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作品系列,是写给每个人的财富增长读本。

内容简介

本套系共包含《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财富的逻辑(共二册)》《金融的逻辑(共二册)》。

《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本书从孩子看似天真的问题和观察出发,探讨的却是底层的商业逻辑和商业伦理。父女二人围绕“如何通过创业快速创造财富,实现成为亿万富翁的梦想”展开对话,一问一答间,父亲的商业智慧与女儿强烈的探索欲和成功欲相映成趣。对话内容直击商业本质,又深入浅出,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财富的逻辑(共二册)》:本套书是陈志武教授的财富启蒙教案,让我们看透现代财富机器的运行机制与逻辑,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创富思维与财富投资方案。

《金融的逻辑(共二册)》:本套书是陈志武教授关于金融的发展历史、演变、影响和作用的一部作品,由不同时期多篇文章结集而成。

目录

  • 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 推荐序二 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
  • 推荐序三 一份亲子对话范本
  • 推荐序四 志武实现了我们的约定
  • 自序
  • 第1课 盖茨和他的微软:边际成本为零的商业模式
  • 第2课 舒尔茨与他的星巴克:不花钱做广告就建立顶尖品牌
  • 第3课 老沃尔顿与他的沃尔玛:通过规模压低成本
  • 第4课 戴尔的成功秘诀:定制加直销的模式
  • 第5课 我想开糖果连锁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商业原则
  • 第6课 “我要办电力公司”:政府管制与行业发展
  • 第7课 如何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产权制度与激励机制
  • 第8课 投资太阳能: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
  • 第9课 为什么有些中国公司喜欢行行都做:资产结构与效率
  • 第10课 投资还要考虑些什么:社会文化与商业模式
  • 第11课 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全球化下的创业模式
  • 第12课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 第13课 杰克在中国:创业是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 第14课 尹明善先生主宰命运的故事:创业不论年龄
  • 第15课 无股权不富:把未来的收入变成今天的财富
  • 第16课 犹太人的钱袋:金融生意赚的钱是“好钱”吗?
  • 第17课 把餐馆做成规模化的公司:如何升级商业模式
  • 第18课 狂跌过后买哪些股票:如何找到高增长前景的行业
  • 第19课 爸爸的基金公司将面临一场大危机:股权结构与公司命运
  • 第20课 家族企业如何接班:能力问题与代理人问题
  • 第21课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市场如何解放个人
  • 第22课 借钱花好不好:当下与未来的平衡
  • 第23课 中美家庭模式比较:把家庭从经济利益中解放出来
  • 第24课 洛克菲勒的财富和公益事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附录 给女儿的信之一
  • 附录 给女儿的信之二
  • 财富的逻辑(套装共2册)
  • 版权信息
  • 财富的逻辑(上)
  • 新版序言
  • 前言 财富创造力的变迁
  • 第一篇 历史与财富
  • 第1章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
  • 第2章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 第3章 “数”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第4章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 第5章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
  • 第二篇 制度与财富
  • 第6章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 第7章 为什么我们勤劳却不一定富有
  • 第8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和法治
  • 第9章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 第10章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 第11章 农民致富靠什么
  • 第12章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 第13章 印度的优势在哪里
  • 第14章 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
  • 第三篇 产权与财富
  • 第15章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 第16章 国有,还是“还产于民”
  • 第17章 政府管制真的能促进平衡发展吗?
  • 第18章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的结果
  • 第19章 “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 第20章 为什么产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 第21章 房产调控与私人产权
  • 第四篇 开放与财富
  • 第22章 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
  • 第23章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
  • 第24章 中国跨国企业如何“跨国”
  • 第25章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
  • 致谢
  • 财富的逻辑(下)
  • 前言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 第一篇 金融与财富
  • 第1章 我们为什么爱存钱
  • 第2章 证券市场发展与共同富裕
  • 第3章 美国基金公司为何比银行创造的富豪更多
  • 第二篇 股市与财富
  • 第4章 如何评价股市的贡献
  • 第5章 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 第6章 股市半桶水
  • 第7章 为管理层股票期权正名
  • 第8章 安然之谜
  • 第9章 非理性亢奋:世界通信的故事
  • 第10章 股市泡沫的危害:解读美国股市危机
  • 第11章 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
  • 第12章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
  • 第13章 社保基金应采用指数投资法
  • 第14章 从人的行为偏差谈“指数投资法”
  • 第三篇 媒体与财富
  • 第15章 经济发展为何离不开开放的新闻媒体
  • 第16章 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
  • 第17章 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 第18章 媒体和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效率
  • 第19章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 第四篇 法律与财富
  • 第20章 立法,立法,再立法吗?
  • 第21章 行政部门如何分管证券市场
  • 第22章 司法独立、判例法与股东权益保护
  • 第23章 “判例法”的优势
  • 第24章 集体诉讼是保护股民的有效方法
  • 第25章 美国如何对待内幕交易
  • 第26章 追查“东京究”
  • 金融的逻辑(套装共2册)
  • 版权信息
  • 金融的逻辑(上):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 新版序言
  • 老版序言 金融为什么
  • 第一篇 资本化的逻辑
  • 第1章 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
  • 第2章 为什么钱多了并不一定感到富有
  • 第3章 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
  • 第4章 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 第5章 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核心:资本化
  • 第二篇 金融的逻辑
  • 第6章 治国的金融之道
  • 第7章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 第8章 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 第9章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 第10章 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 第11章 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
  • 第三篇 金融危机的逻辑
  • 第12章 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 第13章 如何理解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
  • 第14章 美国式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吗
  • 第15章 美国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
  • 第四篇 股市的逻辑
  • 第16章 中国股市怎么了
  • 第17章 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 ——回顾中国近十几年的经历
  • 第五篇 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 第18章 对传统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 第19章 家庭经济互助功能的弱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 第20章 中国金融发展为何滞后
  • 第21章 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答《南方周末》记者问
  • 结语 金融证券之于中国未来
  • 致谢
  • 金融的逻辑(下):通往自由之路
  • 序言 金融为什么
  • 第一篇 自由的金融逻辑
  • 第1章 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
  • 第2章 货币化与自由
  • 第3章 愈自由,愈发展
  • 第二篇 民富的金融逻辑
  • 第4章 如何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
  • 第5章 “赢者通吃”背后的经济金融力量
  • 第6章 21世纪的资本为何不同 ——评《21世纪资本论》
  • 第7章 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
  • 第8章 国债破产、财政危机或许是必要的“魔鬼”
  • 第9章 把住政府之手
  • 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 第11章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
  • 第三篇 创新的金融逻辑
  • 第12章 金融监管的社会代价
  • 第13章 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
  • 第14章 期权工具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 第15章 诚信的“金融逻辑”为何失灵
  • 第16章 公司不举,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 第17章 强化股票的“股性”,弱化其“债性”
  • 第18章 资本市场催化创新创业 ——从纪录片《华尔街》看中国经济金融发展
  • 第19章 金融“阴谋论”可以休矣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