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基辛格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为你解读国际政局。

内容简介

近一年多来,乌克兰乱局,卢布危机,日元欧元暴跌,美军撤出阿富汗;而同一时间中国也频繁出手——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美洲运河开凿,一带一路高调推进,亚投行创建……
世界格局迎来大洗牌。在全球事务上,各个地区和国家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在本书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对世界秩序问题的思考
  • 不同类型的世界秩序
  • 合法性与权力
  • 第一章 欧洲:多元化的国际秩序
  • 欧洲秩序的独特性
  • “三十年战争”:合法性的含义是什么?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运行
  • 法国大革命及其后果
  • 第二章 欧洲均势体系及其终结
  • 俄罗斯之谜
  • 维也纳会议
  • 国际秩序的前提
  • 梅特涅与俾斯麦
  • 均势的窘境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合法性和权力
  • 战后的欧洲秩序
  • 欧洲的未来
  • 第三章 伊斯兰主义和中东:世界乱局
  • 伊斯兰世界秩序
  • 奥斯曼帝国:欧洲病夫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伊斯兰世界
  • 伊斯兰主义:革命潮流——两种哲学诠释
  • “阿拉伯之春”和叙利亚的剧变
  • 巴勒斯坦问题与国际秩序
  • 沙特阿拉伯
  • 国家的衰落?
  • 第四章 美国与伊朗:不同的秩序理念
  • 伊朗的治国传统
  • 霍梅尼革命
  • 核不扩散与伊朗
  • 远见与现实
  • 第五章 亚洲的多样性
  • 亚洲与欧洲:不同的均势观
  • 日本
  • 印度
  • 什么是亚洲的地区秩序?
  • 第六章 通往亚洲秩序之路:对抗还是伙伴关系?
  • 亚洲的国际秩序与中国
  • 中国和世界秩序
  • 放远眼光
  • 第七章 “代表全人类行事”:美国及其秩序观
  • 西奥多·罗斯福:美国成为世界大国
  • 伍德罗·威尔逊:代表世界良心的美国
  •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世界新秩序
  • 第八章 美国:心情矛盾的超级大国
  • 冷战的开启
  • 冷战秩序的战略
  • 朝鲜战争
  • 国家共识的瓦解
  • 尼克松与国际秩序
  • 复兴的开端
  • 罗纳德·里根和冷战的结束
  • 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 目标与可能
  • 第九章 技术、均衡与人的意识
  • 核时代的国际秩序
  • 核扩散的挑战
  • 网络技术和世界秩序
  • 人的因素
  • 数字时代的外交政策
  • 结论 当今时代能建立世界秩序吗?
  • 国际秩序的演变
  • 我们走向何方?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8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秩序》讲求权利与合法性的辩证统一,至少道出了一个直白到让人几度忘记的逻辑,表面是均势,实际是信仰的融合。科技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仰,抑或是价值观,仍然是动态平衡的砝码。从犹太教,到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再到分支出来的天主教、基督新教,逊尼派、什叶派,体现出来的是理念的互斥与融合,是普世价值、民主与自由、温良恭俭让、脱世轮回、极端主义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下的共存,从这个视角去看秩序,就知道《世界秩序》到底在说什么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World Order 大道至简

      基辛格 92 岁写的,可以说是撬动历史的人一生经验的总结。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词所涵盖的就越大,很多都是这个世界本质性的东西。估计 World Order 这种词,也就这种 level 的人写才能担的起来。这本 “世界秩序”,代表了美国核心决策层的精英们,对他们认为的理想的世界秩序的看法,和他们行为的根本出发点。为啥看这本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家都戏称世界就 2 个半主权国家,其中 2 个就是我国和美帝。我们无论从事政策研究,商业发展,科技产业,对外贸易,其实都是在一个秩序的框架下进行的微观活动。不看看天气就出门,谁也保不准被风吹雨淋。在昂撒人眼中的世界秩序,来源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也就是几百年前欧洲各国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签署的一个条约,也就是他们的所谓的 “均势战略”。说白了就是罗马分裂后,欧洲再也没能统一过,四分五裂互相打。打了几百年实在是打不动了,就坐下来一起签署了一个条约,各国不干涉彼此的内部事务 (不干涉你,你首先得有资格坐在桌上),并通过大家的实力均势,来遏制互相吞并的野心。所以你看大家都叫搅屎棍的大英,处处煽风点火也是有出处的,也有他自己的理论依据。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昂撒人的 “离岸制衡” 战略,可以算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延伸。这样看美国的行为,也是有他们的理论依据可寻。但我们中国不一样,跟欧洲散乱的国家不同,我们几千年来就是统一的传统,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并不相同。关于这种不同,基辛格有过论述:“美国和中国,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美国人相信可以通过教化,来改变其它国家的价值观 (为啥美帝在世界各处弄来弄去就是基于这个理念)。但是中国人更相信以身作则 (我们历史上都是藩属,你尊重我,我帮助你)。中国人认为,如果你不理解中国文化,那就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寻求别人的尊重,美国人寻求别人的皈依。美国人倾向于将所有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中国人倾向于将所有问题看做是历史的进程。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观念上的挑战。”anyway,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读读这本基辛格的 “世界秩序”,能让你明白身处的最大环境。我们的每个微观活动,其实都在这个最大环境的制约下进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求未删减的编辑版😄且看且珍惜

        手中的这本《世界秩序》是中信出版社 2015 年出的,内容和得到 “听书” 解读的差好多。真心怀疑得到团队看的是未阉割的编审版。如果是解读人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增加了很多背景介绍,那真是太贴心了。书中并没有多少维也纳会议有关正统原则的描述,更未提及老罗斯福遭受暗杀袭击后继续演讲的事。而书中大量伊斯兰、亚洲秩序的内容在 “听书” 中却未提及。看来可以讲 “听书” 作为一个共读者,看看不同的人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不同内容。    一直很喜欢基辛格的书,借一双眼睛看世界、看中国,那些不曾看到、想到的风云变幻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一个个问题冒出来又灭下去,很是有趣。    基辛格的关注重点固然是美国,但本书落脚点却是全球几大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化和现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欧洲多极化的产物,也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基础。伊斯兰世界则依据教义另有一套世界观,他们的使命是将所有非伊斯兰地区作为 “征伐之地”,纳入自己的世界秩序,从而实现世界和平。亚洲除了中国,还有奉行等级尊卑组织原则、试图建立排除西方列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基于无限轮回的宇宙观、秉持不结盟政策的印度,以及东盟。    基辛格用相当长的篇幅分析梳理了美国战后五场(朝鲜、越南、海湾、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过程和教训,对每任总统的外交策略进行解读。中国固然是美国的外交关注重点,但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世界秩序除了国家之间,非国家组织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量。经济和政治的不同步,过度投机加上忽视风险,使得当今世界危机四伏。    因此一定要保持接触、不懈沟通非常重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