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协商民主: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 为核心内容的“协商民主”制度创新和实践活动成绩显著,它不仅为党和政府找到了一种治国理政的新途径,而且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水平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讨论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各类成果的内容、表现形式、应用程序和适用性,构建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各类形式的选择模型,探讨了我国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现存的问题、原因和改进的对策。本书旨在为我国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活动提供方法论指南。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当代民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
  • 第四节 国内外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历史进程
  • 第二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
  • 第二节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
  • 第三节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 第三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成果分析(一)
  • 第一节 关键公众接触
  • 第二节 由公民发起的接触
  • 第三节 公民调查
  • 第四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成果分析(二)
  • 第一节 公民听证会
  • 第二节 民主恳谈会
  • 第三节 专家咨询
  • 第四节 村(居)民议事会
  • 第五节 公共论坛
  • 第五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成果分析(三)
  • 第一节 公民旁听制度
  • 第二节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三节 社会公示制度
  • 第六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有效选择公民参与形式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中影响公民参与形式有效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形式的选择模型
  • 第三节 对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形式选择有效性的判定
  • 第七章 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水平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造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三节 提高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水平的基本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