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彝族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同时收录了其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拥抱一切的诗歌
  • 序二 吉狄马加的诗:世界多元文化的结晶
  • 序三 吉狄马加本质上是一位国际主义者
  • 第一辑 诗歌
  • 自画像
  • 回答
  • 彝人谈火
  • 口弦的自白
  • 反差
  • 老去的斗牛——大凉山斗牛的故事之一
  • 死去的斗牛——大凉山斗牛的故事之二
  • 母亲们的手
  • 黑色河流
  • 头巾
  • 做口弦的老人
  • 彝人之歌
  • 听《送魂经》
  • 理解
  • 古里拉达的岩羊
  • 部落的节奏
  • 催眠曲——为彝人母亲而作
  • 感受
  • 黑色狂想曲
  • 岩石
  • 故土的神灵
  • 日子
  • 山中
  • 苦荞麦
  • 被埋葬的词
  • 看不见的人
  • 毕摩的声音——献给彝人的祭司之二
  • 骑手
  • 马鞍——写在哈萨克诗人唐加勒克纪念馆
  • 一支迁徙的部落——梦见我的祖先
  • 布拖女郎
  • 题词——献给我的汉族保姆
  • 彝人梦见的颜色——关于一个民族最常使用的三种颜色的印象
  • 看不见的波动
  • 只因为
  • 太阳
  • 鹰爪杯
  • 土地上的雕像——致我出嫁的姐姐
  • 黄昏——一个民族皮肤的印象
  • 唱给母亲的歌
  • 沙洛河
  • 老人与布谷鸟
  • 老人谣
  • 隐没的头
  • 黄色始终是美丽的
  • 有人问……
  • 山羊——献给翁贝尔托·萨巴
  • 吉卜赛人
  • 基督和将军
  • 这个世界的欢迎词
  • 最后的酒徒
  • 鹿回头
  • 土墙
  • 回望二十世纪——献给纳尔逊·曼德拉
  • 想念青春——献给西南民族大学
  • 我爱她们——写给我的姐姐和姑姑们
  • 自由
  • 献给1987
  • 在绝望与希望之间——献给以色列诗人耶夫达·阿米亥
  • 或许我从未忘记过——写给我的出生地和童年
  • 致他们
  • 我曾经……
  • 蒂亚瓦纳科
  • 面具——致塞萨尔·巴列霍
  • 真相——致胡安·赫尔曼
  • 玫瑰祖母
  • 因为我曾梦想——我的新年贺词
  • 嘉那嘛呢石上的星空
  • 羊驼
  • 时间的流程——致罗贝托·阿利法诺
  • 印第安人的古柯
  • 火塘闪着微暗的火
  • 身份——致马哈茂德·达尔维什
  • 火焰与词语
  • 勿需让你原谅
  • 朱塞培·翁加雷蒂的诗
  • 我在这里等你
  • 吉勒布特的树
  • 你的气息
  • 这个世界的旅行者——献给托马斯·温茨洛瓦
  • 墓地上——献给德珊卡·马克西莫维奇
  • 沉默——献给切斯瓦夫·米沃什
  • 诗歌的起源
  • 那是我们的父辈——献给诗人艾梅·塞泽尔
  • 雪豹
  • 分裂的自我
  • 穿过时间的河流——写给雕塑家张得蒂
  • 影子
  • 这一天总会来临
  • 塞萨尔·巴列霍的墓地
  • 写给母亲
  • 追问
  • 不死的缪斯——写给阿赫玛托娃
  • 群山的影子
  • 追念
  • 我听说……
  • 我的痛在日本
  • 我们的父亲——献给纳尔逊·曼德拉
  • 无题——致诺尔德
  • 雪的反光和天堂的颜色
  • 口弦
  • 河流
  • 移动的棋子
  • 而我——又怎能不回到这里!
