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与卫生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8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分析热门行业,发现医药行业商业模式真正的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从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切入,为我们展现了生物制药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再到上市销售的全景图,并从药物研发、产品管线、监管政策、融资环境等多个方面解析了影响生物药估值的多种因素。
在确立了价值标准后,本书给出了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生物药估值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并以创新药估值为例,通过多个模拟案例,重点阐述了风险调整后净现值分析法的使用,无论是对生物制药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对投资者或研究人员,都非常有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语
- 推荐序 生物制药估值,读这本就够了
- 前言
- 第1章 生物制药基础
- 1.1 什么是生物制药
- 1.2 生物制药行业的特征
- 1.3 生物制药发展的历史
- 1.3.1 微生物的应用
- 1.3.2 进化论
- 1.3.3 基因的发现
- 1.3.4 核酸的发现
- 1.3.5 《基因论》的出版
- 1.3.6 青霉素和接种疫苗的发现
- 1.3.7 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 1.3.8 破译遗传密码
- 1.3.9 克隆技术
- 1.3.10 单克隆抗体
- 1.3.11 合成胰岛素的突破
- 1.3.12 聚合酶链式反应
- 1.3.13 重组DNA技术的发展
- 1.3.14 转基因技术
- 1.3.15 人类基因组计划
- 1.3.16 干细胞重编程的iPS技术
- 1.3.17 合成生命
- 1.3.18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 1.3.19 癌症治疗
- 1.3.20 科技与基因组学的结合
- 1.4 从传统制药向生物制药的过渡
- 1.5 投资从传统制药向生物制药的转移
- 1.6 生物药的主要种类
- 1.6.1 疫苗
- 1.6.2 RNA靶向疗法
- 1.6.3 基因疗法
- 1.6.4 免疫疗法
- 1.6.5 罕见病
- 1.7 生物制药公司的发展
- 第2章 制药行业
- 2.1 制药行业概述
- 2.1.1 制药公司的组织结构
- 2.1.2 制药行业的供应商
- 2.2 关于药物的基本概念
- 2.2.1 药物的定义
- 2.2.2 药物活性成分
- 2.2.3 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
- 2.2.4 配方
- 2.2.5 给药
- 2.2.6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
- 2.2.7 药物生命周期
- 2.2.8 需求和供应
- 2.3 药物发现
- 2.3.1 药物发现的发展
- 2.3.2 靶点的识别
- 2.3.3 靶点的类型
- 2.3.4 靶点验证
- 2.3.5 治疗的选择:小分子或大分子?
- 2.3.6 苗头化合物的发现
- 2.3.7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 2.3.8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 2.3.9 专利保护
- 2.3.10 过渡到药物开发阶段
- 2.3.11 药物发现的操作模式
- 2.4 药物开发
- 2.4.1 临床前试验以及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申请
- 2.4.2 临床试验
- 2.4.3 药物开发的操作模式
- 2.5 药物生产
- 2.5.1 生物药的生产
- 2.5.2 生物药生产的操作模式
- 2.6 业务发展
- 2.6.1 医学事务
- 2.6.2 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
- 2.6.3 医药销售
- 第3章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 3.1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竞争地位
- 3.2 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战略
- 3.3 监管的改革
- 3.4 知识产权保护
- 3.5 融资环境
- 3.6 研发投入
- 3.7 产业政策
- 第4章 投资生物制药
- 4.1 生物制药投资的挑战
- 4.2 大型制药公司致力于投资生物技术
- 4.3 资本的重要性
- 4.4 投资生物制药的考虑因素
- 4.4.1 生物制药公司的运营模式
- 4.4.2 生物制药投资潮
- 4.4.3 生物制药公司高管的背景
- 4.4.4 产品管线
- 4.4.5 知识产权
- 4.4.6 技术吸引力、合理性以及实现可能性
- 4.4.7 解读临床试验数据
- 4.4.8 生物医药分析师的判断
- 4.4.9 审批的容易度以及财务可行性
- 第5章 估值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5.1 价值标准
- 5.1.1 市场价值
- 5.1.2 公平价值
- 5.1.3 投资价值
- 5.1.4 协同价值
- 5.1.5 内在价值
- 5.1.6 清算价值
- 5.1.7 其他价值标准
- 5.2 价值前提
- 5.2.1 最佳用途
- 5.2.2 当前用途
- 5.2.3 有序清算
- 5.2.4 强制销售
- 5.3 估值方法
- 5.3.1 市场法
- 5.3.2 收益法
- 5.3.3 成本法
- 第6章 创新药估值
- 6.1 为何生物制药公司的估值如此与众不同
- 6.2 风险调整后净现值分析
- 6.2.1 预测项目现金流
- 6.2.2 确定折现率
- 6.2.3 确定终值
- 6.2.4 税
- 6.2.5 敏感性分析
- 6.2.6 案例:给世界上最昂贵的药估值
- 6.2.7 案例:给一款治疗结直肠癌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估值
- 6.2.8 决策树分析
- 6.2.9 产品管线估值
- 6.2.10 如何将管线价值转换成权益价值
- 6.3 生物类似药的挑战和机会
- 6.3.1 生物类似药的商业模式
- 6.3.2 生物类似药的估值
- 6.3.3 案例:给一款正在开发中的生物类似药阿达昔单抗估值
- 6.4 特许权许可交易的价值
- 6.4.1 什么是特许权许可交易
- 6.4.2 特许权许可交易的价值分配
- 6.4.3 特许权许可交易的估值
- 6.4.4 案例:给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和一家大型制药公司的特许权许可交易估值
- 6.4.5 制药行业的特许权许可交易
- 6.5 市场法
- 6.6 使用VC估值法给初创生物制药公司估值
- 6.6.1 VC估值法
- 6.6.2 案例:使用VC估值法给一家初创生物制药公司估值
- 6.7 生物医药估值需要考虑的风险和挑战
- 6.7.1 对药物开发成本低估的风险
- 6.7.2 对目标市场患者人数以及定价高估的风险
- 6.7.3 人才风险
- 6.7.4 外包的风险
- 关于注册估值分析师认证考试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