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获奖作品;当下最全面、最前沿的三十年战争史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战争之一,它蹂躏了整个中欧地区,令数百万人死亡,将城镇和村庄夷为平地,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以比例而言,三十年战争造成的人员损失甚至超过了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三十年战争给后来的德国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本书全面介绍了这场战争,内容广泛,不仅囊括了军事、政治方面,还涉及了文化、社会层面。威尔逊分析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结构,对战争的前因后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细致描绘了战争的进程,还分析了战争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媒体评价
  • 哈布斯堡家谱,1500—1665
  • 1618年中欧地图
  • 地图和战场平面图列表
  • 地图
  • 战场平面图
  • 前言
  • 第一部分 开端
  • 第1章 序幕
  • 三个男人、一扇窗
  • 多种解读
  • 本书论点
  • 第2章 基督教世界核心地带的难题
  • 帝国
  • 教派化
  • 宗教与帝国法律
  • 第3章 奥地利王室
  • 领地和王朝
  • 等级会议和教派
  • 天主教复兴
  • 第4章 土耳其战争及其后果
  • 土耳其的威胁
  • 战争的方式
  • 长土耳其战争
  • 兄弟之争
  • 第5章 西班牙和平
  • 西班牙君主国
  • 尼德兰叛乱(1568—1609)
  • 西班牙之路
  • 西班牙缔造和平
  • 第6章 波罗的海霸权
  • 丹麦
  • 分裂的瓦萨王朝
  • 波兰—立陶宛
  • 第7章 从鲁道夫到马蒂亚斯(1582—1612)
  • 宗教与德意志诸侯
  • 至1608年的教派与帝国政治
  •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1608—1609)
  • 于利希—克利夫斯危机(1609—1610)
  • 第8章 一触即发?
  • 皇帝马蒂亚斯
  • 乌斯科克战争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1615—1617)
  • 普法尔茨的边缘政策
  • 第二部分 冲突
  • 第9章 波希米亚叛乱(1618—1620)
  • 为了自由和特权
  • 一个国王换一顶王冠
  • 费迪南德集结力量
  • 白山
  • 失败的原因
  • 第10章 费迪南德的胜利(1621—1624)
  • 普法尔茨事业
  • 新教圣骑士
  • 天主教占优势(1621—1629)
  • 第11章 奥利瓦雷斯和黎塞留
  • 奥利瓦雷斯
  • 黎塞留
  • 瓦尔泰利纳
  • 第12章 丹麦对皇帝的战争(1625—1629)
  • 下萨克森的麻烦
  • 瓦伦斯坦
  • 丹麦的失败(1626—1629)
  • 第13章 欧洲战争的威胁(1628—1630)
  • 波罗的海
  • 尼德兰
  • 曼托瓦和拉罗谢尔
  • 《归还教产敕令》
  • 雷根斯堡选帝侯大会(1630)
  • 第14章 北方雄狮(1630—1632)
  • 瑞典的干预
  • 在狮子和老鹰之间
  • 瑞典帝国
  • 呼吁援助
  • 顶峰
  • 第15章 没有了古斯塔夫斯(1633—1634)
  • 海尔布隆联盟
  • 莱茵河沿岸的紧张局势
  • 西班牙的介入
  • 瓦伦斯坦:最后一幕
  • 两个费迪南德
  • 第16章 为了日耳曼自由(1635—1636)
  • 黎塞留决定开战
  • 西方的战争(1635—1636)
  • 《布拉格和约》(1635)
  • 唤起爱国主义
  • 为和平作出新的努力
  • 第17章 哈布斯堡高潮(1637—1640)
  • 僵局
  • 争夺莱茵河的决心
  • 德意志北部的和平?
  • 第18章 均势(1641—1643)
  • 法国—瑞典联盟(1641)
  • 帝国内部的战争(1642—1643)
  • 西班牙日益严重的危机(1635—1643)
  • 从布雷达到罗克鲁瓦(1637—1643)
  • 第19章 谈判压力(1644—1645)
  • 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 法国在德意志(1644)
  • 瑞典支配波罗的海(1643—1645)
  • 1645年:可怕和诞生奇迹的一年
  • 第20章 战争或和平(1646—1648)
  • 信心危机(1646)
  • 达成共识
  • 西班牙与尼德兰议和
  • 最后一轮(1648)
  • 第三部分 后果
  • 第21章 威斯特伐利亚协议
  • 国际层面
  • 基督教和约
  • 复员
  • 帝国复苏
  • 第22章 人力和物力损失
  • 一场毁灭性的狂怒?
  • 人口影响
  • 经济影响
  • 领地国家的危机
  • 文化影响
  • 第23章 经历战争
  • 经历的基本特征
  • 军民关系
  • 认知
  • 纪念
  • 缩略语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战争才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欧洲这段历史欧洲混乱和无序,而且各地世界观不同,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因为要以史为鉴,重视吸收历史教训,印度人是重视来世,模糊当下的时间概念,自然没什么历史,而西方人习惯于丛林法则,强者为王,“不上餐桌就是上菜单”,这样西方对历史只是为了宣传而并不重视真相,现在的欧洲史写这段历史把战争归于新教和天主教的争执是粉饰,其实封建邦国间的资源争夺,宗教只是口号,总结些感触:欧洲 30 年战争(1618-1648)和明末清初同期(崇祯 1611-1644),当时地球处于小冰河期,自然灾害频发,中国的改朝换代造成人口千万级别的损失,而欧洲 30 年战争死亡 800 万人超过欧洲后世历次战争(无论是纳粹时期统计的 30%-40%,还是本书认可的 15%,都超过二战苏联的 12%)。欧洲各地雇佣兵的烧杀掠抢和张献忠也没区别,人吃人的事也在欧洲发生,战乱下的惨状自行脑补,这些野蛮旧事是西方学者不愿记录的。说是宗教问题,是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中国春秋时期的邦国状态,教会就是基层组织(吏员),引爆的 “赎罪劵” 就是派捐受阻,各地地主不服管了。当时中国的军事能力高于欧洲,清兵的骑兵弓箭和中国的丝棉锦甲超过西方的手枪骑兵和板甲,藤甲兵 + 火枪队也已经普及,明末不但是火枪齐射,炮都已经齐射了,从战争规模军队数量就远超欧洲,从 1686 年康熙和俄罗斯的雅克萨城之战可以看出双方实力状况。 但清朝进入太平稳定期,军事能力和技术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倒退,满清少数民族自己汉化,从 1762 年准噶尔平定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当然草原民族重视弓箭轻视火器的发展和奥斯曼土耳其也类似。而欧洲继续常年争战,普鲁士的全民皆兵,彻底改变了教育和国家组织体系,从欧洲 7 年战争(1756-1763)到(1793-1815 年 )的 7 次反法同盟,让拿破仑称霸统一欧洲的梦想破灭以外,因战场的需要,技术也发生了长足进步,这百年欧洲技术的进步动力不是工业革命和世界贸易,残酷的战争才是根本,在法国大革命(瓦特蒸汽机)前,大航海发现美洲大陆已经 300 年,因西班牙和葡萄牙 300 年前的装备就已经碾压美洲了,军队组织和装备进步不大,也证明工业革命并不是因为大航海和商业贸易。其实二战后的技术进步,就是互联网也是军备竞赛的结果。最近看米尔斯海默和杰弗里萨克斯的访谈,谈到对于东大的崛起,美国应该如何应对,萨克斯担心核战,希望 G2 和平共处,米尔斯海默当然的从美国利益出发,不能容忍其他霸权出现,最终两人都对美国为维护霸权,不惜挑起战争是不可避免,而中国大部分人还心存幻想,认为退让忍耐还可能和平相处,只要去学习欧洲 400 年近代史,基因里只认 “霸道”,不认 “王道”。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宗教被操控……

