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讲给普通大众的全新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了解中国历史的第一课,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讲起。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1册《中国是怎么出现的》中,你会看到:
中国历史,如何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讲起;
如果没有近百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对上古中国的认识就不全面;
陶器、墓葬、青铜器、聚落都会说话,那是真实的历史声音,有时候比历史文献更真实;
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让我们比古人更加了解先秦;
大多数甲骨文字至今不能识别,是因为它们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兴起于不同地域、先后成为共主的三个强大部族;
商朝的特点是爱喝酒和迷信,在后世士大夫心目中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
中国之所为中国,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文字……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第一讲 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了
  • 01 为什么要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02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
  • 03 认识古代中国,从宋明理学开始说起
  • 04 程朱、陆王之争与古代经典注释
  • 05 古代经典注释与考据学的繁荣
  • 06 阎若璩探案《古文尚书》
  • 07 考据学的拓展 ——从“辨伪”到“疑古”
  • 08 顾颉刚的“古史层累构成说”
  • 09 社会史论战 ——用“科学”认识中国史
  • 10 金石学的发展与甲骨文的发现
  • 11 发掘小屯殷墟的“天下第一所”
  • 12 彻底改写中国历史的考古发现
  • 13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从考古开始
  • 第二讲 考古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史
  • 01 “挖死人骨头”的考古学
  • 02 从文化人类学到考古人类学
  • 03 我学习考古学的趣事
  • 04 改写考古学历史的谢里曼
  • 05 考古学是怎么产生的?
  • 06 考古学的考验
  • 07 考古怎么考?
  • 08 科学助推考古
  • 09 考古考什么?
  • 10 考古与文字记录的关系
  • 11 中国历史要从新石器时代讲起
  • 12 “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 13 陶器 ——理解中国文化开端的关键
  • 第三讲 新石器时代遗址与中国国家起源
  • 01 国家从哪里来?
  • 02 关于国家起源的“治水社会说”
  • 03 新石器时代的居所和食物
  • 04 新石器时代房舍遗址
  • 05 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与陶器
  • 06 陶器的重要意义
  • 07 墓葬在说什么?
  • 08 陶器在说什么?
  • 09 以器皿为开端理解中国国家起源
  • 第四讲 夏、商、周的同步发展和夏人共主
  • 01 夏、商、周是前后接续的王朝吗?
  • 02 商取代夏成为共主,并未消灭夏
  • 03 同时存在的夏、商、周各在何处?
  • 04 中国国家起源的实际状况
  • 05 三大区域的互相竞争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 06 夏人何以成为共主?
  • 07 从玉器得知社会分化
  • 08 青铜器铸造带来的启发
  • 09 青铜器纹饰的含义
  • 10 夏人通过建筑技术而成为共主
  • 第五讲 聚落、建筑与共主更迭
  • 01 最早被记录的王朝 ——夏朝
  • 02 社会分化的产生与夯土技术
  • 03 农业定居聚落需要建筑技术
  • 04 聚落竞争与城墙修建
  • 05 夯土技术与宫室建筑
  • 06 宫室建筑的神圣性
  • 07 大型聚落与城墙林立
  • 08 “国” ——城墙内外的分别
  • 09 氏族 ——全新的组织形式
  • 10 夏、商、周的共主更迭
  • 第六讲 中国古代文字与古代信仰
  • 01 文字系统的发明
  • 02 中国古代文字的特殊功能
  • 03 甲骨文的意外发现
  • 04 甲骨文的内容
  • 05 甲骨文与氏族辨别
  • 06 中国文字起源推论
  • 07 《尚书》与《诗经》语言文字对比带来的启发
  • 08 中国文字的表意特性与特殊功能
  • 第七讲 鬼气森森的商朝
  • 01 历史文献中的商朝历史
  • 02 成功的畜牧民族与迁徙、定居两难选择
  • 03 “商”为何又被称为“殷”?
  • 04 商王世系与二元统治
  • 05 商人与动物的特殊关系
  • 06 商朝的人祭与人的观念
  • 07 商朝统治的二元系统与占卜的两派
  • 08 旧派、新派此消彼长与鬼神信仰的衰落
  • 第八讲 从部落共主到国家体系
  • 01 中国农业文化的多中心扩散发展
  • 02 由青铜器制作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 03 动用大批人力的“劦田”
  • 04 商朝的大型动员和组织能力
  • 05 商朝的鬼神信仰
  • 06 商人的“连续性的世界观”
  • 07 商人权力的基础
  • 08 周人的崛起
  • 09 周人和羌人的联盟
  • 10 周人偷学商人的青铜铸造和文字
  • 11 周人对商人技艺的改革
  • 12 周人攻打戎狄和实力上升
  • 13 周人轻松翦商
  • 第九讲 商周之际的巨变
  • 01 西周的宫室建筑
  • 02 周人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风格
  • 03 牧野之战的意外胜利
  • 04 商、周矛盾的来源和扩大
  • 05 周人的信仰和“天”的观念
  • 06 “天命”归周
  • 07 周人的人本观念
  • 08 周人翦商之后的统治策略
  • 09 周召东征
  • 10 周人全新的制度设计 ——封建制
  • 第十讲 周朝的统治制度
  • 01 周人的忧患意识
  • 02 中国第一位政治家 ——周公
  • 03 二次东征与封建制的开始
  • 04 封建即征服
  • 05 封建以后如何统治?
  • 06 周人的宗法制度
  • 07 宗法制度的特别设计 ——昭穆制
  • 08 封建层级
  • 09 史官地位的提升和策命礼
  • 10 封建制的创举
  • 11 封建制与文字功能的提升
  • 12 中国文字在古代的崇高地位
  • 13 中国文明的另一项特质 ——记忆
  • 14 总结: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奠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