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应用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并重的钎焊工具书。

内容简介

全书以被钎焊的母材为主线进行叙述:对铝、铜、钢、不锈钢、高温耐热合金、难熔金属、钛、锆、铍、镁、硬质合金、碳、金刚石、半导体、陶瓷、贵金属、复合材料、特种材料的钎焊,包括部分材料的软钎焊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参加本手册每一章编写的作者,都是在该领域中有多年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在第2版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修订或重写,因此本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书中还加强了应用理论的阐述,特别是在第1章绪论中将界面传质理论通俗地引入钎焊领域,并用以阐明和控制钎焊过程,有较新的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3版前言
  • 第2版前言
  • 第1版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钎焊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 1.2 熔态钎料对固体母材的润湿和铺展
  • 1.2.1 固体金属的表面结构
  • 1.2.2 熔态钎料与固体母材的润湿
  • 1.2.3 熔态钎料在钎剂(第二液体)中与母材间界面张力的变化
  • 1.2.4 金属母材表面的氧化膜及其去除机制
  • 1.2.5 熔态钎料在固体母材上的铺展
  • 1.3 熔态钎料与固体母材的相互作用
  • 1.3.1 熔态金属与固体金属的相互作用
  • 1.3.2 钎料的构成
  • 1.3.3 熔态钎料在母材间隙中的流动和钎缝结构的不均匀性
  • 1.3.4 熔析与熔蚀
  • 1.4 钎缝中熔态钎料的凝固和钎缝的金相组织
  • 1.4.1 共晶钎缝组织
  • 1.4.2 晶间渗透组织
  • 1.4.3 有化合物生成的钎缝组织
  • 1.5 钎剂、钎料的选择与搭配
  • 1.5.1 钎剂的选择
  • 1.5.2 钎料的选择
  • 1.5.3 钎剂和钎料的搭配
  • 1.6 钎焊工艺
  • 1.6.1 接头的形式与钎料在钎缝中的流动性
  • 1.6.2 加热方法
  • 1.6.3 工件的升温速度和冷却速度
  • 1.6.4 钎焊接头的保温处理和结构的弥散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铝及铝合金的钎焊
  • 2.1 概述
  • 2.2 铝及铝合金的编号
  • 2.3 铝及铝合金的理化性能
  • 2.3.1 铝及铝合金的物理性能
  • 2.3.2 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性能
  • 2.4 铝氧化膜的本质及其在加热时的变化
  • 2.5 铝钎剂
  • 2.5.1 铝的硬钎剂
  • 2.5.2 铝的软钎剂
  • 2.6 钎焊时铝氧化膜的脱除机制
  • 2.6.1 铝氧化膜与熔盐钎剂的相互作用
  • 2.6.2 真空环境下金属蒸气对铝氧化膜的破坏
  • 2.7 铝钎料
  • 2.7.1 Al-Si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570~630℃)
  • 2.7.2 Al-Si-Cu-Zn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500~577℃)
  • 2.7.3 Al-Cu-Ag-Zn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400~500℃)
  • 2.7.4 Al-Ge-Si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425~500℃)
  • 2.7.5 Zn-Al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382~400℃)
  • 2.7.6 Cd-Zn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265~350℃)
  • 2.7.7 Sn-Zn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198~260℃)
  • 2.7.8 Sn-Pb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183~270℃)
