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是竞争获胜的根本。本书从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4方面为你打造“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简介

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

全球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以详实的案例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企业和个人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竞争中需要面临的挑战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他为我们清晰地阐述了国际化专业人才必备的四种能力要求: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这对于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
  • 前言 预言将自我实现
  • 第一章 你够专业吗?
  • 专家的定义
  • 被遗忘的“对顾客的誓言”
  • 顾客无处不在
  • 关于授权的误解
  • 不断学习,乐此不疲
  • 保有好奇心
  • 纪律的力量
  • 第二章 先见能力
  • “看不见的新大陆”
  • 战略论的功与过
  •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 先见能力的蜕变
  • 怀疑一切
  • 享受变化
  • 不怕失败,执着探索
  • 偏执狂的危机感
  • 磨炼直觉能力
  • 对事业倾注全力
  • “看不见的新大陆”为何看不见
  • 第三章 构思能力
  • 仅有先见能力是不够的
  • 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 把握变化的速度与规模
  • 电子商务的三个关键点
  • 设定满足8亿人市场的标准
  • 未雨绸缪
  • “and”还是“or”?
  • 勇于自我否定
  • 视成功为“过去时”
  • 追求“深度经济”
  • 第四章 讨论的能力
  • 避免对企业发展无益的讨论
  • 符合逻辑的思考vs.符合逻辑的讨论
  • 讨论的能力可以后天养成
  • 逻辑是全球唯一的通用语
  • 确保提问符合逻辑
  • 倾听的能力与说服的能力
  • 不可掉入诡辩的陷阱
  • 尽情讨论,直到权威者发话
  • 符合逻辑的反驳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成功始于坚定的信念
  • 第五章 适应矛盾的能力
  • 企业经营没有唯一的最佳答案
  • 经营中包含的矛盾
  • 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沟通的能力
  • 集权与分权
  • 全球化与本土化
  • 竞争与顾客
  • 自由与统率
  • 左脑与右脑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4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up or not, 未来的国家竞争,会是看不见的人才专家战

    什么是专家,作者给出了自己观点: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书中前面提到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具体内容有 9 条──在医学院中,立志成为医生的学生们要依照这一誓言宣誓。
    1. 请允许我行医,我要终生奉行人道主义。
    2. 向恩师表达尊敬与感谢之意。
    3. 在行医过程中严守良心与尊严。
    4. 以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为第一位。
    5. 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
    6. 保持医学界的名誉与宝贵的传统。
    7. 把同事视为兄弟;不因患者的人种、宗教、国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8. 从受孕之始,即把人的生命作为至高无上之物来尊重。
    9. 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在运用自己的知识时也不会违背人道主义。
    我们去医院看病,可能会对普通医师,专家号,老专家号有些基本的概念。 那么换到自己的领域是不是也可以平行过来呢?
    例如在互联网领域,阿里或百度的技术人才梯队有著名的 P8P9, T3T6 等概念, 虽然不敢说序列大的一定优于前面的所有人,但就集合来说,这样的方式是几乎所有大规模公司要去采取的。 专家则是站在人才梯队顶端的存在。
    那么这本书里,作者大前研一站在企业咨询专家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要想成为专家,要具备哪些能力:
    * 先审视自己的现状 思考与领域专家的不足之处 ;
    * 提升自己的几大能力: 先见能力, 构思能力,讨论能力, 适应矛盾的能力
    我不一一展开, 只谈一段自己很有感觉的描述:
    - 何为专家 -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将顾客放在第一位,具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将顾客放在第一位,具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这样定义是否过于严格?我并不这么认为。我甚至认为这些条件尚且不够。本书所要阐述的是活跃于社会上的专家所应具备的能力。
    - 试图追逐权力,却无法驾驭权力的人,会反被权力驾驭 -
    追求权力容易,要想保持权力则非常困难。很多人一直吵嚷着要得到授权,而一旦得到了权力,便开始一味地埋头于工作。
    授权的确至关重要,但是有一点希望大家扪心自问:你是否做好了接受权力的准备?你能否以新的权力为武器,解决顾客的问题,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你是否有为此而学习掌握必要的能力和技能的欲望?在不得不借助他人(如比自己年龄小的人或是与自己关系不太好的人)的力量时,你能否放得下自尊心?
    追求权力容易,要想保持权力则非常困难。很多人一直吵嚷着要得到授权,而一旦得到了权力,便开始一味地埋头于工作。目的仅仅在于自我满足,这与专业主义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至少也应该利用得到的权力为顾客服务。
    - 不进则退 Up or not-
    这一纪律称作 “up or out”,也就是 “得不到晋升与发展的人,请你离开”。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管理的能力、使客户改变意向的能力等方面,麦肯锡针对不同员工的水平而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员工进入公司工作的时间定级,在所定级别的范围内,如果能力毫无提升,则劝其离开。每年有 20% 的人离开公司。同期进入公司的 100 人中,4 年后只能剩下 20 人。这已成为惯例,因为麦肯锡知道这是不会给客户带来麻烦的唯一办法。

