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部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探讨了原生家庭对我们长大成人后的影响,帮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

内容简介

为什么许多成功的人依然深受空虚和孤独的折磨?为什么我们当中有太多的人,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熟练地深藏自己的感情、需求和记忆?《与原生家庭和解》作为一部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探讨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童年有伤痛记忆的人,靠着麻木自己,适应了年幼时的残酷经历,而这种童年的残酷经历对于成人人格心理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是一本因洞察事实的真相而深刻的书。其目的在于帮助成人发现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校正他们与儿童相处的态度和方法,指导他们重新找回应有的健全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天才儿童的悲剧和精神分析师的自恋障碍
  • 导论
  • 贫穷的富孩子
  • 丢失的情感世界
  • 寻找真实自体
  • 精神分析师的境况
  • 结语
  • 后记
  • 第二章 抑郁和自大——自恋障碍的两种表现形式
  • 导论
  • 自恋需求的命运
  • 纳西索斯的传说
  • 精神分析中的抑郁阶段
  • 内心的监狱和精神分析
  • 抑郁的社会面
  • 与其他一些抑郁症理论的共同点
  • 第三章 关于鄙视
  • 贬低孩子,鄙视弱者以及 它们如何继续进行
  • 心理分析所反映的鄙视投射
  • 后记2008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爱如何表达?

    心理学是一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科学,它试图解开我们行为和思想背后的复杂机制。阅读心理学的书籍或文献,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和理论,这使得理解起来颇为费劲。然而,尽管心理学的某些领域可能显得深奥,它对于理解我们自身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却是至关重要的。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体,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复杂性,更在于心理层面的多样性和深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模式,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赋予了成长和发展的使命。我们学习如何与世界互动,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以及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爱成为了一个核心的主题。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还是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去探索、去学习、去适应。爱让我们感受到被保护和被理解,它激发我们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觉,去与他人建立联系。这种联系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包括我们与环境、文化、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而,要真正理解心理学,我们需要超越表面的术语和理论,深入到人类经验的核心。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理体验都是独特的,是由个人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共同塑造的。心理学的挑战在于,它试图用普遍的规律来解释这种独特性,同时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因此,当我们阅读心理学时,我们不仅是在学习理论,更是在探索自己。我们通过理解心理学的概念,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和成长的旅程,它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内心的复杂性,以及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通过这样的旅程,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人,从而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我们的位置,实现我们作为个体的潜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破除自恋,寻找真实自体

      读起来不是很愉快的一本书。因为要面对以往的伤痛,还有铺面而来的情绪。但是又很想看完,然后就花了 4 个小时看完了。成长就是破除自恋的过程,去找回真实自体的过程。如何找回真实自体:体会自己的事实,认识到这些事实中的矛盾情感重视自我表达,和自我情绪,认真对待它们有条件或者有意愿的话,可以和精神分析师重新体验之前被压抑的情感,唤醒被压抑的情感。什么会阻碍我们找到真实自体,造成自恋障碍:自大、抑郁和鄙视。鄙视是弱者的武器,用于抑制自己不愿表达出来的情绪,而抑制自己情绪,会造成强迫症,自大和抑郁。所以我们要去看见、去接纳、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样真实自体才能生长出来,原始的生命力才会被释放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生,每天和我们一起重生

        裙角飞扬的季节既快乐又悲伤,高温跟肥宅水很配,可惜赘肉入不得审美的法眼。
        “遗传胖,打小没瘦过!”“没办法,嗑奶茶上瘾了。”“工作很烧脑,犒劳一下自己呗。” 肥宅从遗传、瘾、奖赏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充分的理由,值得同情。