      关于三十年战争史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真正将这三十年战争史全面记录下来的却很少,因其涵盖三十年各个方面至少需要掌握 14 种欧洲语言,史实资料数不胜数,所以大多三十年战争史的著作都只是对那段黑暗的历史进行简短的概述。而彼得・威尔逊用这本《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带我们走进那曾经给后来的德国史造成了深刻影响的暗黑三十年。旨在用最详细的时间维度来横跨这段黑暗的历史,将注意力集中在 16 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复杂局势中的战争起源上。1618 年 5 月 23 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投入壕沟,并成立临时政府,宣布波希米亚独立。由此次布拉格 “掷出窗外事件” 而引发的波希米亚叛乱被视为是整个中欧三十年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夺去了 800 万人的生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和宗教版图。彼得・威尔逊认为这场始于波希米亚叛乱的战争如果能够避免,或许全欧洲的历史将会被改写,它不仅是一场宗教战争,而是作为一个导火索的形式引发了政治、社会、语言、性别等其他因素相竞争的结果。他们用《圣经》来解释这场战争是一场圣战,一场正义与邪恶间的终极决战,在这种决战中,只要目的正当,几乎可以不择一切手段。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好战分子和政治权力相结合,用来行使他们正常权力的一种体现,是用他们的视角来解决宗教冲突的一种手段。而这种由宗教纷争引起的三十年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德皇意欲加强权力、新旧教诸侯要求割据称雄、几个大国乘机扩张的战争。它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天主教和封建势力,同时加剧了德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它还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国际环境,为俄国实施 “西进” 政策和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提供了契机。三十年暴虐战争的洗劫、破坏和暴力行为的泛滥,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四处流浪,导致德国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在欧洲史无前例。在这之后的奥地利王室继承战,七年战争,普法战争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都不曾遭遇这样惨痛的人口灾难。彼得・威尔逊在本书中用前半部分来陈述欧洲的主要形势,将关键性问题与人物串联,按照年代顺序来论述事件,并将注意力重点放在被遗忘的 1635 年后的一段时间内,用于论述此段时间和平为何会如此难以实现,最后检视此三十年战争的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其导致的人员和物质的多种损失,并试图总结战争对经历过它的人们和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获奖作品

        当下最全面、最前沿的三十年战争史研究专著,作者是英语世界神圣罗马帝国史、中欧史、军事史权威专家。全书分开端、冲突、后果三部分,细致全面地将三十年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战斗过程全景展现,批评了以往三十年战争研究的粗疏错漏之处。

          1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