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2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读懂巴菲特近70年的价值投资智慧。
内容简介
并非生来就是“巴菲特”,在传奇的财富人生中发现必然。
本书穿越巴菲特生命的近70年。在此期间,巴菲特选股方式完成从单纯捡烟蒂到价值投资框架的蜕变,其合伙公司成长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集团,但巴菲特身上的宝贵品质从未改变,重视声誉,做事专注,诚实守信……
然而,“股神”的成长之路也非坦途。因纺织业务开展不佳,巴菲特一度想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卖掉;1975年年初,巴菲特曾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控告其违法;巴菲特也会被市场质疑,被做空。2000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曾一度腰斩。
淘尽狂沙,始见真金。市场周期川流不息,跟随这本书的解读,学习捕捉机会、买点选择、坚定持有的价投真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1956年 坚守长期价值投资,不受贪婪与恐惧的支配
- 1957年 期待每年平均击败市场10%
- 1958年 最明智的投资
- 1959年 遇见终生合伙人查理·芒格
- 1960年 最大重仓股翻倍实战案例
- 1961年 巴菲特的三种主要投资策略
- 1962年 任何承诺的投资回报都不可信
- 1963年 无视恐慌事件,市场继续暴涨
- 1964年 重仓抄底股价腰斩的优质企业
- 1965年 唯有专注才能产生价值
- 1966年 买错公司就像买游艇
- 1967年 没有糟糕的风险,只有糟糕的费率
- 1968年 通胀来袭,股票价值存疑
- 1969年 钱只是一个计分卡
- 1970年 持续买入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36%
- 1971年 买入华盛顿邮报,跻身政商两界核心
- 1972年 要想股票做得好,先要做好的企业家
- 1973年 买下陷入困境的传媒巨头,开启人脉与财富的全盛时代
- 1974年 以“烟蒂股”的价格购买优质成长股票
- 1975年 诚实乃上上策
- 1976年 买下保险公司,得到浮存金
- 1977年 巴菲特投资股票的指标
- 1978年 没人能成功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
- 1979年 别把时间精力花在坏公司上
- 1980年 货币和财政政策都很重要,但核心还是企业本身
- 1981年 用激励和信任的方式,让员工提高效率
- 1982年 只有品牌价值才有议价权
- 1983年 拥有会产生现金且稳定高投资收益率的公司
- 1984年 维护股东权益不是口号
- 1985年 把精力放在如何换条好船上
- 1986年 股票的表现不可能永远超过公司本身
- 1987年 大盘单日闪崩20%,巴菲特从容应对
- 1988年 对有效市场假说存疑
- 1989年 投资必须简单易懂
- 1990年 投资不是基于简单的历史市场数据
- 1991年 买入价格取决于未来获利能力
- 1992年 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好公司
- 1993年 短期而言股市是投票器,长期而言是称重器
- 1994年 中国之行
- 1995年 拿下GEICO的100%
- 1996年 如果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
- 1997年 逆市卖出
- 1998年 好的理念加好的经理人等于好的成果
- 1999年 不买高科技股票的原因
- 2000年 投资与投机永远是一线之隔
- 2001年 行业改变不代表赚钱,不赚钱的生意就不是好生意
- 2002年 你要成为赢家,就必须与赢家共事
- 2003年 当企业出现错误决策时,董事要有挑战总裁的勇气
- 2004年 别把事情搞得太复杂
- 2005年 全部财产指定捐赠给慈善事业
- 2006年 人们塑造组织,而组织成形后就换组织塑造我们了
- 2007年 真正伟大的公司至少有一道护城河
- 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下的投资逻辑
- 2009年 做流动资金的供应者,而非恳求者
- 2010年 次贷危机近乎结束,世界会变得更好
- 2011年 市场偶尔会给我们离谱的低价买入机会
- 2012年 关注未来,而不是现在
- 2013年 拜访企业后就知道自己该不该买
- 2014年 构建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内在价值的蓝图
- 2015年 企业以及一篮子股票,会在未来几年更加值得
- 2016年 重仓买入苹果公司,并认为估值不贵
- 2017年 不要借钱投资股票
- 2018年 那些拥有良好长期前景的企业,价格已高得离谱
- 2019年 复利的力量
- 2020年 全球市场闪崩后复苏
- 2021年 投资具有持久经济优势和一流CEO的企业
- 2022年 投资的真相
- 2023年 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 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