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历史学家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历时五年写成四卷共厚达4500页第一部跨大西洋、总括性的西方史,今日国人不可不读的世界史鸿篇巨制。

内容简介

此书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一卷,时间跨度为从古代源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

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西方?如何界定西方?作者从三个方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一神教与欧洲的世俗化进程。正是在欧洲非基督教化的渐进过程中,西方这一概念才开始形成,成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想知道西方是如何成为今日之西方的原因,我们就必须从一神论的产生入手。以此为出发点,继续探索基督教所特有的、对神权和世俗秩序之间的区分,在这种区分中已经埋下了世界的世俗化和人的解放的种子。神权和世俗权力的分离使各种力量才能得到释放、充分发展和进一步分化,于是形成了西方教会流行的区域和东正教盛行的范围。

第二个方面是神权和王权的分离和人文主义者所致力的宗教宽容,让崇尚自由和法治的新西方崛起,即美国奋起进行一场反对母国的革命。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西方与以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老西方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孟德斯鸠1748年的《论法的精神》、北美1776年的《权利法案》,以及1789年法国大革命,都充实了“西方”这一概念的内涵。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整个西方的历史都充满了围绕接受还是拒绝1776年和1789年思想的斗争,即新西方与老西方之间的斗争。

第三个方面是西方思想与实践的矛盾,例如在倡导“人生而平等”的同时,奴隶制却肆意盛行,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被逼到了几乎亡族灭种的边缘;还有妇女和无产者长期以来所遭遇的歧视。这一阶段西方概念的演变主要体现在西方在面对非西方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及其进行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政治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能力。

本卷的历史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这场战争是迄至当时为止民族对立最可怕的一次冲突,比之对各种社会所带来的革命,它对国际关系上的国家体系造成了更多革命性的后果。经过这场血腥厮杀,老欧洲的西方作为整体元气大伤,美国所代表的新西方却增强了实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获誉
  • 前言
  • 导论
  • 第一章 西方之形成:世界一部分的特征
  • 一神教作为文化革命:西方之东方起源
  • 早期基督教:宗教的熔炉
  • 一个上帝,一个皇帝
  • 两位皇帝,一位教宗
  • 帝国传承:帝国的神话
  • 基督教化与十字军东征
  • 神权与王权之争:教宗革命及其后果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市民阶层的出现
  • 封建制度和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二元精神
  • 未能实现的世界霸权:帝国的危机与衰落
  • 个体对抗机构:早期基督教开始自我世俗化
  • 教派大分裂之征兆:教会统一的终结
  • 欧洲大变革(一):西方的内外疆界
  • 欧洲大变革(二):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 排犹和焚烧女巫:中世纪晚期之社会矛盾
  • 第二章 老西方和新西方:从维滕贝格到华盛顿
  • 路德宗和加尔文主义:新国家宗教
  • 三十年战争与欧洲和平
  • 对国家的反思:从人文主义到霍布斯
  • 从清教徒革命到光荣革命
  • 专制主义及其局限性
  • 1648年后的霸权与均势
  • 三权分立与公共意志:从洛克到卢梭
  • 对现状的批判:启蒙运动及其局限
  • 开明专制:要求和效果
  • 危机中的专制:法国走向革命之路
  • 经济变革:英国工业革命
  • 政治变革:美国革命
  • 法国革命前夜的欧洲
  • 第三章 革命与扩张:1789~1850年
  • 1789:旧制度终结与法国大革命开始
  • 极端化(一):从君主立宪到共和
  • 不同的反响:革命在德英两国被接受的情况
  • 极端化(二):处于战争和恐怖统治中的革命
  • 举步维艰的稳定化:热月政变与督政府
  • 从第一执政到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 大帝国与老帝国的终结
  • 从失败中学习:普鲁士改革
  • 费希特、雅恩、阿恩特: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形成
  • 大不列颠,美利坚合众国与大陆封锁
  • 拿破仑走向穷途末路:从西班牙“游击战”到对俄战争
  • 从陶罗根到厄尔巴:拿破仑首次下台
  • “宪章”与“百日王朝”:拿破仑最终倒台
  • 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革命后的思想界
  • 回归均势:维也纳会议
  • 压迫与变化:1815年后的大国
  • 地中海地区的革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腊
  • 拉丁美洲的解放
  • 超级大国美国:从门罗到杰克逊
  • 托克维尔在美国:平等的时代
  • 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
  • 后续革命:1830年代的欧洲
  • 改革,而不是革命:1830~1847年的英国
  • 普鲁士的变化:关税同盟和王位更迭
  • 东方和莱茵河:1840年的双重危机
  • 饥饿的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出现
  • 处于1848年革命前夜的欧洲
  • 七月王朝的终结
  • 德意志三月革命
  • 中欧东部的革命与反革命
  • 意大利革命
  • 秩序先于自由:至1849年春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统一与自由均成泡影:1848/1849年的德意志革命
  • 意大利和匈牙利革命遭镇压
  • 非革命的演变:北欧与西北欧
  • 行政权的独立:法国走向第二帝国
  • 从埃尔福特到奥尔米茨:普鲁士联盟政策的失败
  • 回顾革命(一):德意志
  • 回顾革命(二):欧洲
  • 移动的边界:国际比较中的美国向西扩张
  • 第四章 民族国家和帝国:1850~1914
  • 唯物主义对垒唯心主义:19世纪中叶的精神转折
  • 西方与东方:克里米亚战争及其后果
  • 西方在亚洲:印度,中国,日本
  • 从反动时期到“新时代”:普鲁士的政权更迭
  • 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意大利统一
  • 改弦易辙:1859~1862年的德意志列强
  • 改革与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治下的俄国
  • 脱离联邦:美国内战
  • 自上而下的革命:德意志二元性的终结
  • 波拿巴主义陷入危机:1866~1870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
  • 以改革来适应:1860年代的英国
  • 从北德意志邦联到帝国的创建:1867~1871年的德意志
  • 失败之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起步
  • 文化之争:国家与教会的争执
  • 一个分裂的民族国家:统一后的意大利
  • 向帝国的敌人宣战:统一后的德国
  • 联盟的梦魇:俾斯麦的欧洲
  • 帝国主义(一):从迪斯雷利到格莱斯顿
  • 帝国主义(二):瓜分非洲
  • 进行巩固的尝试:1880年代的德国
  • 机会主义的共和国:处于改革与危机间的法国
  • 突然右倾和无政府主义:克里斯皮时代的意大利
  • 反动,激进主义,革命:1881~1906年的俄国
  • 现代先锋国家:世纪之交前后的美国
  • 跨国的现代:进步的非同时性(一)
  • 考验:哈布斯堡君主国内部的发展
  • 对后发国家的诅咒:1890~1909年的威廉德国
  • 告别“光荣孤立”:1886~1914年的英国
  • 激进的共和国:处在反犹太主义和世俗主义之间的法国
  • 民主化与扩张:焦利蒂时代的意大利
  • 从巴塞罗那到巴塞尔:进步的非同时性(二)
  • 镇压与前卫:1906~1914年的俄国
  • 战争作为解决危机的出路?1909~1914年的威廉德国
  • 萨拉热窝及其后果:从七月危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 20世纪初的西方:回顾与展望
  • 缩略语表
  • 人名索引
  • 地名索引
  • 译后记
  • “一文未名”工作坊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通史系列虽读来确实比极简系列费劲,但内容确丰富不少,是我们了解西方历史必读书系列!阅读了那么多历史书籍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史实的大部分是政治哲学,其他大都如流星划过,留下的痕迹非常有限,感慨万千!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