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人,你要自信!”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获奖图书。中国模式研究最强音,张维为亲历百国现实,以中国话语解读世界中的中国,套装新版。

内容简介

谈中国崛起,有国际比较才有说服力。
谈中国崛起,有理念支撑才有生命力。
谈中国崛起,有逻辑分析才有深入力。

20来年,张维为教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走来,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悟。他亲眼目睹了不同国家命运的跌宕起伏,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许多触动和震撼。

“中国三部曲”整合了张维为近年来的代表作《中国触动》《中国震撼》,是建设中国话语的尝试,也就是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评论中国和世界,来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发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为中国全面西方、西方模式和话语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目录

  •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引 言
  • 第一章 不再误读自己
  • 一、世界变化真快
  • 二、这个崛起不寻常
  • 三、从中国超越日本说起
  • 四、GDP悖论
  • 五、迈向第一
  • 第二章 中国的1+1 大于2
  • 一、“准发达国家”板块
  • 二、中国的中产阶层有多大?
  • 三、“新兴经济体”板块
  • 四、为什么中国的1+1大于2?
  • 第三章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 一、走向“民族国家”的坎坷
  • 二、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 三、新的视角
  • 四、重新认识中国
  • 第四章 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
  • 一、危机带来的思考
  • 二、中国模式可能胜出
  • 三、高铁奇迹与中国标准
  • 第五章 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
  • 一、迷信西方话语的代价
  • 二、可能影响世界的中国理念
  • 三、不被西方话语忽悠
  • 四、“游戏民主”还有没有戏?
  • 五、日内瓦激辩人权
  • 六、言论自由与井底之蛙
  • 第六章 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印度
  • 一、贫民窟带来的震撼与思考
  • 二、印度为什么落后于中国?
  • 三、印度民主综合症:“散、软、短、泛、粹”
  • 第七章 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东欧
  • 一、二十年前的东欧
  • 二、东欧今天怎么样?
  • 三、重返匈牙利
  • 四、东欧的“两个激进”
  • 第八章 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东亚
  • 一、三大困境
  • 二、民主品质为何不佳?
  • 三、民主建设不能靠“换血”
  • 结语 新一轮“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后记
  •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 言
  • 引 言
  • 第一章 环球视野下的中国崛起
  • 一、第一次出国的震惊
  • 二、在海外感受中国崛起
  • 三、中国崛起的意义
  • 四、印度:能赶上中国吗?
  • 五、别了,南斯拉夫
  • 六、东欧: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 七、从欧洲到美国
  • 第二章 最不坏的模式?
  • 一、中国的另外四种选择
  • 二、从丘吉尔的名言说起
  • 三、东亚模式之争
  • 四、中国模式:你的独特之处
  • 五、中国:政治软实力的崛起
  • 第三章 西方“民主”遇上中国“实事求是”
  • 一、慕尼黑的一场辩论
  • 二、从贝·布托遇刺到肯尼亚骚乱
  • 三、好民主才是好东西
  • 四、政治改革:走自己的路
  • 第四章 应该失语的不是我们
  • 一、谁创造了人类普世价值?
  • 二、应该失语的不是我们
  • 三、也谈人权
  • 四、公民社会之我见
  • 五、让理性的声音占上风
  • 第五章 中国:不要自己打败自己
  • 一、贫富差距:一些国际比较
  • 二、缩小贫富差距的难与易
  • 三、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 四、腐败问题:国际视角的观察
  • 五、经济发展、民主制度与反腐败
  • 六、生态文明:中国的机遇
  • 七、与世界比较,中国打几分?
  • 第六章 软实力,更触动世界
  • 一、实事求是
  • 二、和谐中道
  • 三、消除贫困应该成为普世价值
  • 四、政府是必要的善
  • 五、拿来主义,非送来主义
  • 六、民主与专制还是良政与劣政?
  • 七、崛起的中国精神
  • 八、面向未来的中国模式
  • 原版后记
  •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引 言
  • 第一章 从“追赶”到“超越”
  • 一、“一出国,就爱国”
  • 二、从中美首脑峰会说起
  • 三、 扎卡利亚的问题
  • 四、 有质量的增长
  • 五、 中美比较:此长彼消
  • 第二章 从“神话”到“实话”
  • 一、皇帝的新装?
  • 二、“美国梦”出了什么问题?
  • 三、“市场原教旨主义”行不通
  • 四、 西方开始了制度反思
  • 五、 也给西方制度把把脉
  • 六、 三个“基因缺陷”
  • 第三章 制度超越:三种力量的关系
  • 一、 感念邓小平:中国模式的意义
  • 二、 中国模式有自己的逻辑
  • 三、 制度超越:三种力量的关系
  • 四、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制度安排
  • 第四章 话语超越:谁的终结?
  • 一、建构强势的中国话语
  • 二、 在牛津大学谈中国模式
  • 三、“普世价值”的普遍困境
  • 四、 与福山的辩论: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 第五章 “颜色革命”为何失败?
  • 一、 从“埃及之春”说起
  • 二、“颜色革命”的结局
  • 三、 台湾民主:从希望到失望
  • 四、“颜色革命”为什么失败?
  • 第六章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 一、 光荣:昨天与今天
  • 二、 放飞梦想:三种情怀
  • 三、 放飞梦想:三个维度
  • 四、 超越:思路与经验
  • 结论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