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6.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8千字
字数
2023-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一部讲述传统中国政治思想理论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轴心时代的政治理论始终是我们理解中国历史与中国政治文明演化的资源,为此,本书试图基于经典文本,结合政治史,借鉴社会科学方法,对中国轴心时代三大主要思想流派儒家、法家与道家的政治理论予以重新梳理。
本书主要着眼于两个层次:一是文本解读本身,包括儒法道三家的问题意识、理论解释、政治解决方案和理想社会模型;二是儒法道三家政治理论的逻辑反思,包括它们的基本人性假设、个体群体关系假设、可能的理论优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包刚升《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序
- 自序 以现代学术重新理解古代思想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起源
- 人类古典文明的轴心时代
- 中国轴心时代的来临
- 理解先哲学说的路径:旧与新
- 中国轴心时代的儒家、法家与道家
- 从文本解读到逻辑反思
- 第二章 儒家的政治想象:礼制与仁政
- 一个“礼崩乐坏”的世界
- 周朝礼制的瓦解
- 儒家方案的四个支柱:礼制、伦理、仁政、君子
- 儒家理想社会模型:“大同”,抑或“小康”?
- 性善论与群体主义论
- 礼制提供者与伦理教化者
- 文学治国论,而非逻辑治国论
- 第三章 法家的政治想象:强君与霸业
- 君主危机与霸业困局
- 从内忧外患到君主的政治难题
- 法家方案的四个支柱:强君、农战、法制、赏罚
- 法家的理想国:“要在中央”与“圣人作壹”
- 性恶论与君主中心主义
- 早期国家构建理论与权力的技艺
- 绝对君权与政治全能主义的悖论
- 第四章 道家的政治想象:循道与无为
- 一个偏离“道”的社会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道家方案的四个支柱:循道、柔弱、无为、弃智
- 道家的乌托邦:“小国寡民”与“至德之世”
- “见素抱朴”与自由放任主义
- 休养生息政策与乱世处世哲学
- 一种去政治化的政治理论?
- 第五章 早期中国政治理论的比较与反思
- 儒家、法家与道家的理论比较
- 积极还是消极?保守还是进步?
- 历史变迁与儒法道的政治功能
- 古代政治理论的历史定位
- 古代先哲的认知模式及其限度
- 古代政治理论的哲学反思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