  • 耶路撒冷的鸽子
  • 寻找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
  • 致阿蒂拉·尤若夫
  • 巨石上的痕迹——致W·J·H铜像
  • 致酒
  • 我接受这样的指令
  • 契约
  • 鹰的葬礼
  • 流亡者——写给诗人阿多尼斯和他流离失所的人民
  • 诗人的结局
  • 窗口——致茨维塔耶娃
  • 纪念爱明内斯库
  • 从摇篮到坟墓
  • 这个世界并非杞人忧天
  • 致祖国
  • 支格阿鲁
  • 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献给屈原
  • 献给妈妈的二十首十四行诗
  • 如果我死了……
  • 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
  • 致马雅可夫斯基
  • 不朽者
  • 我是如此困倦
  • 我要去布加勒斯特
  • 巨子——献给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 选择——致作家欧根·乌里卡鲁
  • 词语的工匠——写给翻译家鲁博安
  • 双重意义
  • 写给我在海尔库拉内的雕像——致诗人伊利耶·柯里斯德斯库
  • 在尼基塔·斯特内斯库的墓地
  • 运河
  • 我始终热爱弱小的事物
  • 口弦的力量
  • 马鞍的赞词
  • 鹰的诞生和死亡
  • 人性的缺失
  • 叫不出名字的人
  • 对我们而言……
  • 一个人的克智
  • 致尼卡诺尔·帕拉
  • 一个士兵与一块来自钓鱼城的石头
  • 但我的歌唱却只奉献给短暂的生命
  • 而我们……
  • 诗歌的秘语……
  • 暮年的诗人
  • 致父辈们
  • 姐姐的披毡
  • 口弦大师——致俄狄日伙
  • 印第安人——致西蒙·奥迪斯
  • 尼子马列的废墟
  • 我曾看见……
  • 诗人
  • 犹太人的墓地
  • 何塞·马里亚·阿格达斯
  • 悼胡安·赫尔曼
  • 自由的另一种解释
  • 火焰上的辩词
  • 大河——献给黄河
  • 迟到的挽歌——献给我的父亲吉狄·佐卓·伍合略且
  • 裂开的星球——献给全人类和所有的生命
  • 吉勒布特组诗
  • 第二辑 随笔和文学演讲
  • 我的诗歌,来自我所熟悉的那个文化——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上的发言
  • 我与诗——1989年应《中国文学》英文、法文版特约撰写
  • 一种声音——我的创作自述
  • 莱奥帕尔迪和他的诗将属于不朽——在纪念意大利诗人莱奥帕尔迪二百周年诞辰研讨会上的讲话
  • 永远的普希金——在纪念普希金二百周年诞辰大会上的演讲
  • 寻找另一种声音
  • 在全球化语境下超越国界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在汉城热爱自然文学之家的演讲
  • 为消除人类所面临的精神困境而共同努力——在第四十二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作家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 青海湖诗歌宣言
  • 当代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诗人写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 彝族:在传统文明与现代进程之间
  • 诗人的个体写作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共同责任——寄往第二十一届麦德林诗歌节暨首届全球国际诗歌节主席会议的书面演讲
  • 神话,永远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诗性光辉——在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上的演讲
  • 诗歌与朝圣的远游——在第二十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会上的致答辞
  • 《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在《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上的演讲
  • 我们的继续存在是人类对自身的救赎——在青海国际土著民族诗人圆桌会议上的致辞
  • 诗歌:见证历史和创造的工具——在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完全落成仪式上的致辞
  • 诗歌是通往神话与乌托邦的途径——写给第二十三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的书面演讲
  • 向翻译家致敬!——写给《世界文学》创刊六十周年
  • 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与被拯救中的边缘影像——在2014年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圆桌会议上的发言
  • 诗歌的本土写作和边缘的声音——在2014年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上的演讲
  • 向诗歌致敬——在2014年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上的致辞
  • 一个中国诗人的非洲情结——在2014年“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大奖”颁奖仪式上的书面致答辞
  • 诗歌是人类迈向明天最乐观的理由——在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开幕式上的演讲
  • 高贵的文学依然存在人间——在2016年“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 在送别母亲仪式上的讲话
  • 群山的守卫者
  • 我相信诗歌将会打破所有的壁垒和障碍——在“布加勒斯特城市诗歌奖”颁奖仪式上的致答辞
  • 向河流致敬,就是向诗歌致敬——在2017年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 一个对抗与缓和时代的诗歌巨人——怀念诗人叶夫图申科
  • 诗影光芒中的茅屋——在2017年第一届草堂诗酒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 个人身份·群体声音·人类意识——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徐志摩诗歌艺术节论坛上的演讲
  • 总有人因为诗歌而幸福——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徐志摩诗歌节“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上的致答辞
  • 光明与词语铸造的巨石——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序
  • 诗歌与光明涌现的城池——在2017年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上的演讲
  • 词语的盐·光所构筑的另一个人类的殿堂——诗歌语言的透明与微暗
  • 诗歌的责任并非仅仅是自我的发现——在2018年“塔德乌什·米钦斯基表现主义凤凰奖”颁奖仪式上的致答辞
  • 序《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译注及语言学研究》
  • 向人类精神高地上的孤独者致敬
  • 对抗内心,拥抱世界的诗人——《杰克·赫希曼诗选》序兼作2019年“1573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词
  • 从开始到临界——奥尔达尼诗集《中国——肿胀的海》序兼作2019年“1573国际诗歌奖”颁奖词
  • 为代尔祖尔哭泣——索娜·范《沙漠歌剧》序兼作2019年“1573国际诗歌奖”颁奖词
  • 诗歌中未知的力量:传统与前沿的又一次对接——第六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主题演讲
  • 宽与窄的诗性哲学思考
  • 诗歌:不仅是对爱的吟诵,也是反对一切暴力的武器——在中捷文化交流七十周年暨捷克独立日“中捷文学圆桌会议”上的主题演讲
  • 总有人会看到甜蜜的自由的丰收——在波兰大使馆举行的诗人大流士·莱比奥达波兰文版《亘古的火焰——吉狄马加的生平与创作》首发式及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奖章颁发仪式上的致辞
  • 诗歌本身的意义、传播以及其内在的隐秘性
  • 向河流、高山和大海的致敬——2020年“瓜亚基尔国际诗歌奖”致答辞
  • 一只羊,一位农夫与诗人直视的眼睛——2020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颁奖词暨诗集《月照静夜》序言
  • 在这个时代诗人仍然是民族的代言人和人民忠实的公仆——在委内瑞拉驻华使馆接受“弗朗西斯科·米兰达”一级勋章授勋仪式上的致辞
  • 代跋一 吉狄马加的天空
  • 代跋二 用诗歌打开希望之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