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诠释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前瞻数字货币演进趋势。
内容简介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席卷而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正在经历“变轨”。
在本书中,所谓“变”,是指经济决策与支付的数字化;所谓“轨”,是指账户体系的数字化。数字账户体系是整个经济数字化的核心,数字账户体系的产生使得数字化决策和支付得以实现。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全面诠释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前瞻数字货币演进趋势。第一部分阐述“变轨”的背景并对其进行定义;第二部分讲述经济数字化,包括数字经济产生的过程、新经济与旧经济的区别、经济数据化的未来趋势等;第三部分阐述货币数字化的演进过程;第四部门围绕热点数字法币展开讨论,包括数字法币的缘起、落地以及数字人民币的发展趋势等。
数字货币支付与数字经济快捷性、高效性发展方式或目标高度一致,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融合、相协调及金融支付数字化、生态化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朱嘉明之序 数字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
- 姚前之序
- 吴卫军之序 如何从“账户(会计)”出发理解经济变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什么是变轨
- 第一章 市场还是技术
- 1.1 市场——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吗
- 1.2 市场——囚锁于“物理环境”中吗
- 1.3 技术——比市场更有力量吗
- 第二章 数字化即经济变轨
- 2.1 数字化——技术力量还是市场力量
- 2.2 数字经济何以跨过“物理大墙”
- 2.3 数字化即经济变轨
- 第三章 变轨之“轨”
- 3.1 从银行账户体系到数字账户体系
- 3.2 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到机会成本
- 3.3 从物理环境到数理环境的“时间考量”
- 3.4 从法律法规条款到代码程序的“秩序演进”
- 第四章 数字账户、数字支付、数字法币
- 4.1 货币数字化——从银行货币到数字法币
- 4.2 数字货币“三部曲”——数字账户、数字支付、数字法币
- 第二部分 经济数字化
- 第五章 网络、技术与数据
- 5.1 网络——从网络经济、网络金融说起
- 5.2 技术——从“IT”到“DT”
- 5.3 数据——资源、要素、资产还是“神”
- 第六章 新经济与旧经济
- 6.1 账户——经济数字化之“轨道”
- 6.2 支付——数字经济的“发生”
- 6.3 变轨——“新经济”与“旧经济”的区别
- 6.4 信条——事实与原则
- 第七章 全球视角下的经济数字化
- 比较——国际趋向或格局
- 第三部分 货币数字化
- 第八章 数字经济与数字货币
- 8.1 渊源——数字经济与数字货币
- 8.2 形态——如何理解货币形态及其新变化
- 8.3 共识——数字货币的“共识”问题
- 8.4 资产——数字资产不等于数字货币
- 8.5 分享——分“时”独享
- 8.6 现钞、现金,与记账货币
- 8.7 比特币——正在成为灰犀牛吗
- 8.8 数字货币应摒弃铸币思维
- 第九章 货币数字化的进程
- 9.1 阶段——数字支付、数字法币与数字财政
- 9.2 供需
- 第十章 可能出现的逆境
- 10.1 误区
- 10.2 跨境
- 第四部分 数字法币
- 第十一章 数字法币的缘起
- 11.1 创新——货币数字化变轨在于数字法币
- 11.2 冲击——数字法币的创新性冲击
- 11.3 引擎——数字法币标志数字经济的“全面崛起”
- 第十二章 数字法币的落地
- 12.1 主导——数字法币是货币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2 发行——中央银行发行数字法币的五个问题
- 12.3 场景——数字法币的“对私”与“对公”场景
- 12.4 需求——数字人民币
- 第十三章 数字法币的拓展
- 13.1 区块链——数字法币将打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货币场景
- 13.2 数字信托——数字法币将开启数字信托的大发展
- 13.3 数字人民币——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 13.4 国际化——数字人民币能替代美元吗
- 跋
出版方
中译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出版板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是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译出版社业务由单一出版联合国读物发展到译介出版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由出版语言翻译类著作发展到出版各类综合性书籍,逐步形成了以中译国际、中译外语、中译少儿、中译社科、中译财经为主要内容的出版格局。年出版新书500余种,输出版权160余种。 中译出版社立足于国际化定位,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和出版“走出去”战略。出版社秉承高标准与高品质的宗旨,积累了大量蜚声海内外的知名翻译家、语言学家、作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优质作者资源,策划出版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力作,为沟通中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架起了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