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战后日本对“美国”的接纳情况。

内容简介

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既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恐惧的源头。

尽管经历了1960年代反基地斗争、安保斗争以及日美经济摩擦,大多数日本人依然认为战后经济的繁荣归功于美国的庇护,美国的社会富足是日本发展的理想模式。这种背景下,日本逐渐忘却与亚洲的联系,通过“拥抱”美国来寻找新的自我认同。

本书从社会文化研究和媒体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自19世纪“黑船来航”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在日本社会中的形象变迁。从幕末到明治大正时期的理想化憧憬,到帝国主义阶段将其视为敌国,再到占领期及之后的复杂情感,这些变化也折射出了日本政治、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作者指出了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战后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历史连续性,强调战后日本与美国的“拥抱”关系既是美国霸权体系的产物,也与日本大众对自我认同的构建紧密相连,并认为日本应超越“亲美”与“反美”的对立框架探索自身的主体性,深刻反思与亚洲、历史以及多元复合自我的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战后的日本是亲美社会?
  • 一 日益高涨的反美浪潮
  • 作为“反美”之体现的“9·11”
  • 倾向于“反美”的世界
  • 二 “亲美”日本的历史谱系
  • 日本异样的亲美意识
  • 战后日本的繁荣得益于美国的庇护?
  • 三 多重视角下的美国
  • 拥抱帝国的视角
  • 作为他者的美国主义
  • 第一章 作为近代性的美国:“自由圣地”与“鬼畜美英”
  • 一 美国驾着黑船而来
  • 漂流民眼中的美国
  • 提督的肖像
  • 美国与自由民权思想
  • 二 对“自由之国”的憧憬与挫折
  • 基督教与美国的“自由”
  • 永井荷风与有岛武郎的美国体验
  • 作为“异托邦”的美国
  • 三 如今“非美国”的日本在哪里?
  • “大正民主”与“美国”
  • 浅草歌剧与美国的大众文化
  • 美式都会主义的泛滥
  • 《痴人之爱》中的美国主义
  • 四 “鬼畜美英”与美国的诱惑
  • 被美国所持续吸引的日本
  • 日美视线的不对等
  • 作为他者的近代性
  • 第二章 作为占领军的“美国”
  • 一 麦帅到来
  • 麦克阿瑟降临厚木
  • 扶梯上的亮相徒劳无功?
  • 麦克阿瑟与天皇会见的照片
  • 会见的照片是“战败”的象征?
  • 麦帅的紧张、天皇的迷茫
  • 二 “占领”的消去与“人间天皇”的出现
  • 消失于媒体的麦克阿瑟
  • 占领期间的审查体制——总体战体制的延续
  • “审查”的审查与“占领”的消失
  • 三 元帅、“人间天皇”、伪天皇
  • 致麦克阿瑟元帅的信
  • 迎接天皇巡幸的人们
  • 伪天皇的出现
  • 《真相》中的天皇形象
  • 四 谁让她们成了这样?
  • 占领的暴力、女人的身体
  • RAA与政府公认的占领军慰安妇
  • 潘潘女郎的美国主义以及男子气概的重构
  • 第三章 美军基地与湘南男孩
  • 一 从基地渗透出来的“美国”
  • 从日军基地到美军基地
  • 占领军与战后的歌谣文化
  • 基地文化在冲绳的延续
  • 二 从基地街到潮流街
  • 美军占领下的银座、六本木和原宿
  • 六本木、麻布的“占领”记忆
  • 原宿,从基地到电台
  • 三 基地里的美国、沙滩上的美国
  • 首都周边美军接收地的分布
  • 作为基地县的神奈川和湘南海岸
  • 横须贺的性交易与爵士乐
  • 对美式海滩的向往
  • 四 1950年代日本的“反基地”与“基地依存”
  • “美国”的分裂
  • 反对美军基地的农民们
  • 地方史中的美军基地
  • 《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与“基地街”的反转
  • 第四章 居家中的“美国”
  • 一 令人憧憬的美式生活
  • 美军住宅中的“美国”
  • 《白朗黛》中富有的住宅空间
  • 从《白朗黛》到美国电视剧
  • 二 电视进入千家万户
  • 街头电视与力道山的摔跤
  • 文化表现的多重性与美国
  • 力道山神话的终结以及电视的“去摔跤化”
  • 美智子的笑容与客厅的观众
  • 三 家用电器化,太太扮主角
  • 家庭空间里的“三种神器”
  • 是谁,又是在何时购买了电视机?
  • 从“摩登女郎”到“全职太太”
  • 作为家庭电气化、民主化“主体”的“主妇”
  • 四 骄傲自豪,“日本制造”
  • 美国视角下的“日本技术”
  • 家电领域中“和风”的形成
  • 家居中“和风”的创造
  • 终章 超越亲美:战后民族主义的无意识
  • 一 冷战与反美民族主义:从朝鲜战争到反基地斗争
  • 朝鲜战争与战斗的反美主义
  • 以“反基地”为宗旨的反美
  • 二 来自反越战运动的追问
  • 作为民族主义的反美
  • 作为转折点的“越平联”
  • 鹤见良行的实践
  • 三 外在的美国、内在的美国
  • 两种层面上对美国的内化
  • “亲美”与“反美”消失之时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拥抱美国的日本