  • 2.7.9 Pb-Bi系钎料(液相线温度范围124~200℃)
  • 2.8 铝的复合钎焊材料
  • 2.8.1 铝钎焊板
  • 2.8.2 药芯及药皮铝钎焊丝
  • 2.8.3 钎料-钎剂粉烧结的复合铝钎焊条(丝)
  • 2.8.4 铝钎料膏
  • 2.9 铝钎焊中的一些特殊技艺
  • 2.9.1 用金属镓来作为界面活性剂进行铝合金零件的精密扩散钎焊
  • 2.9.2 用锗粉进行铝合金的无钎剂扩散钎焊
  • 2.9.3 铝及铝合金的表面软钎焊钎涂改性
  • 2.9.4 铝的自钎软钎剂
  • 2.9.5 铝合金面上敷以Nocolok钎剂-硅粉-合成树脂复合涂层
  • 2.10 铝钎焊的焊前准备和焊后处理
  • 2.10.1 接头和夹具的设计
  • 2.10.2 工件的预清洗
  • 2.10.3 工件焊后的清洗
  • 2.10.4 镀覆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铜和铜合金的钎焊
  • 3.1 概述
  • 3.2 钎焊性
  • 3.2.1 纯铜
  • 3.2.2 普通黄铜
  • 3.2.3 锡黄铜
  • 3.2.4 铅黄铜
  • 3.2.5 锰黄铜
  • 3.2.6 锡青铜
  • 3.2.7 铝青铜
  • 3.2.8 铍铜
  • 3.2.9 硅青铜
  • 3.2.10 铬铜和镉铜
  • 3.2.11 白铜合金
  • 3.3 钎焊接头间隙
  • 3.4 软钎料
  • 3.4.1 镓基钎料
  • 3.4.2 铋基钎料
  • 3.4.3 铟基钎料
  • 3.4.4 锡铅钎料
  • 3.4.5 无铅钎料
  • 3.4.6 高温锡钎料
  • 3.4.7 铅基钎料
  • 3.4.8 镉基钎料
  • 3.4.9 金基软钎料
  • 3.5 硬钎料
  • 3.5.1 对钎料的基本要求
  • 3.5.2 钎料的分类
  • 3.5.3 钎料的型号与牌号
  • 3.5.4 银钎料
  • 3.5.5 低银钎料
  • 3.5.6 铜磷钎料
  • 3.6 钎剂
  • 3.6.1 钎剂的功能
  • 3.6.2 对钎剂的基本要求
  • 3.6.3 钎剂的分类及型号
  • 3.7 软钎剂
  • 3.7.1 腐蚀性钎剂
  • 3.7.2 弱腐蚀性钎剂
  • 3.7.3 无腐蚀性钎剂
  • 3.8 硬钎剂
  • 3.9 表面准备
  • 3.10 接头设计
  • 3.11 钎焊方法和工艺
  • 3.11.1 铜
  • 3.11.2 黄铜
  • 3.11.3 铜和黄铜软钎焊接头强度
  • 3.11.4 锰黄铜
  • 3.11.5 铍铜
  • 3.11.6 铬铜
  • 3.11.7 镉铜和锡青铜
  • 3.11.8 硅青铜
  • 3.11.9 铝青铜
  • 3.11.10 锌白铜和锰白铜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电子工业中的软钎焊
  • 4.1 电子制造与软钎焊
  • 4.1.1 软钎焊在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 4.1.2 电子制造与电子封装
  • 4.1.3 电子工业中钎焊连接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 4.2 软钎焊连接的基本原理
  • 4.2.1 软钎焊的定义
  • 4.2.2 钎料与母材间的相互作用
  • 4.2.3 软钎焊性
  • 4.2.4 影响电子元器件软钎焊性的因素
  • 4.2.5 钎焊性的测试与评价
  • 4.3 软钎料合金
  • 4.3.1 锡铅钎料
  • 4.3.2 无铅钎料
  • 4.4 软钎剂
  • 4.4.1 软钎剂反应原理
  • 4.4.2 软钎剂的分类
  • 4.4.3 软钎剂的组成
  • 4.5 钎料膏与药芯软钎焊丝
  • 4.5.1 钎料膏的分类
  • 4.5.2 钎料膏的组成
  • 4.5.3 典型钎料膏配方
  • 4.5.4 钎料膏的性能
  • 4.5.5 钎料膏的选用
  • 4.5.6 药芯软钎焊丝
  • 4.6 电子组装技术
  • 4.6.1 电子组装概述
  • 4.6.2 印刷技术
  • 4.6.3 贴片技术
  • 4.6.4 再流焊
  • 4.6.5 波峰焊
  • 4.6.6 返修技术
  • 4.6.7 选择性焊接技术
  • 4.6.8 通孔再流焊接技术
  • 4.7 倒装芯片技术
  • 4.7.1 倒装芯片简介
  • 4.7.2 软钎料凸点
  • 4.7.3 倒装焊工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碳钢、铸铁的钎焊
  • 5.1 碳钢的钎焊性
  • 5.2 碳钢的表面清理
  • 5.3 碳钢的软钎焊
  • 5.4 碳钢的硬钎焊
  • 5.4.1 还原性气氛
  • 5.4.2 惰性气体
