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阅历与觉悟,体会老庄逍遥淡定的人生境界,“以庄解老”,品味老庄的洒脱圆融。

内容简介

在儒家之外,老子和庄子另辟了一条更宽广的路,带来一种更超越的人生智慧。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林语堂,于风趣中见睿智,前所未有地“以庄解老”,将老庄思想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抛开烦琐的训诂考辨,用人生的阅历、生命的觉悟去品味老庄哲学,将那原本生涩难解的文字赋予血肉,给予全新的灵魂。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序文
  • 主要的思想潮流
  • 早期哲学的范围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 第一章 论常道
  • 道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谈 《庄子》之《知北游》
  • 区别 《庄子》之《齐物论》
  • 万物皆一:意识和精神之眼 《庄子》之《德充符》《大宗师》
  • 众妙之门 《庄子》之《庚桑楚》
  • 第二章 相对论
  • 相对论:万物均归为一 《庄子》之《齐物论》
  • 本体论:依赖主观 《庄子》之《秋水》
  • 言之无益:论不言以教 《庄子》之《齐物论》
  • 辩之无益 《庄子》之《齐物论》
  • 第三章 无为而治
  • 不尚贤:无善的世界 《庄子》之《天地》
  • “智”是争辩的器具 《庄子》之《人间世》
  • 求智、学道毁损了本性 《庄子》之《骈拇》
  • 论无为(放任主义或不干涉主义) 《庄子》之《在宥》
  • 第四章 道之德
  • 道似海 《庄子》之《知北游》
  • 第五章 天地
  •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庄子》之《大宗师》《齐物论》《则阳》
  • 道往下 《庄子》之《天地》《齐物论》
  • 第六章 谷神
  • 天地有大美:万物之源 《庄子》之《知北游》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 第七章 无私
  • 道无私:无为的另一个成因 《庄子》之《则阳》
  • 天无私覆 《庄子》之《大宗师》
  • 圣人无私 《庄子》之《天地》
  • 第八章 水
  • 水乃天德之象 《庄子》之《刻意》《德充符》
  • 天道和人道 《庄子》之《在宥》《知北游》
  •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
  • 自鸣得意,偷安和驼背 《庄子》之《徐无鬼》
  • 积财之险 《庄子》之《盗跖》
  • 儒教不足学 《庄子》之《外物》
  • 谦卑 《庄子》之《列御寇》
  • 屠羊说的故事 《庄子》之《让王》
  • 第十章 抱一
  • 保全本性的常道 《庄子》之《庚桑楚》
  • 天徒与人徒 《庄子》之《人间世》
  •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 “无”的用处 《庄子》之《外物》
  • “无用”的用处 《庄子》之《外物》《徐无鬼》
  • 不知的安慰 《庄子》之《达生》
  • 第十二章 感官
  • 感官减损了人性 《庄子》之《天地》
  • 河风的行为 《庄子》之《徐无鬼》
  • 外物改变了本性 《庄子》之《骈拇》
  • 第十三章 荣辱
  • 荣、辱的定义 《庄子》之《缮性》
  • 主权(所有权) 《庄子》之《知北游》
  • 至人无我 《庄子》之《逍遥游》《在宥》
  • 藏天下于天下 《庄子》之《大宗师》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
  • 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庄子》之《知北游》《则阳》
  • 动物、风和心的寓言 《庄子》之《秋水》
  •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 真人的举止 《庄子》之《大宗师》
  • 孔子论水 《庄子》之《德充符》
  • 第十六章 知常道
  • 至人的用心像明镜 《庄子》之《应帝王》
  • 心情宁静可以治疗紧张 《庄子》之《外物》
  • 复根(云将和鸿蒙的谈话) 《庄子》之《在宥》
  • 天地开始与回返大道(大顺) 《庄子》之《天地》
  • 第十七章 太上
  • 尧的老师 《庄子》之《徐无鬼》
  • 尧的天下 《庄子》之《天地》
  • 道德的衰废 《庄子》之《缮性》
  • 老子和阳子居论明王 《庄子》之《应帝王》
  • 第十八章 道废
  • 大道废,仁义兴 《庄子》之《马蹄》
  • 虚伪的起源 《庄子》之《庚桑楚》《人间世》《外物》
  • 第十九章 知所属
  • 《胠箧》(开箱) 《庄子》之《胠箧》
  • 小心不要伤害到人的本心 《庄子》之《在宥》
  • 第二十章 人与我
  • 德人的举止 《庄子》之《天地》
  • 世俗的人 《庄子》之《天地》
  • 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
  • 天无为才能够清澈 《庄子》之《至乐》
  • 至道的精气 《庄子》之《在宥》
  • 道之德 《庄子》之《天地》