    广岛长崎的核弹让日本军国主义没了退路,天皇在广播宣告投降。由此日本对外的侵略战争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对于日本的占领和改造。《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聚焦于二战后日本社会,让读者借此了解到反美和亲美的浪潮起伏。阅读全书之后,不难发现亲美可以说是主流,反美属于边缘。1. 日本天皇《“无责任” 的帝国》在梳理日本历史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日本天皇是二战对外侵略的罪魁祸首,然而随着战争宣告结束却得以逍遥法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战后的日本安定做出的妥协。日美合作的结果虽然让天皇得以免责,可曾经被视为神的天皇也不得不现出原形。在与麦克阿瑟的会晤中裕仁天皇抛头露面,此后更是各地巡幸,让日本社会看到了一个作为凡人的天皇。如今回顾,作者通过记录中的照片一步步揭示出了日本和美国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像和天皇的合影是精心挑选的一样,这中间很多举动都是有意为之的。无处不在的美国大兵和公开发表物中消失的美国人,日本俨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可这明显和事实不相符。占领军首领麦克阿瑟的低调和美国的刻意隐身一脉相承。与之相比,更为复杂的是日本社会对于美国的态度。这一点在对待自己某些同胞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人离美国人最近,却也遭受了更为艰难的处境。2. 潘潘女郎美国的佩里来航让日本社会为之大变,麦克阿瑟的到来与之相仿。作者从日本民众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日本社会的变化,首先引起我们关注的是那些潘潘女郎。潘潘女郎是日本政府组织起来为美军服务的慰安妇,就像战时提供给日本士兵的一样,只不过在遮遮掩掩中似乎显得不那么难堪。《婚难时代》里日本政府在近些年组织相亲的行为中似乎也能看到曾经这些行为的痕迹。1 美元可以让日本年轻女人为美国大兵提供性服务,却也可能让《脏活》里操纵无人机的美军以反恐之名进行屠杀。潘潘女郎在日本政府的组织下一时之间成为了日本民众和社会一扇了解美国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日本战后普遍贫困的时期,这些女性既可以享受到美军提供的金钱,又可以接触到那些稀缺的物质。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时髦的代言人。日本的小学生甚至都对其羡慕不已,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可实际的情况远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美好,光鲜亮丽的背后是难以诉说的艰难。3. 艰难处境日本女性的这种行为让不少民众为之不满,可最难抬起头的恐怕还是日本的男性。顶着战败的帽子,看着自己国家的女人被美国人玩弄,没有本事赶走美国大兵,只能把气撒在这些女性身上。在一众日本男编辑的操刀之下,媒体炮制出了不少揭露潘潘女郎凄惨处境的新闻报道。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些人的晚景凄凉似乎也变得极为合理,然而却与事实未必相符。潘潘女郎更为艰难的是在当时的处境,一方面可以借此在物质上有更多的享受,一方面却被国人普遍瞧不起。日本民众矛盾的心理也是值得玩味。那些日本的美军基地附近有不少潘潘女郎租住的地方,本地人一方面对其在进行压榨,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难以想象的清高。这种又做又立的矛盾可以说是日本民众普遍的真实写照。如果说日本天皇在战后沦为美国的傀儡,可这种耻辱还可以在渗透到骨髓的文化审查里塑造出一种独立的假象让民众心安。近在眼前的潘潘女郎更像是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存在,甚至说是在啪啪打脸。4. 