    这本书也不长, 大概一个半天就可以通读下来。 同时我还建议读者关联阅读大前研一的其他作品。

    金勇 08-31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人皆可专家

      每日一书:《专业主义》。本书阐述了专家的四种能力: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大前研一在对专家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因为专业技术成为专家,而是因为 “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 把顾客作为出发点而成为专家,所以,人人皆可以成为专家!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如果把必须为顾客做的工作设定为 100,下属能够达到的水平设定为 X 的话,懂得 “100-X = 自己的工作” 的人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当 X=100 时,管理者便可以把工作全部交给下属,到高层任职或是离开,因为公司里已经没有非自己做不可的工作了。今后的时代所需要的先见能力,是能够看清超脱于眼前事物的能力。任何人都能预见到的事业是不会再有什么发展的。要想获得在新的竞争领域中取胜的能力与工具,不能依靠现有的战略论和过去的成功经验,重要的是把精力集中在不断认识前人未曾涉足的世界,并磨炼自己的资质上。有些组织在改变战略以及把预见到的东西转变成构思的过程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的组织,即使是历经磨难的大企业,也无法生存下去。在互联网世界中,有一个概念叫作 “零摩擦”(friction free),意思是人和钱会一下子流向摩擦较少的地方。如果消除了法规的摩擦,今后利用信用卡进行的结算服务摩擦将会减小,这种服务将随处可见。只有对组织的遗传基因进行重组,才能培养出开拓新竞争领域的构思能力,为此必须对投资做出大胆的决策。不过我们事先应该理解,这种投资不一定会得到回报。概括地说,我认为现在的核心事业应该占投资的 1/3,基础的研发占 1/3,其余的 1/3 留给能够按照新大陆的规则而构思的人才,换言之,这样的人才能够以 “过去时” 谈论过去的成功体验并分析现状,具备不拘一格的才能。经过长时间的 “监禁” 之后,大家身心疲惫,每个人都想赶快结束会议,于是与会者终于开始客观地讨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讨论达到创新的目的。埃斯纳说:“真正精彩的点子出现在最后半个小时之内。” 迪士尼的独创性便是这种会议的产物。逻辑思考的基础在于首先建立假说,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验证。然而,不少人把假说误当作目标和结论。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怎么会有那么愚蠢的事?” 但大部分组织对起初建立的假说都不去进行验证,因此也就不会做出修正。他们会说 “边干边思考”,而实际上是不去思考,一味地蛮干。反驳的目的并不在于击倒对方,而是为了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论证型的反驳”,指的是驳倒支撑对方主张的论据;另一种是 “主张型的反驳”,指的是提出与对方主张相反的主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专家群体的主义宣言#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 “已经过时的超前观念,却是值得学习的案例”。


