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2千字
字数
2017-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中国工业化: 重视重化工业、市场改革、技术创新。
内容简介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当今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理解中国》丛书编委会
- 出版前言
- 绪言
- 第一章 工业革命:西风劲吹东风烈
- 一 工业革命的强劲西风
- 二 工业革命的全球浪潮
- 三 新中国工业发展曲折而伟大的历程
- 四 工业变革促进全面改革开放
- 五 中国工业化的启示
- 六 中国工业化昭示工业革命的使命
- 第二章 穷则思变:民心所向工业化
- 一 义利观的历史纠结
- 二 加速工业化的起点:承认追求个体财富的正当性
- 三 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 四 中国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接轨
- 五 财富创造的历史还刚刚开始
- 第三章 高速做大:以低成本替代实现大规模扩张
- 一 工业发展带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二 高储蓄、高投资推动的工业增长路径
- 三 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迅速做大中国工业
- 四 令人困惑的“产能过剩”和环境压力
- 第四章 路归常态:超高速增长的历史性终结
- 一 从超快增长巅峰转向新常态的轨迹
- 二 长期观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
- 三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特征
- 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改革动力
- 五 新常态中的“公平—效率”关系及创新驱动力
- 六 新常态下的行为特征和规则意识
- 七 从急于求成到新常态战略思维
- 第五章 创新之道:技术路径与结构升级
- 一 工业技术的来源
- 二 高技术产业的地位和发展态势
- 三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
- 四 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国有企业
- 五 在不断创新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第六章 寻求平衡:资源环境与工业发展
- 一 工业化是资源创造和资源消耗的过程
- 二 资源约束下的工业化进程
- 三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权衡
- 四 资源环境规管的政府政策取向
- 第七章 区域递进:超大型国家的复杂话题
- 一 工业化过程中的地区经济关系
- 二 向经济腹地推进的工业化
- 三 区域经济的新常态发展
- 四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取向的转变
- 五 地方政府的新课题
- 六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四化”同步发展
- 第八章 包容世界:迈入经济全球化新时代
- 一 中国工业化是人类史上罕见的巨变
- 二 全球化是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 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如人意
- 四 经济全球化的地缘格局新变化
- 五 经济全球化治理秩序的演化
- 六 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中国
- 七 “一带一路”的包容理念
- 附录 中国工业化若干重要事件
- 一 工业化奠基时期
- 二 加速工业化时期
- 三 “新常态”时期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