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选取了16名传播学大师,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他们的观点。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传播学现象,选取了16位享誉世界的传播学大师,把他们的观点以一种通俗易懂而又妙趣横生的方式介绍给读者。

本书以课堂演讲的方式,让每位传播学导师来讲解自己的传播学理论。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所选择的内容均是传播学经典内容,并且多与日常生活关联颇深。

本书适合那些对传播学感兴趣,以及想要深入了解传播学经典的读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言
  • 引言
  • 第一章 威尔伯·施拉姆导师讲“大众传播”
  • 第一节 走入大众传播之门
  • 第二节 传播途径:谁同谁谈话
  • 第三节 如何让受众点击你的文章
  • 第四节 过度沉迷手机的“潜在效果”
  • 第五节 如何让大众媒介“负起责任”
  • 第二章 沃尔特·李普曼导师讲“公众舆论”
  • 第一节 “媒介真实”可能并不真实
  • 第二节 每个人都会有“刻板成见”
  • 第三节 公众很难形成正确的舆论
  • 第四节 谁能来拯救公众舆论
  • 第三章 库尔特·勒温导师讲“把关人”
  • 第一节 网络中到处都是“守门人”
  • 第二节 新时代“把关”更难了
  • 第三节 人人都有“气场”
  • 第四节 换个环境去影响你的受众
  • 第四章 保罗·F. 拉扎斯菲尔德导师讲“传播效果”
  • 第一节 选战宣传的“传播效果”调查
  • 第二节 很遗憾,大众媒介影响不到选民
  • 第三节 人际传播的作用要大于媒介传播
  • 第四节 一个KOL的自我修养
  • 第五节 谁在影响大众传播的效果
  • 第五章 哈罗德·D. 拉斯韦尔导师讲“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定义传播学的本质结构
  • 第二节 大众传播都能帮你干什么
  • 第三节 用口号是怎样打赢战争的
  • 第四节 掌握技巧让你的宣传更具艺术性
  • 第六章 卡尔·霍夫兰导师讲“传播与说服”
  • 第一节 传播如何才能产生效果
  • 第二节 什么人容易成为说服者
  • 第三节 如何表达有争议的问题
  • 第四节 卖点的宣传顺序很重要
  • 第七章 马歇尔·麦克卢汉导师讲“理解媒介”
  • 第一节 媒介即讯息
  • 第二节 媒介是人的延伸
  • 第三节 “热媒介”与“冷媒介”
  • 第四节 “地球村”是怎么来的
  • 第八章 梅尔文·L. 徳弗勒导师讲“媒介依赖”
  • 第一节 你是不是一个“媒介依赖者”
  •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魔弹理论”
  • 第三节 “兴趣推荐”究竟在推什么
  • 第四节 传播过程模式是个复杂系统
  • 第九章 罗伯特·艾兹拉·帕克导师讲“媒体如何影响公众”
  • 第一节 刷微博的乐趣在哪里
  • 第二节 传播是社会的中心
  • 第三节 “边缘人”与移民同化问题
  • 第十章 丹尼斯·麦奎尔导师讲“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受众都有谁
  • 第二节 积极主动的才是好受众
  • 第三节 好评为什么要返现
  • 第四节 受众更有力还是媒介更无力
  • 第十一章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导师讲“公众、群众、舆论”
  • 第一节 公众是一群精神联结的个体
  • 第二节 舆论是一种评论
  • 第三节 IP剧是如何火起来的
  • 第四节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精英
  • 第十二章 斯图亚特·麦克菲尔·霍尔导师讲“文化表征理论”
  • 第一节 传播是个商品流通的过程
  • 第二节 受众的三种解码立场
  • 第三节 表征与文化
  • 第四节 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
  • 第十三章 乔治·格伯纳导师讲“电视教养理论”
  • 第一节 每个人都在被大众传播影响
  • 第二节 互联网媒介的“共识”作用
  • 第三节 大众传播特定倾向性的形成
  • 第四节 为什么流量明星这么火
  • 第十四章 菲利普·J. 蒂奇诺导师讲“知识鸿沟理论”
  • 第一节 《芝麻街》的失败
  • 第二节 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落后的
  • 第三节 “知识鸿沟”能被填平吗
  • 第四节 信息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 第十五章 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导师讲“沉默的螺旋”
  • 第一节 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沉默的螺旋”
  • 第三节 “意见环境”影响舆论
  • 第四节 怎样才能跳出“沉默的螺旋”
  • 第十六章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导师讲“议程设置理论”
  •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二节 为什么我们会多次看到相同的新闻内容
  • 第三节 政府需要借助传媒来推广宣传
  • 第四节 议程设置功能并不是万能的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