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0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为主题,从采用的方案、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对未来的思考等全面介绍技术实践的细节。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数字孪生相关的知识和应用场景;第2章主要阐述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和数据中心的行业知识;第3~5章篇幅较多,主要介绍数字孪生使用的技术,并配套完整的项目代码,其中第3章介绍数据分析算法相关的技术知识,第4、5章阐述3D可视化框架ThreeJS相关的知识。
本书适合对数字孪生有兴趣的技术团队、开发和研究人员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
- 推荐语
- 前言
- 第1章 数字孪生的基础知识
- 1.1 数字孪生概述
- 1.1.1 数字孪生概念的问世
- 1.1.2 数字孪生的定义
- 1.1.3 物理实体与数字孪生体的关系
- 1.1.4 数字孪生的典型特征
- 1.2 数字孪生的发展
- 1.2.1 数字孪生的早期应用
- 1.2.2 数字孪生近期的发展
- 1.3 数字孪生的意义
- 1.3.1 数字孪生对于工业制造业的意义
- 1.3.2 数字孪生对于基建工程的意义
- 1.3.3 数字孪生对于智慧城市的意义
- 1.3.4 数字孪生对于智慧医疗的意义
- 1.3.5 数字孪生的通用意义
- 1.4 数字孪生的主要应用领域
- 1.4.1 基于模仿的数字孪生应用
- 1.4.2 数字孪生城市
- 1.4.3 数字孪生医疗
- 1.4.4 数字孪生工厂
- 1.4.5 数字孪生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 1.4.6 数字孪生在不同环节的形态
- 1.5 数字孪生应用的关键技术
- 1.5.1 物联网
- 1.5.2 5G技术
- 1.5.3 VR/AR/MR
- 1.5.4 API
- 1.5.5 大数据
- 1.5.6 云计算
- 1.5.7 人工智能
- 1.5.8 边缘计算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概述
- 2.1 数据中心现状浅析
- 2.1.1 数据中心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 2.1.2 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
- 2.1.3 数据中心的能效指标
- 2.2 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
- 2.2.1 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设计阶段的应用
- 2.2.2 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运维阶段的应用
- 2.3 动环监控系统
- 2.3.1 动环监控系统的构成
- 2.3.2 动环监控系统的特点
- 2.3.3 数字孪生与动环监控系统结合的应用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项目中的数据分析
- 3.1 神经网络概述
- 3.1.1 基本概念
- 3.1.2 人脑神经网络
- 3.1.3 神经网络发展历史
- 3.1.4 神经网络模型
- 3.1.5 应用领域
- 3.2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3.2.1 为什么要使用神经网络
- 3.2.2 数学理论
- 3.2.3 算法理论
- 3.3 数据的采集
- 3.3.1 动环系统的技术特点
- 3.3.2 动环系统的架构功能说明
- 3.4 数据模型的建立和训练
- 3.4.1 数据处理
- 3.4.2 特征工程
- 3.4.3 模型选取
- 3.4.4 模型训练及超参调整
- 3.5 数据模型对机房能耗的帮助
- 3.5.1 现有数据分析及预测效果分析
- 3.5.2 其他企业成功案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3D可视化的数字孪生体
- 4.1 搭建数据中心3D模型
- 4.2 技术选型
- 4.3 加载数据中心模型文件
- 4.3.1 使用FBXLoader加载数据模型
- 4.3.2 其他加载器与模型文件
- 4.4 设置场景、相机与控制器
- 4.4.1 场景、渲染器与ThreeJS坐标系
- 4.4.2 相机
- 4.4.3 控制器
- 4.5 光照与效果组合器
- 4.5.1 光照效果设置
- 4.5.2 效果组合器
- 4.5.3 展示3D场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3D可视化场景切换与数据展示
- 5.1 数据中心不同场景的切换
- 5.1.1 数据模型的合理分组
- 5.1.2 创建节点对象与节点查询
- 5.2 添加事件
- 5.3 将相机与控制器平滑移动至合适位置
- 5.4 场景切换
- 5.5 数据中心楼层展开效果
- 5.6 向楼层内添加设备
- 5.6.1 批量添加设备
- 5.6.2 设备的场景切换效果
- 5.6.3 设备数据展示
- 5.7 进阶篇一:数据中心热力图
- 5.8 进阶篇二:空间展示效果
- 5.9 数据中心大屏实例展示
- 5.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