 二、现在:“反抗绝望”
  • 三、“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 第五节 “青年”与“后喻时代”
  • 一、歌声中的“青年”
  • 二、《一晃就老了》与“后喻文化”中的“青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命”与有“情”有“意”的“时间”
  • 第一节 朱谦之:唯情哲学视野中的“时间”
  • 一、“真情之流”
  • 二、时间即“情”之“感”
  • 三、“恋爱”的时间性
  • 四、生命与历史
  • 五、有“情”的时间与有“情”的人生
  • 第二节 梁漱溟:“意欲持中”与“重当下”的时间之思
  • 一、“时间”与“世间”
  • 二、“意欲”与“时间”
  • 三、“意欲持中”与“当下”
  • 四、“时宜”与中国文化的复兴
  • 五、有“家”的时间
  • 第三节 方东美:“情的蕴发”与“时间动力学”
  • 一、时间——智慧宫门之管钥
  • 二、“情理集团”与时间意识
  • 三、时间的“回旋”结构与“动力学”
  • 四、“机体主义”的时间观与中西哲学的“自救”与“他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道”“理”与“时间”
  • 第一节 金岳霖:“道”与“时间”
  • 一、道:时间的根基
  • 二、时间是秩序
  • 三、时间之实质:个体的变动
  • 四、个体之时间:运与命
  • 五、现实的方向:无极而太极
  • 六、《知识论》中的“时间”
  • 第二节 冯友兰:“理”与“时间”
  • 一、“共相”与“殊相”
  • 二、“共相”之“永恒”与“道中庸”
  • 三、“共相”之“在先”与“极高明”
  • 四、“时间”之“共相”与“殊相”
  • 五、“鬼”“神”与时间之流逝
  • 六、“鬼神之际”与“旧邦新命”
  • 第三节 张东荪:“条理”与“时间”
  • 一、“多元知识论”
  • 二、“条理”与作为“格式”的“空间”“时间”
  • 三、作为“宇宙架构”的“空间”“时间”
  • 四、理性与超越“今此”的生活
  • 五、“条理”与中国文化中的“空间”“时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心”与“时间”
  • 第一节 熊十力:“体用不二”视域中的“时间”
  • 一、“体用不二”
  • 二、“翕辟成变”与“时间”
  • 三、作为“范畴”的“空时”
  • 四、“刹那生灭”与“创生不已”
  • 第二节 牟宗三:“心”与“时间”
  • 一、时间之“主观建构”
  • 二、历史之“精神表现”
  • 三、时间与“有限心”
  • 四、“时间”与“识心之执”
  • 五、时间与“想像心”
  • 六、时间与“存有论”
  • 第三节 贺麟:“时间”即“心中之理”
  • 一、“新心学”中的“心”与“理”
  • 二、“时空是心中之理”
  • 三、“礼时为大”
  • 四、“超时空”
  • 五、时空是“人人已有的切身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实践”与自由的“时间”
  • 第一节 冯契:“广义认识论”中的时间智慧
  • 一、实践与“今”
  • 二、实践与“时空形式”
  • 三、四界与时空
  • 四、哲学与时代
  • 第二节 李泽厚:实践、情感与“时间”
  • 一、“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
  • 二、社会实践——时空的基地
  • 三、“内化”与“积淀”——时空形式或结构之形成
  • 四、“情本体”与十三亿人的“时空实体”
  • 五、逝者如斯夫
  • 本章小结
  • 结语 逝者如斯夫
  • 一、艰难的“时间”之思
  • 二、时间就是生命
  • 三、孔夫子的箴言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