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Hyperledger Fabric 2.0为蓝本,由浅入深地剖析底层源码,系统讲解Fabric 2.0的技术框架、各个模块实现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技术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12章)介绍区块链和Fabric技术相关概念、Fabric 2.0底层源码;

第二部分(第13章)讲述如何部署Fabric 2.0,包括使用Kubernetes进行部署;

第三部分(第14~17章)融合自主可控技术国产化趋势,结合“5G+物联网”等区块链国内应用场景,通过实际应用分析Fabric技术的国产化实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Fabric概述
  • 1.1 Fabric核心概念
  • 1.2 Fabric经典网络架构
  • 1.3 Fabric经典交易流程
  • 1.4 Fabric项目源码目录结构
  • 第2章 Fabric中的配置
  • 2.1 配置的形式
  • 2.2 网络配置
  • 2.3 应用通道配置
  • 2.4 peer节点配置
  • 2.5 orderer节点配置
  • 2.6 MSP配置
  • 第3章 成员服务提供者(MSP)
  • 3.1 MSP的类型和关联
  • 3.2 本地MSP
  • 3.2.1 MSP的初始化
  • 3.2.2 MSP的使用
  • 3.3 多通道下的MSP管理者
  • 第4章 加密服务提供者(BCCSP)
  • 4.1 BCCSP初始化
  • 4.1.1 BCCSP的条件编译
  • 4.1.2 默认类型SWBCCSP
  • 4.1.3 公钥加密标准类型PKCS11BCCSP
  • 4.2 BCCSP的使用
  • 4.2.1 签名方法
  • 4.2.2 验签方法
  • 第5章 身份对象
  • 5.1 身份对象的初始化
  • 5.1.1 公开身份对象
  • 5.1.2 签名身份对象
  • 5.1.3 序列化身份对象
  • 5.2 身份对象的使用
  • 5.2.1 公开身份的使用
  • 5.2.2 签名身份的使用
  • 5.2.3 序列化身份的使用
  • 第6章 策略
  • 6.1 MSP主体
  • 6.2 策略的类型
  • 6.2.1 签名策略
  • 6.2.2 隐式元策略
  • 6.3 策略对象
  • 6.4 签名策略对象
  • 6.4.1 签名策略分析器
  • 6.4.2 签名策略评估员
  • 6.4.3 身份反序列化工具
  • 6.4.4 接口实现
  • 6.5 隐式元策略对象
  • 6.5.1 隐式元策略分析器
  • 6.5.2 接口实现
  • 6.6 策略管理员
  • 6.7 策略检查器
  • 6.8 策略的层级
  • 6.9 策略的使用
  • 6.9.1 通道策略
  • 6.9.2 背书策略
  • 6.9.3 ACL策略
  • 第7章 账本
  • 7.1 账本的配置
  • 7.2 账本的结构
  • 7.3 区块链数据结构
  • 7.4 私有数据结构
  • 7.5 账本对象的层级
  • 7.6 账本数据的存储流程
  • 7.7 块存储对象
  • 7.7.1 状态数据库
  • 7.7.2 blockfile的管理
  • 7.7.3 简化块文件存储
  • 7.8 私有数据存储对象
  • 7.9 账本存储对象
  • 7.10 节点账本对象和账本管理者对象
  • 7.10.1 交易管理工具
  • 7.10.2 历史状态数据库
  • 7.10.3 账本初始化工具
  • 7.10.4 节点账本对象
  • 7.10.5 节点账本管理对象
  • 第8章 通道
  • 8.1 通道的配置
  • 8.2 系统通道的启动
  • 8.3 应用通道的启动
  • 8.4 加入应用通道
  • 第9章 通道服务
  • 9.1 基础gRPC网络通信服务
  • 9.1.1 Fabric对gRPC的封装
  • 9.1.2 服务通信功能
  • 9.2 背书服务endorse
  • 9.2.1 服务功能和原型定义
  • 9.2.2 服务流程
  • 9.3 原子广播服务AtomicBroadcast
  • 9.3.1 服务功能和原型定义
  • 9.3.2 服务流程
  • 9.4 共识排序服务etcdraft
  • 9.4.1 etcdraft共识网络的拓扑结构