  • 5.4.3 真空
  • 5.5 钎焊工艺
  • 5.5.1 铜钎料
  • 5.5.2 铜锡钎料
  • 5.5.3 铜锌钎料
  • 5.5.4 银钎料
  • 5.5.5 复合钎料
  • 5.5.6 钎焊接头强度
  • 5.6 铸铁的钎焊
  • 5.6.1 概述
  • 5.6.2 铸铁的钎焊性
  • 5.6.3 钎焊工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不锈钢的钎焊
  • 6.1 概述
  • 6.2 不锈钢的钎焊性
  • 6.3 表面准备
  • 6.4 不锈钢的软钎焊
  • 6.5 不锈钢的硬钎焊
  • 6.5.1 银钎料
  • 6.5.2 高温铜基钎料
  • 6.5.3 锰基钎料
  • 6.5.4 镍基钎料
  • 6.5.5 非晶态镍基钎料
  • 6.5.6 铁基钎料
  • 6.5.7 金基钎料
  • 6.5.8 含钯钎料
  • 6.5.9 硬钎剂
  • 6.5.10 硬钎焊工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高温合金的钎焊
  • 7.1 概述
  • 7.2 钎焊性
  • 7.3 钎料
  • 7.3.1 银钎料
  • 7.3.2 铜基钎料
  • 7.3.3 镍基钎料
  • 7.3.4 活性扩散钎焊钎料
  • 7.4 钎焊工艺
  • 7.5 TD-Ni的钎焊
  • 7.6 瞬态液相连接
  • 7.6.1 瞬态液相连接的过程
  • 7.6.2 瞬态液相连接的参数
  • 7.7 大间隙钎焊
  • 7.7.1 混合粉末法
  • 7.7.2 预填高熔点粉末法
  • 参考文献
  • 第8章 难熔金属钨、钼、钽、铌的钎焊
  • 8.1 概述
  • 8.2 钨、钼、钽、铌及其合金的性能和牌号
  • 8.2.1 钨、钼、钽、铌及其合金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8.2.2 钨、钼、钽、铌及其合金牌号
  • 8.3 钨、钼、钽、铌的钎焊性
  • 8.3.1 材料的再结晶温度
  • 8.3.2 周围介质的作用
  • 8.4 难熔金属的焊前准备
  • 8.4.1 脱脂
  • 8.4.2 钨、钼金属的化学清洗方法
  • 8.4.3 钽、铌金属的化学清洗方法
  • 8.5 难熔金属的钎焊
  • 8.5.1 钨、钼及其合金的钎焊
  • 8.5.2 钽及钽合金的钎焊
  • 8.5.3 铌及铌合金的钎焊
  • 8.5.4 异种难熔金属以及难熔金属同其他材料的钎焊
  • 8.6 钨、钼、钽、铌钎焊接头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9章 钛、锆及其合金的钎焊
  • 9.1 概述
  • 9.2 钛、锆及其合金的理化特性及分类
  • 9.2.1 钛及其合金的理化特性及分类
  • 9.2.2 锆及其合金的理化特性及分类
  • 9.3 钛、锆及其合金钎焊特点
  • 9.4 钎料
  • 9.4.1 钛及其合金用钎料
  • 9.4.2 锆及其合金钎焊用钎料
  • 9.5 钎焊方法和设备
  • 9.6 钎焊前清理和表面准备
  • 9.7 钎剂和保护气氛
  • 9.8 钛合金与其他材料的钎焊
  • 9.8.1 钛与铝的钎焊
  • 9.8.2 钛与不锈钢的钎焊
  • 9.8.3 钛与铜的钎焊
  • 9.8.4 钛与铍的钎焊
  • 9.8.5 钛与陶瓷的钎焊
  • 9.9 钛合金钎焊技术的发展
  • 9.9.1 焊接钎焊
  • 9.9.2 瞬间液相扩散焊
  • 9.9.3 液相界面扩散焊
  • 9.10 应用
  • 9.10.1 钛及钛合金钎焊的应用
  • 9.10.2 锆及锆合金钎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铍、镁合金的钎焊
  • 10.1 铍的钎焊
  • 10.1.1 铍的钎焊性
  • 10.1.2 铍的表面准备
  • 10.1.3 钎焊铍用钎料
  • 10.1.4 钎剂和气氛
  • 10.1.5 铍的钎焊工艺
  • 10.1.6 铍钎焊时应注意的问题
  • 10.1.7 铍钎焊的应用
  • 10.2 镁和镁合金的钎焊
  • 10.2.1 镁合金的钎焊性
  • 10.2.2 镁合金钎焊用钎料
  • 10.2.3 镁合金钎焊用钎剂
  • 10.2.4 钎焊前表面清理
  • 10.2.5 镁合金的钎焊过程
  • 10.2.6 焊后清洗
  • 参考文献
  • 第11章 硬质合金的钎焊
  • 11.1 概述
  • 11.1.1 硬质合金的分类
  • 11.1.2 硬质合金的性能和用途
  • 11.1.3 硬质合金的冶金特性
  • 11.2 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
  • 11.2.1 硬质合金工具基体材料的选择
