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打破时空界限,听听管子vs亚当·斯密,老子vs亚里士多德,孔子vs苏格拉底,庄子vs叔本华,孙子vs克劳塞维茨的对话,感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碰撞。

内容简介

《超时空走访:管子与亚当·斯密》,苑天舒编著。本书通过超时空访客将管子与亚当·斯密拉到一起实现“直接”对话,对《管子》与《国富论》(包括《道德情操论》)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经纶济世思想进行比较,以期找到中西方文化中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同异点,并通过使今天的读者容易理解的对话方式将这些蕴含其中的思想价值展现出来。对话的交汇点将在中西两位政治经济学思想大师对“私与私”“公与私”的公平正义的追求和论述上展开。

《幻境论道:老子与亚里士多德》,华瑀欣著。老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被道教奉为神仙;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其理论统治西方宗教和世俗生活千年之久。本书通过虚拟的手法,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重现两人不同的世界观、认识论、政治学和养生术,使读者尽情领略东西方文明在哲学、宗教、科学以及社会生活中切磋碰撞而迸发的思想火花。

《超时空对话:孔子与苏格拉底》,郭时羽著。本书通过时空穿越的假想,将孔子和苏格拉底进行比较。他们一个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导师,一个是古希腊的哲人,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哲学的起源。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然而在生死、道德、教育等方面,却有很多非常一致的认知。

《超时空探访:庄子与叔本华》,马颢著。庄子是中国道家哲学的宗师,叔本华是德国意志哲学的鼻祖。他们对世界和人生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都是驾驭语言文字的大师,更有不少声气相通的地方值得比较。本书通过穿越对谈的形式,尝试从世界的本质、人生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方面再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基本精神。

《超时空约谈:孙子与克劳塞维茨》,王斌编著。通过虚拟人物的时空穿越,使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和西方古代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形成有机对话,以阐释中外两位古代军事家的军事思想,全书分四个篇章,通过叙述军事原理和战例旁证的相互交叉,使读者能够轻松地了解用兵、治军、克敌、务政等军事知识。全书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 超时空走访:管子与亚当·斯密
  • 版权信息
  • 值得一走的时空之旅
  • 序说
  • 史上首位“总理”和“现代经济学之父”
  • 看不见的手
  • 道法自然和利出一孔
  • 治国之道,富民为先
  • 德与利,战争与财富
  • 经济人,道德人,天下人
  • 幻境论道:老子与亚里士多德
  • 版权信息
  • 值得一走的时空之旅
  • 时空穿越从这里开始
  • 第一章 世界的本质
  • 第一节 世界的图景:橐龠论与地心说
  • 第二节 世界的本源:道与元素
  • 第三节 世界的限度:时间与空间
  • 第二章 人类的认知
  • 第一节 认知的方法:直觉与分析
  • 第二节 辅成的视野:对立与统一
  • 第三节 运动的观点:相反与转化
  • 第三章 理想的国家
  • 第一节 政治的体制:圣人治国与雅典政制
  • 第二节 治理的机制:无为与法制
  • 第三节 理想的邦国:小邦寡民与希腊城邦
  • 第四章 个人的修养
  • 第一节 品格的来源:无为与有为
  • 第二节 日常的修养:待己与待人
  • 第三节 圆融的沟通:处事与处世
  • 终章
  • 超时空对话:孔子与苏格拉底
  • 版权信息
  • 值得一走的时空之旅
  • 东西相映的光辉
  • 第一章 引子(形貌)
  • 第二章 生死
  • 第三章 心中的道
  • 一、 理想
  • 二、 孔子:仁
  • 三、 苏格拉底:正义
  • 第四章 谈谈政治
  • 一、 要不要从政
  • 二、 国家管理者
  • 三、 理想的社会
  • 四、 不同的制度
  • 第五章 万世师表
  • 一、 人为什么要学习
  • 二、 有教无类
  • 三、 教什么和怎么教
  • 结语
  • 后记
  • 超时空探访:庄子与叔本华
  • 版权信息
  • 值得一走的时空之旅
  • 自由是神秘的
  • 第一幕
  • 第一场 道,无所不在
  • 第二场 让我们谈真理吧
  • 第二幕
  • 第一场 物物而不物于物
  • 第二场 因为意志要这样
  • 第三幕
  • 第一场 大人无己
  • 第二场 在直观中遗忘自己
  • 第四幕
  • 第一场 道术将为天下裂
  • 第二场 看穿了摩耶之幕
  • 第五幕
  • 第一场 畸于人而侔于天
  • 第二场 让我们不再是“我”
  • 超时空约谈:孙子与克劳塞维茨
  • 版权信息
  • 值得一走的时空之旅
  • 引子
  • 第一章 战争论
  • 第一回合:“详察”观与“工具”论
  • 第二回合:“慎战”论与“继续”说
  • 第三回合:“备战”论与“动机”说
  • 第四回合:“通盘”论与“联系”观
  • 第二章 治军论
  • 第一回合:“五德”说与“勇气”论
  • 第二回合:“五危”说与“火光”论
  • 第三回合:“合武”说与“果断”论
  • 第三章 战略论
  • 第一回合:“先知”论与“概然”说
  • 第二回合:“先胜”论与“战斗”说
  • 第三回合:“全胜”论与“战胜”说
  • 第四回合:“速胜”论与“奇胜”说
  • 第四章 战术论
  • 第一回合:“致人”论与“主动”说
  • 第二回合:“诡道”论与“诈变”说
  • 第三回合:“因敌”论与“灵活”说
  • 第四回合:“奇正”论与“优势”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