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汉学家孔飞力研究中国海外华人史的全景式著作,继《叫魂》之后又一部中国史学巨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架中,读来令人领悟深远。更重要的是,孔教授在展示全球华人移民五百年历史精彩画卷的基础上,有力论证了其重要观点:海外华人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由是,海外华人研究被提升到新的境界。从殖民统治者到被奴役的臣民,从独立后民族国家执掌大权的统治集团到洋溢民族主义激情的知识精英;从颐指气使的大富豪到埋头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华人”与周边“他者”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

作为外来者,海外华人需要认识了解“他者”并与之共生共存;而后者同样也时时刻刻审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人:他们是可以和平相处、共谋发展的新朋友,还是居心叵测的异类?他们究竟是带来新的利益和机会,还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或者简直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漫漫数百年,移民与本地人互为“他者”,彼此之间有理解有依存,但也有竞争有对抗。在本书中,孔教授再度展示了他在《叫魂》中熟练运用的社会心理剖析法,对华人移民置身其中的“他者”条分缕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总序
  • 第一章 海上扩张与中国移民
  • 近代早期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东南亚地区
  • 移民跳板:一个变化中的社会
  • 家庭生存策略
  • 近代初期中国社会中的迁徙
  • 移民与帝国
  • 意识形态视角
  • 安全视角
  • 实用视角
  • 移民的国家控制
  • 移民的社会结构
  • 方言群生态及其家乡
  • 闽南和福建航海先驱
  • 广东人和珠江三角洲生态
  • 潮州人:航运、贸易和定居
  • 客家人:边缘地带边缘人
  • 海南人:乐观而勇敢的先行者
  • 福州人:20世纪的移民
  • 兴化/福清人:富于进取精神的后来者
  • 温州人:一个新近兴盛起来的移民群体
  • 移民祖籍的灵活应用
  • 生境、通道和生计
  • 行业特性
  • 移民学校
  • 第二章 早期殖民帝国与华人移民群体
  • 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
  • 东南亚移居地
  • 不同的生态环境:殖民模式
  • 马六甲
  • 马尼拉
  • 巴达维亚
  • 在殖民地的恐惧与暴力
  • 殖民利益与华人中间商
  • 早期殖民地社会结构
  • 政治与社会结构
  • 不同的生态环境:未被殖民的君主国
  • 暹罗
  • 越南
  • 日本
  • 不同的生态环境:独立的华人政体
  • 连接家乡的通道
  • 向外移民政策的转折点?
  • 18世纪的商业扩张:中国与英国
  • 英国海峡殖民地
  • 帝国合作者
  • 第三章 帝国主义和大规模移民
  •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 移民条件
  • 奴隶制元素
  • 国家功能
  • 荷属东印度的契约劳工
  • 自愿移民
  • 非自愿移民
  • “苦力贸易”:海上行程
  • 大众移民的规制和立法
  • 航海技术与移民服务
  • 新方向 新地点
  • 北美与澳洲
  • 西印度与秘鲁
  • 太平洋群岛
  • 朝向东南亚的大移民
  • 第四章 大移民时代的社群Ⅰ.东南亚
  • 殖民政策演变与华人的应对
  • 荷属东印度
  • 菲律宾
  • 马来亚
  • 暹罗王国
  • 亲缘群体与文化模板
  • 地缘
  • 亲缘
  • 神缘
  • 兄弟会
  • 大移民时代海外华人社会的结构变化
  • 亲缘群体之间的关系
  • 老华侨与新移民:土生华人和新客华人
  • 殖民统治后期的海外华人资本主义
  • 大移民时代的劳动者
  • 关于中国移民文化的注解
  • 第五章 大移民时代的社群Ⅱ.移民社会的排斥与接纳
  • 19世纪历史上的移民社会
  • 华人在移民社会的生活和劳作
  • 排华运动的源起和影响
  • 身份焦虑
  • 认定华人为“奴隶”的原因
  • 劳工、资本与华人
  • 排华法案的社会影响
  • 排华与规避排华成为一个生意圈
  • 澳洲的排华之路
  • 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谋生
  • 应对排华
  • 朝向一个“白色的澳大利亚”
  • 第六章 革命和“民族救亡”
  • 东亚革命
  • 北京向海外华人示意
  • 中国民族主义及其在海外被接受的情况
  • 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
  • 大移民与华人社会的多元分化
  • 地方领导权和社会结构
  • 海外华人社会的政治激进主义
  • 动员与控制
  • 反对东方犹太主义:早期阶段
  • 日本入侵与华人的“民族救亡”
  • 陈嘉庚与“中国救亡”
  • 华人民族主义的马赛克结构
  • 第七章 后殖民时期东南亚的华人社会
  • 日本侵略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没落
  • 排华主义的根源
  • 排华浪潮与华人之应对
  • 印尼:经济扩张与文化压制
  • 马来西亚:文化多元主义的追求
  • 语言问题
  • 文化传承问题
  • 第八章 新移民
  • 移民社会摒弃种族性的排华法案
  • 毛之后的中国向世界开放门户
  • 集体主义之后:国内的新移民潮
  • 国内和跨国迁移:共同之处?
  • 迁移、商贸及地方政府
  • 向外迁徙:选择和渠道
  • 新移民的特征
  • 非法移民成为一个生意圈
  • 欧洲重构
  • 海外华人社会的转型
  • 族群飞地之经济
  • 新移民社团和移民通道
  • 中国移民政策的再定位
  • 一个“去地域化的民族国家”?
  • 新移民的通道
  • 传统类型的通道
  • 全球性“联谊组织”的出现
  • 边缘飞地:过去和现在
  • 本书引用文献
  • 译后记
  • 一、“安土重迁”的新解读
  • 二、与“他者”的互动
  • 三、“通道-小生境”模式
  • 四、移民边缘性的杠杆作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