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71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遗作,重现了隐藏在书信背后的传奇故事。
内容简介
名人书信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作者叶永烈以自己交往、采访中的第一手名人书信为媒介,讲述这些书信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一篇人物特写,揭示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悲欢命运,重现了隐藏在书信里的时代风云,不仅令读者丰富了见闻,领略了名人风采,同时也体现了这些书信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历史的绝响:名人书信背后的如烟往事》是《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姊妹篇,也是叶老的遗作。共5篇,分别讲述作者与众多作家、艺术家、历史人物、科学家和境外人士的书信往来以及书信背后的人与故事,用大事亲历者的回忆来还原历史的真相。作者抓住转瞬即逝的历史瞬间,用温情的笔触、不长的篇幅,记下一段段或波折、或坎坷、或激荡的人生故事。通篇感情丰富、流畅,史料真实可信,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情怀。
该书配有200多幅黑白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那些历史时代的特色人、物与事件,使远隔多年且尘封的历史更贴近,更清晰,更真实。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作者书简
-
白桦的本质是诗人
-
大器晚成张中行
-
译界巨匠戈宝权的两件小事
-
《艺海拾贝》使我成为秦牧粉丝
-
“半是武夫半是文人”黄秋耘
-
“斯文扫地”的路翎
-
九旬“老记”顾执中
-
可敬的“文化老人”范泉
-
童话老作家贺宜热心提携
-
“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
-
与任大星聊创作
-
作家宋宜昌背后的谜
-
“拼命三郎”三故事
-
我与《收获》
-
艺术锦书
-
永远年轻的方成
-
我的老搭档——漫画家缪印堂
-
紫藤灿灿双燕飞
-
“不中不西”周宗琦
-
“坏蛋”专业户程之
-
中国“咽音鼻祖”林俊卿
-
上海故事大王沈寂
-
远去的“小字辈”
-
儒雅的节目主持人曹可凡
-
史海钩沉
-
方毅传奇
-
渡江胜利纪念馆里的红衣女
-
共青团中央书记胡克实的珍贵回忆
-
公安部原部长王芳送我照相机
-
坦荡爽朗的万里长子万伯翱
-
上将熊光楷风采
-
他令美国间谍心悦诚服
-
“活字典”坎坷命运
-
走访著名“红小兵”黄帅
-
老报人谢蔚明忆往事
-
陈新桂忆周恩来一眼识故人
-
他见证柯庆施之死
-
科学华笺
-
我与钱伟长院士的书信之交
-
遗传学巨星谈家桢院士
-
为陈中伟院士扼腕而叹
-
跟汪猷院士聊合成胰岛素
-
与袁翰青院士讨论“马和公案”
-
我的论文导师李安模
-
她,跳蚤的“户籍警”
-
“蚊坛泰斗”陆宝麟院士
-
作战处处长讲述搜寻彭加木
-
首漂长江第一人
-
境外飞鸿
-
在费城杨忠道院士家中
-
在旧金山寻访斯诺之友
-
洛杉矶巧遇《伤痕》作者卢新华
-
与“俄罗斯妹妹”的跨国友谊
-
敬业的德国记者埃林
-
索尼公司中国首席顾问迟叔昌
-
在台北的巴金早年密友索非
-
他与李敖的恩恩怨怨
-
台湾的“散文女神”简媜
-
附录
展开全部
这本书带我回到了那个想象中的童年时代,那个全是谦谦君子的时代
叶永烈,现在究竟还有多少年轻人知道这个名字呢?而我小时候可是看着这个名字长大的。都说刘慈欣是中国科幻第一人,可在大刘写作之前,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能读到的几乎全部是叶永烈先生的写的著作啊。《小灵通漫游未来城》那是真的在我脑中种下科幻种子的书籍啊。而最早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累计起来,叶永烈先生以自己一己之力就供应了其中一本书的内容啊。进入八十年代后,叶先生开始了中国红色人物的传记,同时进行着各种口述历史的记录。先行出版了 75 万字的《历史的绝笔》后又补充了这套《历史的绝响》,为我们展示了百多位中华先辈的生平事迹和亲笔手书的内容。说实话,阅读过程中,我有一种回到了那个想象中的童年时代,那个没有网暴,全是谦谦君子的时代。为啥这么说呢?就如同姜文先生拍摄他童年印象的电影起名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我现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满脑子都是阳光照进我家大屋,我坐在炕头晒太阳,一束束阳光,洒遍陋室,尘埃在光束中翻滚,而我在炕上一边玩着我那心爱的玩具,一边享受着那悠闲的慢时光。。。。。。