  • 11.2.2 硬质合金工具钎缝的设计
  • 11.2.3 硬质合金工具钎缝的力学性能
  • 11.3 硬质合金的钎焊性
  • 11.3.1 硬质合金的钎焊润湿性
  • 11.3.2 硬质合金的钎焊内应力
  • 11.4 钎料与钎剂
  • 11.4.1 硬质合金钎焊常用钎料
  • 11.4.2 钎料性能的比较
  • 11.4.3 选择钎料的方法
  • 11.4.4 硬质合金钎焊用钎剂
  • 11.5 硬质合金钎焊工艺
  • 11.5.1 硬质合金工具常用钎焊方法
  • 11.5.2 钎焊工艺过程及参数确定
  • 11.5.3 零件装配、定位与钎料添加
  • 11.5.4 钎焊的预处理及焊后处理
  • 11.5.5 钎焊工艺规程内容
  • 11.6 钎焊裂纹的产生机理与预防措施
  • 11.6.1 工具结构引发的裂纹
  • 11.6.2 热应力引发的裂纹
  • 11.6.3 力学性能差异引发的裂纹
  • 11.6.4 前后处理导致的裂纹
  • 11.6.5 预防钎焊裂纹的措施
  • 11.7 防止脱焊及提高钎缝强度的措施
  • 11.7.1 硬质合金脱焊的原因
  • 11.7.2 提高钎缝强度的设计方法
  • 11.7.3 提高钎缝强度的工艺方法
  • 11.7.4 提高钎缝强度的钎焊材料
  • 11.8 硬质合金工具钎焊实例
  • 11.8.1 金属切削刀具的钎焊
  • 11.8.2 非金属切削工具的钎焊
  • 11.8.3 硬质合金模具的钎焊
  • 11.8.4 测量器具硬质合金的钎焊
  • 11.8.5 矿用采掘工具的钎焊
  • 11.8.6 破碎工具的钎焊
  • 11.8.7 硬质合金钎具的钎焊
  • 11.8.8 盾构机硬质合金工具钎焊
  • 11.8.9 眼镜板的钎焊
  • 11.8.10 硬质合金捣镐的钎焊
  • 11.8.11 硬质合金修井工具的钎焊
  • 参考文献
  • 第12章 金刚石工具的钎焊
  • 12.1 概述
  • 12.1.1 金刚石及其分类
  • 12.1.2 金刚石的性能和用途
  • 12.1.3 常用金刚石工具简介
  • 12.1.4 金刚石及金刚石工具的钎焊性
  • 12.2 金刚石工具的钎焊特点
  • 12.2.1 金刚石工具的钎焊方法
  • 12.2.2 金刚石工具的钎焊温度
  • 12.2.3 金刚石工具的钎缝强度
  • 12.2.4 单晶金刚石及单层金刚石工具的钎焊
  • 12.2.5 PCD和PDC的钎焊
  • 12.2.6 PCBN工具的钎焊
  • 12.2.7 金刚石工具的钎焊工艺过程
  • 12.3 钎料与钎剂
  • 12.3.1 金刚石工具钎焊用钎料
  • 12.3.2 钎料性能比较
  • 12.3.3 钎料的合理选择
  • 12.3.4 钎剂的合理配用
  • 12.3.5 金刚石单晶和石墨用钎料
  • 12.4 金刚石工具脱焊的机理及应对措施
  • 12.4.1 钎料强度与脱焊
  • 12.4.2 胎体成分与脱焊
  • 12.4.3 钎焊工艺与脱焊
  • 12.4.4 工况条件与脱焊
  • 12.4.5 避免脱焊的措施
  • 12.5 金刚石的热稳定性
  • 12.5.1 金刚石的热稳定性
  • 12.5.2 包裹体与热稳定性
  • 12.5.3 钎焊过程对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 12.6 粉状钎料在金刚石工具中的作用
  • 12.6.1 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机理
  • 12.6.2 活性元素对金刚石与胎体结合的影响
  • 12.6.3 粉状钎料形式的预合金粉末
  • 12.6.4 粉状钎料对金刚石的把持力
  • 12.6.5 粉状钎料提高金刚石工具的使用寿命
  • 12.6.6 粉状钎料提高金刚石工具的锋利度
  • 12.7 金刚石工具的钎焊举例
  • 12.7.1 热压型石材加工用金刚石锯片的自动感应钎焊
  • 12.7.2 烧结型金刚石薄壁钻的感应钎焊
  • 12.7.3 地质类金刚石钻头的浸渍钎焊
  • 12.7.4 金属拉丝用聚晶金刚石(PCD)的炉中钎焊
  • 12.7.5 复合片(PDC)石油钻头的钎焊
  • 12.7.6 机械加工用金刚石珩磨磨石的电阻钎焊
  • 12.7.7 玻璃加工用金刚石磨边轮的火焰钎焊
  • 12.7.8 金属切削用PCBN的火焰钎焊
  • 12.8 石墨及石墨的钎焊
  • 12.8.1 石墨及其性质
  • 12.8.2 石墨的钎焊性
  • 12.8.3 石墨与石墨的钎焊
  • 12.9 石墨与其他材料的钎焊
  • 12.9.1 石墨与钼钨的钎焊
  • 12.9.2 石墨与陶瓷的钎焊
  • 12.9.3 石墨与不锈钢的钎焊
  • 12.9.4 石墨与铜的钎焊
  • 参考文献
  • 第13章 半导体材料硅、砷化镓的钎焊
  • 13.1 概述
  • 13.2 半导体材料简介
