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线上数据与线下行为,如何重构个人身份认同。

内容简介

为什么脸谱网上的点赞情况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性取向,甚至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智商?为什么容貌姣好的女子获得的面试机会比普通人多?为什么有些人对你的讨厌反而促使其他人更喜欢你?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数据信息滚滚而来,告诉我们是如何奋斗、如何恋爱、如何变老的,以及我们是谁,我们正在如何变化。

大数据时代,即使无人观察,但哪怕一个微小的网络动作也能揭示出我们的行为方式。数百年来,我们只能依靠民意调查或者小型实验去研究人类社交行为。今天,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成为了现实,那就是大数据观察。

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我们终于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生活,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上的大数据,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在公开场合以及私下场合的自我表达方式以及社交方式。

本书为我们审视自我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让数学具有了人性化特征,并演绎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我们因何而聚
  • 第一章 伍德森法则
  • 第二章 出丑效应
  • 第三章 “作家”的世界
  • 第四章 社交图谱
  • 第五章 “约会大冒险”:虽败犹荣
  • 第二部分 我们的隔阂从何而来
  • 第六章 混淆变量
  • 第七章 被神化的美貌
  • 第八章 隐秘的选择
  • 第九章 愤怒的时代
  • 第三部分 影响身份认同的因素
  • 第十章 你是谁?
  • 第十一章 你坠入爱河了吗?
  • 第十二章 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
  • 第十三章 个人品牌
  • 第十四章 蛛丝马迹
  • 后记
  • 关于本书数据的说明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它 抓的住我

    在如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智能推荐已经无处不在,那些无孔不入地推送,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会令人会非常反感。例如我之前因为好奇,搜索了免治马桶,OK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马桶广告就总是会如影随形的出现在我登陆的网页、搜索的内容。不管我是不是真的想买。这已经不光是对于隐私层面的侵害了,大数据的使用,已经不在乎个人的隐私了。它想要的,是藉由现有的数据,挖掘出每个人心中更深层次的欲望。同质的推送算法,除了让我看到我曾看过的,我想看到的,甚至变成主导想让我看的。而让我觉得更恐怖一点,那就是,推荐机制其实是非常非常简单的大数据使用,这些网站的 AI 们,已经开始利用数据,且开始比我更懂我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数据比人脑更能认清真实的自我,特别是这几天在看了爱泼斯坦的事情后有了更深的感触。人是可以伪装的,嘴上一套说的漂亮,但是做什么看什么听什么才能真正展示一个人的真实。我发现大部分人对一个人的认知都是靠那一点点所见所感复制优点或缺点。比如喜欢小动物就是有爱心的人,有名校文凭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亦或是明星为了凸显人设故意强调某一特质,本质就是人们会自行复制特质。所以人们会为了那些有价值的特质或者说是标签争先恐后。看到这本书的中段,我居然想的是能不能依靠大数据帮助那些姑娘鉴别同性恋,避免成为同妻。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婚姻对女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既然有 5% 的同性恋,那么就有相当数量的同妻。以前看过一些她们的遭遇是多么悲惨的报道,让我瞬间对男同产生了厌恶情绪。如果能依靠大数据帮助了她们,也算是功德一件。最让我惊奇的是帕森斯代码,我之前一直很好奇听音识曲是如何做到的,这本书给了我解答,居然只需要三个符号。不过也是,这个世界能用零和一表达,三个符号已经算多了。我把世界想的太复杂了,从未想过竟然可以这样来简化。简化把人变成了各种数据,我们害怕被数据化但是又似乎喜欢被简化,为了容易划分部落。不论是过去的星座血型还是现在盛行的 16 型人格都是如此。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