        这本书适合有较强思考能力的人阅读,相较于作者更早期的作品,本书从器至道,内容上是对 “专家” 群体的重新定义,就像古代贵族会写几本书证明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和独特性,还提出几条道德准则类似的标准,彰显自身的 “高尚”。
        这本书中就充斥着这样的内容,比如定义专家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还有就是要坚守纪律,仔细品一品,简直是一模一样的逻辑。
        正当我准备大肆批判一番,打个两星评价的时候,突然发现本书出版于 2006 年,那种感觉就像看着一座金字塔建成,然后意识到它是倒着的,看着书中作者的诸多看法超前了至少 3 年,让人不由得惊叹,不过仍然不能掩饰本书 “观点” 太多的缺点。
        一、我的领悟
        这本书让我有两点领悟,“道” 的价值和局限以及读书的意义。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感觉很多观点都是老生常谈,没有多少意义,直到我发现本书的出版日期,在大受震撼以后又开始反思起我究竟做到多少,大道看起来都很简单,实际上反直觉的是 “它们都容易理解,难以践行”,就像谈到门户网站要中立,作者提到谷歌对广告的谨慎,好像这很容易,但看一看百度,它的做法不一定对,却是最简单的那个,放到个人身上,不要熬夜很好理解,实际上却也很难做到,如果我们把 “知识” 仅仅当作观念,它实际上就被限制住了,只有它变成具体的行动和结果才有价值。
        而回到读书本身,如果阅读仅仅是一种获取观念,那么它就只能平添噪音,而我自己很多时候因为沉迷 “读”,没有足够的思考,缺乏对观念和事实的思考,放弃了书中最重要的内容,作者的思考逻辑,前者就是娱乐,是接受信息,后者才是阅读,把书中的内容化作我们逻辑的基础,引导我们未来做出正确的行动。
        二、专家是什么
        作为一本充斥着观念的书,这本书五章的内容全部可以归结为作者从自身经验和认识推导出的主张,当然只有最开始对专家重新的定义可能比较符合 “推导” 这个过程,其中提到专业二字的出发点并不是专而是业,业即是结果,能够产出结果才有价值,无论专业、行业都是如此,而专家的起点就是要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专业技能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实现的路径是否走在大道上。
        在第一章中,他着重讨论了专家被社会的 “曲解”,特别以 “希波克拉底誓言” 为标杆,画出了一副新时代专家的形象,在拥有专业技能以外,必须以顾客为第一,不断进步,而且有着严格的纪律。
        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 “阶级” 化,特别是很多道德层面的要求,如果作为个人内心的标准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变成对行业的要求,本质就是作者的希冀,而在我看来,对比与希望世界是什么样,看到世界是什么样更有价值,因此意识到作者观念的反面会让我们更深的理解现实中的专家有什么局限。
        三、专家要有什么
        后面几章提出了先见、构思、讨论和适应矛盾四个能力,主要的内容都是对作者观念的阐释,作者提出了很多如何获得这些能力的要点,然后举了不少例子,证明其正确,这之中很多例子都是对历史的回顾,可以用来丰富我们判断的模型,更有价值的是他对于未来的判断,无论是未来商业的三个关键点,还是客户全球化的趋势,他都很找到了很具体的点,而且指出了未来预测落地的重要因素,虽然这些实际上并不能证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却能帮我们去理解作者判断的逻辑。
        比如他在 2006 年就在讨论付款流程太长会导致转化率下降,也提到电子商务 (今天实际上可以看作所有信息产业) 的 3 个关键,门户、物流和结算,其中对门户和结算的讨论分别对应了获客和电子支付产业,在那个时期他就已经抓住了今天热议的东西。
        而这背后是什么?和一般人理解不同的是,这一切不是单纯的逻辑推导,是对现实的观察和反直觉思考,这是我们往往都最缺乏的能力,我们很容易对现实习以为常,认为现实理所应当,由此会出现个人的 “大企业病”,随着经验的增加,应对新的情况的能力反而在下降,对固有逻辑的依赖不断增强,对风险的回避,导致在舒服的道路上越走越掉队。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