  • 13.2.1 硅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2.2 砷化镓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3 硅器件的钎焊
  • 13.3.1 硅器件用钎料
  • 13.3.2 焊区金属化层的制备
  • 13.3.3 硅器件钎焊工艺
  • 13.4 砷化镓器件的钎焊
  • 13.4.1 金属-半导体接触及金属化
  • 13.4.2 砷化镓芯片钎焊
  • 13.5 其他钎焊方法
  • 13.6 半导体器件钎焊的可靠性
  • 参考文献
  • 第14章 陶瓷与金属的钎焊
  • 14.1 概述
  • 14.2 常用陶瓷与金属的性能与特点
  • 14.2.1 常用陶瓷的性能与特点
  • 14.2.2 与陶瓷钎焊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特点[8]
  • 14.3 陶瓷与金属钎焊的主要方法及其材料与工艺
  • 14.3.1 间接钎焊法
  • 14.3.2 直接钎焊法
  • 14.4 陶瓷与金属钎焊接头设计
  • 14.4.1 陶瓷与金属钎焊接头的基本形式
  • 14.4.2 陶瓷与金属钎焊接头设计注意事项
  • 14.5 陶瓷与金属钎焊接头的质量检测
  • 14.5.1 钎焊接头的气密性检测
  • 14.5.2 钎焊接头的强度测试方法
  • 14.6 陶瓷与金属钎焊结构应用实例
  • 14.6.1 汽车发动机增压器转子
  • 14.6.2 陶瓷/金属摇杆
  • 14.6.3 汽车发动机陶瓷挺柱
  • 14.6.4 其他电子器件中采用陶瓷与金属封接的一些实例
  • 参考文献
  • 第15章 真空电子器件常用金属的钎焊
  • 15.1 概述
  • 15.2 真空电子器件钎焊常用金属和钎料
  • 15.2.1 金属与合金
  • 15.2.2 钎料
  • 15.3 钎焊工艺技术
  • 15.3.1 金属零件的焊前处理
  • 15.3.2 钎焊方法与工艺规范
  • 15.3.3 钎焊用模具、夹具的设计
  • 15.3.4 多级钎焊
  • 15.4 钎焊接头设计
  • 15.4.1 钎焊接头基本形式
  • 15.4.2 钎焊接头设计注意事项
  • 15.5 真空电子器件钎焊接头的气密性检验技术
  • 15.6 真空电子器件钎焊应用实例
  • 15.6.1 大功率发射管中钎焊的应用
  • 15.6.2 微波器件中钎焊的应用
  • 15.6.3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钎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16章 贵金属及其合金的钎焊
  • 16.1 贵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能和应用
  • 16.1.1 贵金属及其性能
  • 16.1.2 贵金属材料的钎焊
  • 16.2 贵金属镀层的软钎焊
  • 16.2.1 镀银电子器件的钎焊
  • 16.2.2 镀金器件的软钎焊
  • 16.3 贵金属厚膜电路的钎焊
  • 16.3.1 厚膜电路钎焊特点
  • 16.3.2 各种导电膜的钎焊
  • 16.3.3 银及其合金导电膜的耐焊性
  • 16.4 贵金属饰品的钎焊
  • 16.4.1 金饰品
  • 16.4.2 银饰品合金
  • 16.4.3 铂族金属饰品
  • 16.5 贵金属齿科材料的钎焊
  • 16.5.1 贵金属齿科材料
  • 16.5.2 齿科钎料
  • 16.5.3 钎焊方法
  • 16.6 贵金属电接触材料的钎焊
  • 16.6.1 贵金属电接触材料
  • 16.6.2 钎焊电接触材料用钎料
  • 16.6.3 钎焊方法
  • 16.7 其他领域贵金属材料的钎焊
  • 参考文献
  • 第17章 复合材料的钎焊
  • 17.1 概述
  • 17.1.1 复合材料的分类
  • 17.1.2 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 17.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钎焊
  • 17.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钎焊特点
  • 17.2.2 接头承载能力的评定
  • 17.2.3 颗粒或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钎焊
  • 17.2.4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钎焊
  • 17.2.5 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钎焊
