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

内容简介

《读毛泽东札记》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被历史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的?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怎样看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他是怎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他怎样评点党内一些重要领导干部?他为什么重视培养党内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毛泽东在中国:存在和意义
  • 青年毛泽东的“问题意识”
  • 青年毛泽东和青年马克思的“异曲同工”
  • 毛泽东早年的思想风景
  • 从毛泽东的境遇看中共早期领导层的变化特点
  •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 国共两党领袖人物与黄帝陵
  • “韩荆州”在哪里?
  • 一封电报的解读
  • 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之后
  • “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 从山水诗人到造反诗人——毛泽东读评谢灵运
  • 两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言行“异相”
  • 器识为先——毛泽东谈古代知识分子参政言政
  • “务虚”之用
  • “看得到,抓得起”——毛泽东1959年初做的一件事
  • “只唱一出《香山记》”
  • 感悟七千人大会的开法
  • 行文言事的繁与简
  • 干部团队的“和而不同”
  • 团队核心人物的凝聚力
  • “出主意,用干部”
  • 毛泽东评点党内重要领导干部
  • “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 毛泽东看叶剑英的“大关节”
  • 毛泽东·格瓦拉·游击战
  • “铁老虎”和“纸老虎”:从两则消息说起
  • 毛泽东和格瓦拉:两代游击战英雄的对话
  • “我们这一套打仗的办法,帝国主义没有法子使用”
  • 毛泽东在1960年代的备战思考
  • 毛泽东的几个九月九日
  • 1976年9月9日
  • 1927年9月9日
  • 1935年9月9日
  • 1945年9月9日
  • 1949年9月9日
  • 1956年9月9日
  • 1971年9月9日
  • 《毛泽东文艺论集》答问录
  • 诗雄不一般
  • 毛泽东之读书
  • 从北往南看毛泽东
  • 领袖故里和领袖文化
  • 毛泽东和党史题材纪实作品的虚构问题
  • 搏击与新生——读电影剧本《毛泽东,1922》
  • 历史旅途中播下的心路风景——序《诗人毛泽东》
  • 雪地一片天——序《毛泽东的诗词世界》
  • 搜藏出来的学术空间——序《毛泽东诗词版本丛谈》
  • “毛诗”研究的“美学突围”——序《鲲鹏之路》
  • 1996年有关毛泽东的书籍随想
  • 我看“毛泽东热”
  • 邓小平性格及其决策的几个侧影
  • 邓小平和他的三个军事“搭档”
  • 视察背后的历史含量
  • 心有所系,方事有所悟——邓小平读两篇外电引发的思考
  • 永远年轻——有感于邓小平的一种精神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