画面美好的不要不要的,可真实的生活是,即使有这样的时光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了。要知道,我老家是黑河。真的阳光充足的日子,一年不足五个月。而再刨除阴天下雨啥的,真的能让我晒到的太阳其实一年也没几天,可记忆就是那么的深刻,因为美好,所以会成为童年那不太真实的记忆。而那个时代的媒体,同样留给我的一样的记忆。那个时候任何出版物都需要编辑审稿。因为已经结束了史无前例的时代,老知识分子,老作家,老学者,他们是真的热爱我们这个祖国,且没有任何功利之心。彼此沟通,无论是语气还是措辞,都是谦谦君子的风范。无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时代受过怎样的冤屈,在平反之后,他们想到的不是和国家要什么补偿,而是想着自己荒废了那么多光阴,一定要趁着还干的动的时候,多为国家做一些贡献,多提携一些年轻的新人。放在现在社会的价值观下,可能都没有人信。人怎么会那么的大公无私呢?那都是主流媒体宣传出来的,实际上那时候的社会一样阴暗,甚至比现在的社会更加不公平。只是现在信息透明了,很多事藏不住了,才会觉得那个时代好。。。。。巴拉巴拉说一堆。也许吧,我也承认,这很可能是实情。所以我标题里写的是想象中的时代。可我还是向往那个时代啊。2010 年时,我还在水晶石教育任职当培训教师。当时为了增加培训的含金量,水晶石教育开始和林业大学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的项目。我作为当时社招教育的培训师也列席参加了会议。林大那边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一位是已经年过古稀的老教授,是某个学科的带头人,虽然骨瘦如柴,却目光炯炯,精气神充沛。另一位是当时的教务处的处长,五十多岁,一眼看过去就是职业官僚的做派,脑满肠肥,大腹便便,眼睛下面是一圈深深的黑眼袋,目光中离不开那些青春靓丽的女教师。会议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学术交流时,老教授那真的是目不转睛,全神贯注,而且每位年轻人讲完了自己学科的内容后,怹老人家都不耻下问,把他关注的点又重新询问一遍,那种谦逊认真的态度,真的是令我等后辈自愧不如。而那位教务处长,则全程困意袭来,频频 “点头”,恨不得就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了。两三个小时的学术交流结束后,紧接着是我们学院招待林大来的领导们。这时老教授以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为由,就回学校了。而那位刚才还困倦不已的处长,这时突然来了精神。因为我们这边去的教师多是我这样的糙老爷们,人家完全不放在眼里,只围着本校的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博士和我们市场营销部门的几位女同事嘘寒问暖,大献殷勤。两副鲜活的面孔真实的给我上了一课。之所以插入这段真实的往事,是想说在那个时代,是真的有这些毫不利己,一心为国,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学者前辈。而他们那个层级的人相互之间交往也真的是谦逊有礼,即使是提意见和建议,也是就事论事,以帮助对方提升为主要目的。那是真的精英的一代前辈。可惜,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斤斤计较,无利不起早的的认知席卷全国,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所有充满戾气的文字充斥在任何一个交流平台。那些美好的风气,那些有修养的言辞,那些经过严格把关成为主流媒体的言论都在这社会大潮中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我们这些残存的遗老遗少,还总是自己找些印记勾起自己那并不真实却美好万分的回忆。我爱看老电影,不只是刚建国时,五六十年代拍的那些战斗和肃反的电影,我更喜欢看八十年代初,为了调整社会风气,挽救那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帮助迷茫的一代梳理正确价值观的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莫让年华付水流》《二十年后再相会》都是我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咀嚼的电影。而姜昆和李文华老师和说的相声《时间与青春》《爱情与诗歌》《想入非非》也是我经常拿出来把玩一番的作品。且不论现在的姜昆先生和郭先生的孰是孰非,在那个时代,面对着那样的一群年轻人,这些作品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的。不指望现在的年轻人能理解我的感受,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