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9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陈灏珠院士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内容简介
陈灏珠,祖籍广东新会,心血管病专家,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1924年11月6日,陈灏珠出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了学前及中小学教育。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随家人返回内地。在故乡广东新会短期停留后,1942年到韶关继续高中学业,并于第二年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
1949年毕业后,入职国立上海医学院实习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内科。此后再未离开这里。1997年7月,陈灏珠当选我国心血管病内科领域位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凡60余年。
本书属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组织机构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 总序一
- 总序二
- 总序三
- 序 从《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陈灏珠》到《仁者医心:陈灏珠传》
- 导言
- 第一章 筑基香港
- 时代风云中的香港
- 陈国伦先生的家庭教育
- 从民生书院到培正中学,再到西南中学
- 第二章 流亡·大学
- 从香港到新会
- 从新会到韶关
- 流亡中的大学生活
- 第三章 结缘中山
- 中山医院
- 住院医师
- 抗美援朝
- 第四章 初露头角
- 好学,转益多师
- 独立,消化吸收
- 创新,脱颖而出
- 第五章 多难兴才
- 用非所长的混乱时期
- 艰难时局中重返专业岗位
- 重新开始专业研究
- 参与外宾会诊
- 世界首次超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奎尼丁晕厥
- “五七”干校养猪
- 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 第六章 风正一帆悬
- 科研:敢为天下先
- 国际上较早开展经静脉心脏起搏法终止快速心律失常
- 国内首例血管腔内超声检查报告
- 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健康人血脂水平研究
- 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实用心脏病学(第三版)》
- 医疗:医术 医德 医风
- 心脏听诊技术
- 门诊病例举隅
- 高干保健
- 医患书信
- 教学:良师 长者
- 课堂教学
- 临床示教
- 研究生培养
- 在事业发展的舞台上成长
- 同行交流 广交朋友
- 国际交流
- 国内交流
- 第七章 做社会的医生
- 参政:民主党派和执政党的共同选择
- 议政:“要听到农工党参政议政的声音”
- 关于“在农村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建议
- 关于“新医保平稳出台和顺利运行”的建议
- 关于“上海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工作”的建议
- 关于“改善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建议
- 关于“社会、经济、环保等热点问题”的建议
- 退出:政治交接,甘为人梯
- 第八章 敢向潮头立
- 学科建设,夯实平台
- 专业著述,引领方向
- 打通服务大众的“绿色通道”
- 架起科普的“健康金桥”
- 倡导健康生活观念
- 防治心血管疾病
- 结语
- 个人事业与民族需求的统一
- 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 知识探寻与思维能力的统一
- 完整的教育历程
- 平和的个性气质
- 健康的生活习惯
- 温馨的家庭生活
- 宽容的创新环境
- 附录一 陈灏珠年表
- 附录二 陈灏珠主要论著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协直属的出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编辑出版各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普图书、科技专著和科普期刊为主要任务,是中国出版科普图书历史最长 、品种最多、规模大的出版社。旨在向读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