亲美反美在美军占领期间,亲美的行为可能带有一种战败的告解,时常还带有溢美之词,可等到占领的结束情况却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可能只是在形式和象征上有所改变。曾经的战败象征成为往事,此后的日本社会通过电视等传媒认识的美国更像是一个满足自身欲望的他者。这一点和曾经在潘潘女郎的带动下的消费行为是不同的。与此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美军在日本的众多基地。这些曾经作为日军基地的地方在战后为美军长期占用,此后更是在很多时候引发了日本民众的反美情绪。作为暴力的象征以及由此展现的暴力,不光出现在潘潘女郎这些日本女性身上,更影响到了日本民众和整个社会。可反基地和反美还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主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更像是美国在日本社会里展现出来的不同角度。当然这可能和真实复杂的美国有所不同,甚至带有了太多日本社会和民众的想象成分。5. 反恐战争战后日本被占领可以说是为了避免军国主义兴风作浪,而此后美国对于日本的重兵压境却另有深意。正如在《蒋介石与现代中国》里美国对台湾从不看好到支持一样是有着其战略用意。美国在日韩地区的屯兵可以说是对于亚太地区重视,更是对其战略布局的忠实执行。在战后的日本美军基地不减反增,驻军数量更是不容小觑。按照作者开头对于 911 事件以及反恐战争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可以说是美国为了一己之利而不顾其他国家的行为,但也会发现是超级大国在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必然之举。恐怖袭击的行为可以说是那些不满的民众和国家对美军霸权的一种侧面回应,毕竟正面和美国军队无法抗衡,只得将袭击的目标转移到那些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身上。作者在书中的分析和介绍,既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更为真实、充满细节的日本,又在日本和美国的互动中看到了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等变化。在表象之下做出的观察和剖析,也让人看到了其中的深意。6. 写在最后与作者前作《“废除文科学部” 的冲击》相比,本书成书时间较为久远,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难免会有些过时。除此之外,作者的观察和分析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以小见大,从日本民众入手,作者的笔下,日本和美国不是彼此独立的存在,更像是逐渐交融的结合体。从国家层面来看,彼此或许有着明显的界限,可在长期拥抱美国之后日本社会也早已发生变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消费主义主导的日本社会更很难和美国切割开来。在了解日本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更可以从双方的互动中看到了彼此之间发生的变化。日本民众在经济发达之后,可以去美国买买买试图一雪前耻,可现如今陷入困境的日本经济却很难再支撑人们的幻想。驻日美军和当地民众的摩擦行为更是成为了日常。或许只有理解了美国在日本占地面积极大的基地,我们才会明白民众对于美国和自身同胞的复杂情绪。曾经视为骄傲的天皇褪去了光环,民众想要再振雄风难上加难。有趣的是书中对于那些 “伪天皇” 的详细描述,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民众对于这些人的狂热是想要在战后为自己重新塑造出一种形象,或许是想和过去一刀两断,或许是一个耻文化盛行的日本想摆脱战败带来的耻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以从日本的视角来看美国占领军如何对被占领地日本的文化影响(潘潘女郎,爵士歌手,六本木和原宿改造等),能够解释历史上很多为何侵略军的文化在被侵略地得以落地的原因(如亚历山大东征的希腊化,拿破仑东征的民主化等)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