  • 9.4.2 etcdraft共识网络的配置和启动
  • 9.4.3 etcdraft共识网络的服务流程
  • 9.5 散播服务gossip
  • 9.5.1 服务功能和原型定义
  • 9.5.2 服务的配置和启动
  • 9.5.3 服务流程
  • 9.6 发现服务discovery
  • 9.6.1 服务配置和原型定义
  • 9.6.2 服务流程
  • 9.7 操作服务operation
  • 9.7.1 服务配置和原型定义
  • 9.7.2 服务流程
  • 第10章 通道配置更新和交易验证
  • 10.1 通道配置更新流程
  • 10.2 交易验证流程
  • 10.2.1 TLS连接验证
  • 10.2.2 身份认证
  • 10.2.3 多版本并发控制验证
  • 10.2.4 版本能力验证
  • 第11章 Fabric区块链网络核心节点
  • 11.1 peer节点
  • 11.1.1 peer程序的命令结构
  • 11.1.2 peer节点的启动过程
  • 11.2 orderer节点
  • 11.2.1 orderer程序的命令结构
  • 11.2.2 orderer节点的启动过程
  • 11.3 第三方节点
  • 11.3.1 ZooKeeper、Kafka节点和共识排序服务
  • 11.3.2 CouchDB节点与状态数据库
  • 第12章 链码生命周期管理
  • 12.1 系统链码
  • 12.1.1 系统链码的类型和功能
  • 12.1.2 系统链码的初始化
  • 12.2 应用链码
  • 12.2.1 应用链码与系统链码的关系
  • 12.2.2 应用链码与容器的关系
  • 12.2.3 应用链码的安装交易过程
  • 12.2.4 应用链码的实例化交易过程
  • 12.2.5 应用链码的升级交易过程
  • 12.2.6 应用链码作为外部服务
  • 第13章 Fabric区块链网络部署
  • 13.1 Fabric SDK
  • 13.1.1 Fabric SDK的分类
  • 13.1.2 Fabric SDK在Fabric区块链网络中的角色
  • 13.2 Fabric镜像
  • 13.2.1 Fabric区块链网络中的核心镜像
  • 13.2.2 获取Fabric核心镜像
  • 13.3 Fabric的编译
  • 13.3.1 编译工程文件Makefile
  • 13.3.2 编译Fabric项目工程
  • 13.4 官方示例fabric-samples
  • 13.4.1 fabric-samples的结构
  • 13.4.2 部署first-network
  • 13.4.3 扩展first-network
  • 13.4.4 以Kubernetes为容器,部署first-network
  • 第14章 国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 14.1 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趋势浅析
  • 14.2 区块链技术与网络信息安全
  • 14.3 区块链技术与自主可控
  • 14.4 Fabric的发展与自主可控
  • 第15章 Fabric的国产化之路
  • 15.1 超级账本社区与中国的桥梁
  • 15.2 加解密算法领域的国产化实践
  • 15.2.1 应用国密算法的重要性
  • 15.2.2 Fabric应用国密算法的难点和方向
  • 15.2.3 Fabric国密改造实践
  • 15.3 性能优化领域的国产化实践
  • 15.3.1 Fabric性能模型分析
  • 15.3.2 已做的性能优化
  • 15.3.3 打造高性能交易数据模型
  • 15.3.4 性能优化的方向性实践
  • 第16章 BaaS平台的应用实践
  • 16.1 BaaS平台的特性与应用场景
  • 16.2 BaaS平台架构设计实践
  • 16.3 BaaS平台开发实践
  • 16.3.1 部署负载均衡层
  • 16.3.2 接口层
  • 16.3.3 资源编排层
  • 16.3.4 执行层
  • 16.3.5 消息队列
  • 第17章 当Fabric遇上树莓派
  • 17.1 区块链与物联网发展的融合
  • 17.2 树莓派参与的Fabric区块链网络架构
  • 17.3 搭建树莓派参与的Fabric开发环境
  • 17.4 部署树莓派参与的Fabric区块链网络
  • 17.5 Fabric+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