  •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
  • “无用”之有用 《庄子》之《人间世》
  • 形体不全的疏 《庄子》之《人间世》《德充符》
  • 无用的树 《庄子》之《人间世》
  • 随俗 《庄子》之《外物》
  •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
  • 暴风是大地的音乐 《庄子》之《齐物论》
  •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
  • 对自夸的忠告 《庄子》之《庚桑楚》《山水》
  • 双妾 《庄子》之《山木》
  • 自显不是显:“好”的定义 《庄子》之《骈拇》
  • 自夸的不会成功 《庄子》之《山木》
  •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
  • 宇宙的神秘 《庄子》之《天运》
  • 道名为“大”:不朽的循环 《庄子》之《则阳》
  • 周、遍、咸 《庄子》之《知北游》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
  • 不从事俗务 《庄子》之《齐物论》
  • 放纵形体的本性 《庄子》之《徐无鬼》
  • 第二十七章 袭明
  • 圣人不弃人 《庄子》之《德充符》
  • 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
  • 驯马师伯乐 《庄子》之《马蹄》
  • 返璞归真 《庄子》之《秋水》
  •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
  • 有土地就有大物 《庄子》之《在宥》
  • 孔子的趣闻 《庄子》之《外物》
  • 第三十章 戒用兵
  • 持武力的危险 《庄子》之《列御寇》
  •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
  • 战胜的空虚 《庄子》之《徐无鬼》
  • 战争的困境与和平 《庄子》之《则阳》
  •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
  • 寻找不可知的境界而停止 《庄子》之《徐无鬼》
  • 庄子论“不知”的名言:知止 《庄子》之《养生主》《徐无鬼》《庚桑楚》
  • 第三十三章 自知
  • 论财富与贫穷 《庄子》之《让王》《天地》
  • 骷髅 《庄子》之《至乐》
  • 庄子妻死 《庄子》之《至乐》
  • 庄子将死 《庄子》之《列御寇》
  • 老子死 《庄子》之《养生主》
  • 四友谈生死 《庄子》之《大宗师》
  • 三友谈生死 《庄子》之《大宗师》
  •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
  • 道的内涵 《庄子》之《知北游》
  • 道无所不在 《庄子》之《知北游》
  •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
  • 执守大道的太平 《庄子》之《达生》
  • 用恬静来培养智慧 《庄子》之《缮性》
  • 用之不尽 《庄子》之《齐物论》
  •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
  • 复归为始说 《庄子》之《秋水》《知北游》《齐物论》
  • 有会合就有分离 《庄子》之《山木》
  • 失败和成功的征候 《庄子》之《列御寇》
  •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
  • 无为寂静说 《庄子》之《天道》
  • 天下将自定:合于自然 《庄子》之《天地》
  • 第三十八章 堕落
  • 道的堕落 《庄子》之《知北游》
  • 合其位的制度 《庄子》之《天道》
  • 孔教何以乱天下 《庄子》之《在宥》
  • 无意的善 《庄子》之《齐物论》《列御寇》《徐无鬼》《大宗师》
  • 第三十九章 全道
  • 道的力量 《庄子》之《大宗师》
  • 春秋两季因得道而有力 《庄子》之《庚桑楚》
  • 圣人如何处于世 《庄子》之《则阳》
  •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
  • “反”是道的运用
  • 《庄子》之《秋水》
  • 万物的起源:由无至有的演变 《庄子》之《庚桑楚》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 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
  • “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庄子》之《寓言》
  • 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
  • “道生一” 《庄子》之《齐物论》
  • 第四十三章 至柔
  • 屠夫的寓言:“无有入无间” 《庄子》之《养生主》
  • 第四十四章 知足
  • 庄子游于果园 《庄子》之《山木》
  • 论丧失本性 《庄子》之《大宗师》
  • 孔子接受道家的忠告 《庄子》之《山木》
  • 了解性命之情的人 《庄子》之《达生》
  • 庄子拒受官职 《庄子》之《秋水》
  • 第四十五章 清正
  • 第四十六章 走马
  • 山雀 《庄子》之《逍遥游》
