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详解低(无)代码的技术细节,为读者提供一套“学、研、用”低(无)代码的完善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软件是如何开发出来的,详细介绍了什么是软件、软件开发的主要流程、软件的开发、软件的运行、软件的维护、软件工程。

第二部分内容介绍使用低(无)代码进行开发,详细介绍了低(无)代码的起源、低(无)代码开发的主要流 程、构建业务模型、低(无)代码平台的运营与运维,同时介绍了清华数为低代码开发工具的案例,以及低(无)代码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内容介绍低(无)代码平台的选择,详细介绍了低(无)代码的应用、如何选择低(无) 代码平台、低(无)代码厂商的发展状况和应用案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编委会
  • 内容简介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一部分 软件是这样开发出来的
  • 第1章 什么是软件
  • 1.1 软件是怎样产生的
  • 1.2 软件的组成
  • 1.2.1 软件的逻辑组成
  • 1.2.2 软件的物理组成
  • 1.3 软件的特性
  • 1.4 软件的分类
  • 1.4.1 按应用范围分类
  • 1.4.2 按工作方式分类
  • 1.4.3 其他软件
  • 1.5 软件的商业模式
  • 第2章 软件开发的主要流程
  • 2.1 设计:从问题到设计方案
  • 2.2 开发:从设计方案到可执行的程序
  • 2.3 部署:将程序呈现给用户
  • 2.4 小结
  • 第3章 软件的开发、运行与维护
  • 3.1 软件的开发
  • 3.1.1 开发环境
  • 3.1.2 开发语言
  • 3.1.3 开发工具
  • 3.1.4 测试工具
  • 3.1.5 其他工具
  • 3.2 软件的运行
  • 3.2.1 操作系统
  • 3.2.2 数据库
  • 3.2.3 中间件
  • 3.2.4 相关硬件
  • 3.3 软件的维护
  • 第4章 软件工程
  • 4.1 软件工程的起源和内容
  • 4.1.1 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工程
  • 4.1.2 软件工程的主要内容
  • 4.2 软件工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 4.2.1 外部环境的变化
  • 4.2.2 软件需求不断变化
  • 4.2.3 软件工程的发展
  • 4.2.4 软件的质量
  • 4.2.5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 4.3 软件工程亟须演进
  • 4.3.1 软件工程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 4.3.2 过程重组
  • 4.3.3 方法优化
  • 4.3.4 工具变革
  • 4.4 软件开发的展望
  • 4.4.1 工业化
  • 4.4.2 公民化
  • 4.4.3 智能化
  • 第二部分 使用低(无)代码进行开发
  • 第5章 低(无)代码的起源和介绍
  • 5.1 低(无)代码的发展历程
  • 5.2 低(无)代码的定义
  • 5.2.1 什么是低代码
  • 5.2.2 什么是无代码
  • 5.3 低(无)代码的优势
  • 第6章 低(无)代码开发的主要流程
  • 6.1 低(无)代码开发的环境准备
  • 6.2 无代码的开发流程
  • 6.2.1 明确需求,方案设计
  • 6.2.2 新建应用,业务表单线上化
  • 6.2.3 流程设定
  • 6.2.4 功能测试与上线
  • 6.3 模型驱动的低代码开发流程
  • 6.3.1 需求分析与设计
  • 6.3.2 开发
  • 6.3.3 测试
  • 6.3.4 部署与反馈
  • 6.4 表单驱动的低代码开发流程
  • 6.5 何时需要编码
  • 第7章 企业应用开发的关键:构建业务模型
  • 7.1 业务模型和领域模型
  • 7.1.1 业务模型
  • 7.1.2 领域模型
  • 7.2 业务建模的流程
  • 7.2.1 什么是业务建模
  • 7.2.2 需求分析
  • 7.2.3 概念抽象
  • 7.2.4 业务属性的定义
  • 7.2.5 业务关系的定义
  • 7.2.6 其他定义
  • 7.3 查询与视图
  • 7.3.1 使用场景
  • 7.3.2 关键步骤
  • 7.4 业务逻辑
