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从文化角度综合地对“开门七件事”进行研究的著作。

内容简介

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合称为“开门七件事”。“开门七件事”是汉民族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内容。本书以“开门七件事”题材的熟语(俗语、谚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对联、诗歌为考察对象,介绍了 “开门七件事”的由来和多种民俗形态、民俗事象、功用价值,全面展示“七件事”熟语、对联、诗歌中所表现的生活内容、生活感悟和思想情感。

“开门七件事”熟语、对联、诗歌是与所有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贴合的一种习俗,全书依据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个方面,分立七章,列举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熟语、对联和诗歌,深刻分析了“开门七件事”这一文化符号体系的文化含义,并揭示其深刻的生活哲理,反映了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世态人情。

本书梳理和解析了上千条与“开门七件事”有关的熟语,并介绍了与“开门七件事”有关的对联和诗歌,视角新颖,考据翔实,例证充分,语料丰富全面,语言生动活泼。书中配有与“开门七件事”主题相关的图片,唤醒“开门七件事”的历史记忆和现实的真切感受。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开门七件事
  • 第一章 柴
  • 一、 燃柴岁月
  • (一)林火文化
  • (二)灶火文化
  • 二、 柴俗解码
  • (一)历史典故
  •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 (三)日常习俗
  • 三、 柴喻视界
  • (一)柴薪喻理
  • (二)打柴喻理
  • (三)樵夫喻理
  • (四)劈柴喻理
  • (五)燃柴喻理
  • (六)锅灶喻理
  • (七)买柴卖柴喻理
  • 四、 柴联摭趣
  • (一)砍柴咏柴联
  • (二)柴薪店铺联
  • (三)薪传故实联
  • (四)柴薪人事联
  • (五)薪胆励志联
  • (六)涉柴讽谏联
  • 五、 柴诗撷萃
  • (一)燃柴斫薪诗
  • (二)柴扉柴车诗
  • (三)燔柴祭祀诗
  • (四)鬻柴卖炭诗
  • (五)柴喻物事诗
  • 第二章 米
  • 一、 稻谷飘香
  • (一)五谷为养
  • (二)膏腴之壤
  • 二、 米俗解码
  • (一)历史典故
  •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 (三)日常习俗
  • 三、 米喻视界
  • (一)米粟喻理
  • (二)粥汤喻理
  • (三)量器喻理
  • (四)储藏喻理
  • (五)锅碗喻理
  • (六)加工喻理
  • 四、 米联摭趣
  • (一)惜米重农稼穑联
  • (二)国本民生店铺联
  • (三)以米喻事谐趣联
  • 五、 米诗撷萃
  • (一)稻米农事诗
  • (二)惜米悯农诗
  • (三)咏米抒志诗
  • 第三章 油
  • 一、 油的由来
  • (一)从脂膏到植物油
  • (二)油脂的制作
  • (三)油坊与油行
  • 二、 油俗解码
  • (一)历史典故
  •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 (三)日常习俗
  • 三、 油喻视界
  • (一)以油喻理
  • (二)芝麻喻理
  • (三)油器喻理
  • (四)油灯喻理
  • (五)油锅喻理
  • (六)油食喻理
  • (七)卖油喻理
  • 四、 油联摭趣
  • (一)油坊油店联
  • (二)油食油用联
  • (三)油喻油趣联
  • 五、 油诗撷萃
  • (一)油用诗
  • (二)油喻诗
  • 第四章 盐
  • 一、 盐的演进
  • (一)盐的发现
  • (二)盐的加工和获取
  • (三)盐的功用
  • 二、 盐俗解码
  • (一)历史典故
  •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 (三)日常习俗
  • 三、 盐喻视界
  • (一)以盐喻理
  • (二)贩盐喻理
  • (三)容器喻理
  • (四)谐音喻理
  • 四、 盐联摭趣
  • (一)盐滋盐味联
  • (二)盐场盐店联
  • (三)盐政盐官联
  • (四)盐商故事联
  • 五、 盐诗撷萃
  • (一)盐味诗
  • (二)制盐诗
  • (三)盐喻诗
  • 第五章 酱
  • 一、 酱香探秘
  • (一)酱的来历
  • (二)酱的制作
  • (三)酱的种类与功效
  • 二、 酱俗解码
  • (一)历史典故
  •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 (三)日常习俗
  • 三、 酱喻视界
  • (一)以酱喻理
  • (二)盐酱喻理
  • (三)酱器喻理
  • (四)酱坊喻理
  • (五)烹饪喻理
  • 四、 酱联摭趣
  • (一)酱味酱香联
  • (二)酱铺酱店联
  • (三)酱喻酱意联
  • (四)涉酱谐趣联
  • 五、 酱诗撷萃
  • (一)酱史诗
  • (二)酱味诗
  • (三)酱趣诗
  • (四)酱礼诗
  • 第六章 醋
  • 一、 醋的味道
  • (一)醋的发明
  • (二)醋的酿造
  • (三)醋的种类
  • (四)醋的功效
  • 二、 醋俗解码
  • (一)历史典故
  •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 (三)日常习俗
  • 三、 醋喻视界
  • (一)食醋喻理
  • (二)容器喻理
  • (三)酿醋喻理
  • (四)买醋卖醋喻理
  • (五)油盐酱醋关联喻理
  • 四、 醋联摭趣
  • (一)醋产醋店联
  • (二)醋喻联
  • (三)谐趣联
  • 五、 醋诗撷萃
  • (一)醋味诗
  • (二)醋用诗
  • (三)醋赞诗
  • (四)醋喻诗
  • 第七章 茶
  • 一、 茶的雅趣
  • (一)茶的发现
  • (二)茶的种植、采集与制作
  • (三)茶的种类
  • (四)饮茶的功效
  • 二、 茶俗解码
  • (一)历史典故
  •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 (三)日常习俗
  • 三、 茶喻视界
  • (一)茶事喻理
  • (二)茶饭喻理
  • (三)茶酒喻理
  • (四)茶器喻理
  • (五)茶馆喻理
  • (六)贩茶喻理
  • 四、 茶联摭趣
  • (一)采茶烹茶联
  • (二)茶馆茶店联
  • (三)品茶交友联
  • (四)茶名茶人联
  • (五)茶圣茶经联
  • 五、 茶诗撷萃
  • (一)茶园茶名诗
  • (二)品茶用茶诗
  • (三)茶人茶礼诗
  • (四)茶情茶趣诗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文献典籍
  • 二、 论著论文
  • (一)著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 文学作品
  • 四、 辞书词典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