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5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非洲问题专家,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李安山对非洲的研究心得。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的非洲研究进行反思,提出中国在非洲的战略思想,同时对非洲历史与中非合作的关系进行认真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言 中国非洲研究和我的探索之路(代序)
- 第一部分 研究与话语
- 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
- 感受非洲(1900—1949年)
- 支持非洲(1950—1965年)
- 了解非洲(1966—1976年)
- 研究非洲(1977—2000年)
- 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
- 中非关系研究的肇始
- 30年的主要成果
- 参考资料
- 非正式出版物
- 研究机构的作为
- 中非关系研究的国际话语
- 一 缺乏兴趣且领域甚少
- 二 数量日增但偏见颇多
- 三 日渐深入与话语多元
- 四 结论
- 第二部分 政策与战略
- 中国对非政策的调适与转变
- 意识形态:从强调到弱化
- 交流领域:从单一到多元
- 合作性质:从注重无偿援助到强调互利双赢
- “中国崛起”语境与中非关系
- “中国崛起”:判断与解读
- 中非关系:连续性与阶段性
- 中非关系:形式与特点
- 中非关系:曲解与批判
- 为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名
- 一 中国的非洲战略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 二 中国的非洲战略:误解、批判与正名
- 三 正面国际形象的塑造:行动与宣传
- 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
- 一 坚实的基础
- 二 迫切的需要
- 三 新的机遇与挑战
- 四 非洲方面的推动
- 五 中国方面的积极行动
- 六 中国的非洲战略:现实与挑战
- 中国对非援助与国际合作
- 一 西方对外援助:类型与特点
- 二 中国对外援助:理念与历史
- 三 中国对外援助:方式与效益
- 四 挑战:对外援助抑或发展合作?
- 第三部分 历史与现实
- 古代中非交往:史料与推论
- 一 非洲华人的起源:本土证据与推测
- 二 郑和船队后裔之传说与考证
- 三 有关非洲人在中国的证据
- 四 有关唐代黑人来源的观点
- 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影响
- 中国援外医疗队:历史
- 中国援外医疗队:规模
- 中国援外医疗队:对受援国人民的贡献
- 中国援外医疗队:对中国外交的贡献
- 中国援外医疗队: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 中国—非洲的民间交往
- 中国与非洲民间交往的历史
- 中非合作论坛与民间交往
- 中国—非洲个体之间的文化交流
- 中国—非洲民间组织的相关社会活动
- 中非民间交往的特点与展望
- 中国—非洲政治合作的可持续性
- 中国—非洲关系的四个基本事实
- 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
- 中非政治合作的历史文化基础
- “软实力”之谬与全球治理之道义根基
- 高举道义大旗以推动非洲国家入常
- 中国与非洲的文化相似性
- 变化世界中的中国与非洲
- 中国与非洲的文化相似性
- 非洲值得中国学习
- 中国—非洲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 为什么是中国和非洲:两大挑战
- 话语权之争
- 坦赞铁路:技术援助
- 知识共享:从政治团结到经济合作
- 华为:技术转移
- 蒙内铁路的技术转移
- 结论
- 中国—非洲教育合作
- 研究、争论与观点
- 历史、现实与趋势
- 相关政策、实施与成效
- 原因、动机与目的
- 作用、贡献与能动性
- 结论
- 在非洲的华侨华人:人数、职业及影响
- 西方霸权、政治话语和研究议题
- “帝国”传言:非洲华侨华人的人数分析
- 脸谱化的非洲华侨华人的职业
- 中国移民的影响:冲击抑或合作
- 华侨华人:中国形象和中国对非政策
- 结论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