        然而,事实真如此吗?
        如果回到肥宅的婴幼儿时期,真相可能是:父母受儿时物资匮乏之苦,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过剩的营养让孩子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 “大量增殖”。来到肥宅的儿童时代:父母喜欢用食物,尤其是零食作为奖赏,孩子的脑回路被激活。干得好 —— 奖励自己食物 —— 获得幸福感 —— 再接再厉加油呀...... 所谓的 “瘾” 形成。
        畅销 40 年,父母必读。
        《与原生家庭和解》首版首印于 1979 年,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这本书经久不衰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生动的案例不无关系,其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行文,仿佛作者无声无形地见证了读者的童年时光与最深沉、最隐秘的自我。当然,这本书不是讨论儿童肥胖的,它厘清了抑郁、自大等心理品质在婴幼儿期、儿童期的形成机制,给予了打开这些枷锁的钥匙。
        被出生,学会迎合,然后遗失自我。
        由母亲诞下,父亲办理了出生证明,恭喜,我们的人生就此开始了。等一下,我们的人生还不算开始了。我们是被出生的,还不能主动生活,我们需要跟父母共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赢得父母的爱,持久的爱。我们必须迎合父母的需求:听话、整洁,不哭闹、懂礼貌,善解人意、智勇双全,假笑着把玩具分享给小伙伴......
        一个又丑又坏又邋遢,爱生气总吃醋还自私的孩子,父母爱吗?也许父母只爱孩子装出来的样子!
        《与原生家庭和解》开篇就给读者剖析了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父母掌管着孩子的生存大权,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经验、缺失或理想引导孩子,而忽视孩子自身的需求、尊重、理解和回应。孩子能从父母的表情、肢体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 “对了” 还是 “错了”,做出改变以求迎合,久而久之发展出 “虚拟人格”“虚拟自我”,真实的自体被压抑。孩子能出色地达到父母的要求,收获着安全感和成就感,但在这一切背后却潜藏着抑郁、空虚、自我疏离和对于存在意义的无知。一旦优秀的麻醉剂失效,不再是佼佼者或者完美形象被破坏,孩子受到恐惧、抑郁折磨的可能性极大,成年后也无法走出这片阴霾。
        弱者施暴!
        作者的研究始于心理咨询。成年病人在咨询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源自童年被掩盖得严严实实的伤痛。“一个人无处发泄自己的愤怒,所以把它宣泄在一个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 孩子当然是最佳选择,因为父母和孩子都无法跟这种无意识抗衡,因为这种无意识披着 “为你好” 和 “爱” 的华服。无意识中,父母童年的不幸总在孩子身上重演,在代际间传递。
        富裕阶层的父母希望孩子能传承家族荣耀;中产阶层的父母担心孩子跌落;劳工阶层的父母寄希望于孩子 “将来......”,为自己失败或不幸的人生翻牌。

        “父母的欲望未能得到正常的社会表达,转向家庭内部寻找出口,以爱的名义,在孩子身上滥施暴政,恰如当代精神分析所知 —— 弱者施暴。” 父母确是弱者,在无意识深处,他们自甘失败,自暴自弃于焦虑、恐惧或痛苦中。他们气急败坏地转向孩子,朝孩子宣泄饱受压抑的欲望,也渴望孩子代自己向社会 “复仇”。真是荒谬至极!成年人因压抑而退化成孩子,转而试图把孩子培养为成年人般的 “救星”。
        在如此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为了安全感、归属感,渐渐习得 “碾压自我”,渐渐丧失自我认同,儿时不幸福,成年后在社交、婚恋等方面困难重重,轻生和抑郁的概率也比其他孩子大。
        怎样才能停下这疯狂的行为呢?
        人生,每天和我们一起重生。
        于父母而言,我们迎来新生命的时刻就跟未来 “签订了协议”—— 我们同意接受惊喜或者惊吓。
        父母们不妨检视一下童年,冷静思考当下的境遇和状态,跟原生家庭和解,跟自己的人生和解。人生,它每天都会重新开始,或者说它每天和我们一起重生。只要你信任它,它就会重新开始。
        自己的人生自己荣耀,自己翻牌吧,让孩子成为自己。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斯坦威图书

        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肇始于2001年成立的北京斯坦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除传统的经管、财会图书的策划出版优势外,主要的策划出版领域为人文学术、心理学专业及大众读物,以及高品位的时尚艺术类图书。其出版图书 80% 以上为各语种的引进版权作品。专业化、国际化与时尚化是我们不懈的努力目标。理性、激情、想像力是我们不变的工作风格,也是我们策划出版的旨趣所在;为读者传递“生生不息的激情与想像,永远向前的动力和理念”是我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