  • 17.2.6 铜基复合材料与铌的钎焊
  • 17.3 碳/碳复合材料的钎焊
  • 17.4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钎焊
  • 17.4.1 金属钎料钎焊
  • 17.4.2 硅酸盐钎料钎焊
  • 17.4.3 瞬态液相连接
  • 参考文献
  • 第18章 新型特种材料的钎焊
  • 18.1 概述
  • 18.2 超导材料的钎焊
  • 18.2.1 Nb-Ti复合超导材料的钎焊
  • 18.2.2 高温超导材料的钎焊
  • 18.2.3 高温超导材料与常规导体的钎焊
  • 18.3 形状记忆合金的钎焊
  • 18.3.1 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软钎焊
  • 18.3.2 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炉中钎焊
  • 18.3.3 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红外线钎焊
  • 18.3.4 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电阻钎焊
  • 18.3.5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的激光钎焊
  • 18.3.6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的TLP扩散焊
  • 18.4 粉末冶金合金的钎焊
  • 18.4.1 粉末冶金钢铁合金的钎焊
  • 18.4.2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的钎焊
  • 18.4.3 氧化物弥散强化高温合金的钎焊
  • 18.5 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的钎焊
  • 18.5.1 连接方法及连接特点
  • 18.5.2 定向凝固和单晶合金的真空钎焊
  • 18.5.3 定向凝固和单晶合金的TLP连接
  • 18.5.4 单晶高温合金的快速外延高温钎焊
  • 18.6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钎焊
  • 18.6.1 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钎焊与TLP连接
  • 18.6.2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钎焊
  • 18.7 铝锂合金的钎焊
  • 18.7.1 铝锂合金的钎焊特点
  • 18.7.2 焊前表面清理方法
  • 18.7.3 钎料及使用方法
  • 18.7.4 钎焊工艺及接头性能
  • 参考文献
  • 第19章 锌及锌合金的钎焊
  • 19.1 概述
  • 19.2 锌及锌合金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 19.2.1 锌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 19.2.2 锌的化学性能
  • 19.3 锌及锌合金的钎焊
  • 19.3.1 锌钎料
  • 19.3.2 锌钎剂
  • 参考文献
  • 第20章 异种金属的钎焊
  • 20.1 概述
  • 20.2 铝和铜的钎焊
  • 20.2.1 钎焊特性
  • 20.2.2 钎焊材料与工艺
  • 20.2.3 典型铝铜结构的钎焊
  • 20.3 铝和钛的钎焊
  • 20.3.1 铝和钛合金的钎焊特性
  • 20.3.2 钎焊材料和工艺
  • 20.3.3 典型铝钛结构的钎焊
  • 20.4 铝和不锈钢的钎焊
  • 20.4.1 钎焊特性
  • 20.4.2 钎焊材料和工艺
  • 20.4.3 典型结构的钎焊
  • 20.5 钛和不锈钢的钎焊
  • 20.5.1 钎焊特性
  • 20.5.2 钎焊材料和工艺
  • 20.5.3 典型结构的钎焊
  • 参考文献
  • 第21章 钎涂
  • 21.1 概述
  • 21.2 钎涂原理和钎涂材料
  • 21.3 加热方法和参数
  • 21.4 钎涂层的性能
  • 21.4.1 线胀系数
  • 21.4.2 结合强度
  • 21.4.3 钎涂层组织
  • 21.4.4 硬度
  • 21.4.5 耐磨性
  • 参考文献
  • 第22章 钎焊技术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
  • 22.1 概述