  • 第四十七章 求知
  • 孔子论“心斋” 《庄子》之《人间世》
  •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
  • 第四十九章 民心
  • 圣人接受百姓的意见并据为己有 《庄子》之《在宥》
  • 随民 《庄子》之《在宥》
  • 第五十章 养生
  • 生是死的结束,死是生的开始 《庄子》之《知北游》
  • 人类灵魂的颤动 《庄子》之《齐物论》
  • 梦见饮酒作乐的人,醒后反遇悲伤的事 《庄子》之《齐物论》《大宗师》
  • 人生短促 《庄子》之《知北游》
  • 孟孙才的死:本身就是一场梦 《庄子》之《大宗师》
  • 庄子梦为蝴蝶 《庄子》之《齐物论》
  • 广成子论不朽 《庄子》之《在宥》
  • 至道的人不会受到伤害 《庄子》之《秋水》
  • 第五十一章 玄德
  • 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
  • 论“万物为一”的知与不知 《庄子》之《齐物论》
  • 道通 《庄子》之《庚桑楚》
  • 圣人随物而安 《庄子》之《列御寇》
  • 第五十三章 盗夸
  • 为猪设想 《庄子》之《达生》
  • 论至乐 《庄子》之《至乐》
  •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
  • 孔子观人的九种特征 《庄子》之《列御寇》
  •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
  • 全才:哀骀它 《庄子》之《德充符》
  • 全德 《庄子》之《达生》
  • 新生的小牛:专一的秘诀 《庄子》之《知北游》
  • 影子、形体、精神 《庄子》之《齐物论》
  • 论“不增益自然的本性” 《庄子》之《德充符》
  • 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
  • 知道的人不谈道,好谈道的人不知道 《庄子》之《知北游》《天道》
  • “不谈道”是很困难的事 《庄子》之《列御寇》
  • “知”的相对论 《庄子》之《齐物论》
  • 玄德 《庄子》之《胠箧》
  • 爱憎不至,得失不临 《庄子》之《逍遥游》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 第五十七章 治术
  • 机械的坏影响 《庄子》之《天地》
  • 犯罪的原因 《庄子》之《则阳》
  • 第五十八章 政闷
  • 第五十九章 如啬
  • 养神术 《庄子》之《刻意》
  • 才全 《庄子》之《德充符》
  • 见道 《庄子》之《大宗师》
  • 忘却心灵与形体 《庄子》之《大宗师》
  • 第六十章 治大国
  • 圣人不伤人 《庄子》之《知北游》
  • 其神不伤人 《庄子》之《达生》
  •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
  •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
  • 何弃人? 《庄子》之《大宗师》《徐无鬼》
  • 第六十三章 难易
  • 以德报怨 《庄子》之《庚桑楚》
  • 第六十四章 终始
  • 慎终如始 《庄子》之《人间世》
  • 学众人之所过 《庄子》之《缮性》
  • 第六十五章 大顺
  • 天下大乱之始 《庄子》之《胠箧》
  • “圣人”伤人性 《庄子》之《马蹄》
  • 吃人的言:儒家“解决困难之愚行” 《庄子》之《庚桑楚》
  • 回返本性:海鸟的寓言 《庄子》之《至乐》
  •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
  • 如下人 《庄子》之《徐无鬼》
  • 第六十七章 三宝
  •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 第六十九章 掩饰
  • 论不战 《庄子》之《让王》
  • 第七十章 不我知
  • 第七十一章 病
  • 第七十二章 论罚(一)
  •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
  •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
  • 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
  • 重视养生之道 《庄子》之《让王》
  • 第七篇 箴言
  • 第七十六章 强弱
  • 第七十七章 张弓
  • 足就是福 《庄子》之《盗跖》
  • 第七十八章 莫柔于水
  • 第七十九章 平治
  • 盟约的无益 《庄子》之《列御寇》
  • 天子 《庄子》之《庚桑楚》
  • 第八十章 理想国
  • 至德的时代 《庄子》之《胠箧》
  •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
  • 信言不美 《庄子》之《徐无鬼》《知北游》
  • 既以与人 《庄子》之《田子方》
  • 去哪里找忘言的人 《庄子》之《外物》
  • 想象的孔老会谈
  • 一 《庄子》之《天道》
  • 二 《庄子》之《天运》
  • 三 《庄子》之《天运》
  • 四 《庄子》之《天运》
  • 五 《庄子》之《田子方》
  • 六 《庄子》之《天地》
  • 七 《庄子》之《天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