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试图记叙和分析了近代中国百年间,学习西方这一艰难卓绝的历史实践。

内容简介

自晚清直至民国,内忧外患,形势艰危,国人自觉技不如人,学习西方,实现中国科技和教育从传统到近现代的转型,成为目标明确、锲而不舍的追求。此乃西学东渐第二波,被称为“师夷长技”。此百年间,思想杂呈,但对于师夷长技,却是愈挫愈坚。学习、移植、再造,不耻以对手为师,不畏惧险阻反复,科技和教育转型竟成国人无悔的基本选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师夷长技的解读
  • 二、本书的结构和内容
  • 第一章 内外交困方识技不如人
  • 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双重冲击
  • 二、开始睁眼看世界
  • 三、统治阶级中的先觉者
  • 四、克服阻力迭出卓见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开旁门、师夷技、办洋务
  • 一、自强运动与科技转型
  • 二、前所未有的变通措施
  • 三、文教事业渐开新气象
  • 四、教会活动与中国科技转型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维新还是复旧
  • 一、新政风雷
  • 二、维新变法运动
  • 三、复旧势力的反弹
  • 四、劫后余烬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废科举、兴学堂、启科学
  • 一、重开新政、效仿日本
  • 二、教育打头阵的改革
  • 三、物竞天择,科技救国
  • 四、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共和新肇,科教拓荒
  • 一、民国肇始的科技和教育
  • 二、学什么?向谁学?
  • 三、脱颖而出的地学和医学
  • 四、颇有成就的实业和铁路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政局混乱、思想杂陈、百舸争流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矛盾局面
  • 二、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 三、科教体制转换的五味杂陈
  • 四、新的学说权威和规范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体制化的南京十年
  • 一、科学体制化的关键一步
  • 二、科教向世界看齐
  • 三、高等教育的成效和问题
  • 四、科技的奠基性成效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国难中的坚持
  • 一、挫折和机遇
  • 二、危机中的态势
  • 三、大学凤凰涅槃
  • 四、在隙缝中成长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失望与期待
  • 一、民主还是专制
  • 二、知难而进的中国科技
  • 三、基础与应用科学之态势
  • 四、困境和期待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一、人名索引
  • 二、名词术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