  • 7.4.1 什么是业务逻辑
  • 7.4.2 业务逻辑的实现
  • 7.5 工作流程
  • 7.5.1 工作流程的应用场景
  • 7.5.2 BPMN 2.0规范
  • 7.5.3 工作流程的实现
  • 7.6 用户界面的实现
  • 7.6.1 用户界面的实现原理
  • 7.6.2 用户界面的实现方式
  • 第8章 运营与运维
  • 8.1 低(无)代码平台的运营与运维
  • 8.1.1 低(无)代码平台的运营
  • 8.1.2 低(无)代码平台的运维
  • 8.1.3 运营与运维的关系
  • 8.1.4 低(无)代码平台的运维与传统运维的不同
  • 8.2 为什么要进行运营和运维
  • 8.2.1 运营的重要性
  • 8.2.2 运维的重要性
  • 第9章 清华数为低代码开发工具案例
  • 9.1 需求分析
  • 9.2 建立数据模型
  • 9.3 建立表单模型
  • 9.3.1 创建PC端表单
  • 9.3.2 创建移动端表单
  • 9.4 创建应用
  • 9.4.1 创建PC端应用
  • 9.4.2 创建移动端应用
  • 9.5 组织模型与权限模型
  • 9.6 模型的打包与发布
  • 9.7 小结
  • 第10章 低(无)代码的发展趋势
  • 10.1 低(无)代码和数字化转型的关系
  • 10.2 低(无)代码平台的现状
  • 10.3 企业对低(无)代码的期待
  • 10.4 低(无)代码人才
  • 第三部分 低(无)代码平台的选择
  • 第11章 低(无)代码的应用
  • 11.1 低(无)代码的应用场景
  • 11.2 低(无)代码平台的案例分析
  • 11.2.1 低代码平台的案例分析
  • 11.2.2 无代码平台的案例分析
  • 第12章 如何选择低(无)代码平台
  • 12.1 为什么需要低(无)代码平台
  • 12.1.1 想解决什么问题
  • 12.1.2 低(无)代码平台的价值
  • 12.1.3 低(无)代码平台的特点
  • 12.2 低(无)代码平台的选择模型
  • 12.2.1 体现企业的战略方向
  • 12.2.2 明确企业的痛点
  • 12.2.3 明确应用的等级和类型
  • 12.2.4 明确驱动模型
  • 12.2.5 明确平台的评价指标
  • 12.3 选型案例
  • 12.4 选型时应避免的误区
  • 第13章 低(无)代码厂商的发展状况与应用案例
  • 13.1 低(无)代码厂商的分类
  • 13.2 低(无)代码厂商介绍
  • 13.2.1 葡萄城
  • 13.2.2 得帆信息
  • 13.2.3 致远互联
  • 13.2.4 炎黄盈动
  • 13.2.5 奥哲
  • 13.2.6 数睿数据
  • 13.2.7 蓝凌
  • 13.2.8 百度
  • 13.2.9 西门子
  • 13.2.10 金现代
  • 13.2.11 伙伴云
  • 13.2.12 用友
  • 13.2.13 轻流
  • 13.2.14 武汉爱科
  • 13.3 低(无)代码应用案例
  • 13.3.1 智慧地产:葡萄城和景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13.3.2 智慧汽车:得帆信息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3.3.3 智慧制造:致远互联和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 13.3.4 智慧制造:炎黄盈动和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13.3.5 智慧地产:奥哲和云南建投第二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13.3.6 智慧传统软件:数睿数据和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3.3.7 智慧养老:蓝凌和悦心养老产业集团
  • 13.3.8 智慧产业:百度和国内某头部股份制银行
  • 13.3.9 智慧汽车:西门子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
  • 13.3.10 智慧制造:金现代和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13.3.11 智慧餐饮:伙伴云和喜家德
  • 13.3.12 智慧供应链:用友和北京齐力科技有限公司
  • 13.3.13 智慧零售:轻流和天津市大桥道食品有限公司
  • 13.3.14 智慧建筑:武汉爱科和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