  • 22.2 钎焊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 22.3 钎焊技术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 22.3.1 钎焊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
  • 22.3.2 钎焊技术在卫星制造中的应用
  • 22.3.3 钎焊技术在宇宙飞船制造中的应用
  • 22.3.4 钎焊技术在航天飞机制造中的应用
  • 22.3.5 钎焊技术在空间站上的应用
  • 22.3.6 钎焊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其他应用
  • 22.4 钎焊技术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 22.5 钎焊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
  • 22.6 钎焊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 22.7 钎焊技术在家电工业中的应用
  • 22.8 钎焊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 22.9 钎焊技术在轻工业中的应用
  • 22.10 钎焊技术在石油和煤炭工业中的应用
  • 22.10.1 钎焊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 22.10.2 钎焊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
  • 22.11 钎焊技术在电机、电器和仪器仪表工业中的应用
  • 22.11.1 电机
  • 22.11.2 电器
  • 22.11.3 仪器仪表
  • 22.12 其他应用
  • 22.12.1 船舶
  • 22.12.2 机车车辆
  • 22.12.3 能源
  • 22.12.4 纺织
  • 22.12.5 建筑
  • 参考文献
  • 第23章 钎焊方法及设备
  • 23.1 概述
  • 23.2 钎焊方法
  • 23.2.1 钎焊方法分类
  • 23.2.2 常用钎焊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 23.2.3 各种钎焊方法的选择
  • 23.3 钎焊设备
  • 23.3.1 软钎焊设备
  • 23.3.2 硬钎焊设备
  • 参考文献
  • 第24章 钎焊操作中的安全与防护
  • 24.1 概述
  • 24.2 火焰钎焊操作安全与防护
  • 24.3 浸渍钎焊操作安全与防护
  • 24.4 感应钎焊操作安全与防护
  • 24.5 炉中钎焊操作安全与防护
  • 24.6 特种钎焊操作安全与防护
  • 24.7 通风和对毒物的防护
  • 24.8 钎剂使用的安全与防护
  • 24.9 钎焊安全生产管理
  • 参考文献
  • 第25章 钎焊试验方法及钎焊标准
  • 25.1 概述
  • 25.2 钎焊材料试验方法
  • 25.2.1 钎料润湿性试验方法
  • 25.2.2 试验钎缝强度以评估钎料的钎焊力学性能
  • 25.2.3 钎料电阻率试验方法
  • 25.2.4 钎料固-液相线温度区间的测定方法
  • 25.2.5 电子器件用金、银及其合金钎料试验方法
  • 25.2.6 软钎料试验方法及软钎焊性试验方法
  • 25.2.7 钎剂试验方法
  • 25.2.8 钎焊工艺性能评价方法的新发展
  • 25.3 钎焊接头试验方法
  • 25.3.1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 25.3.2 钎焊接头弯曲试验及撕裂试验方法
  • 25.3.3 金相检验方法
  • 25.3.4 钎焊接头无损检测方法
  • 25.4 国内外钎焊标准
  • 25.4.1 中国钎焊标准
  • 25.4.2 ISO钎焊标准
  • 25.4.3 美国钎焊标准
  • 25.4.4 日本钎焊标准
  • 25.4.5 欧洲钎焊标准
  • 25.4.6 俄罗斯钎焊标准
  • 25.4.7 电子电路互联与封装协会(IPC)标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我国几种常用钎料新旧牌号对照
  • 附录B 美国焊接学会(AWS)硬钎料和钎剂(表B-1~表B-14)
  • 附录C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钎料(表C-1~表C-9)(ISO 9453:2006;ISO/CD 17672:2007)
  • 附录D 实用钎料的成分和熔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