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054千字
字数
2014-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套书为《温故》历年出版30册合集。
内容简介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目录
- 温故之一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乱世逸民 ——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
- 回眸
- 1933年上海文坛的“书目”风波
- 民国旧事:湘人治湘(上)
- 风物
- 倾听先人手泽中的历史回声 ——《物语三千》拍摄手记
- 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物语”
- 在波罗的海追怀
- 文本
- 储安平致胡适的五封信
- 《观察》的两封读者来信
- 人物
- 沈从文的1949
- 两个浙江人
- 一面之缘的陈布雷和陈琏
- 现场
- 绿岛的伤心往事
- 记忆
- 爬卡子
- 燕园七年
- 大车店一宿
- 小人物的无奈
- 史海浮言
- 鸡犬升天之后的故事
- 温故之二
- 版权信息
- 编辑絮语
- 特稿
- 热闹的月坛北街
- 文本
- 胡适日记中的“一二·九”运动
- 南口杂咏
- 对历史保持温情与敬意
- 回眸
- 民国旧事:湘人治湘(下)
- 中苏论战缘何开
- 人物
- 1949年:梁漱溟在动、静之间
- 吴国桢与周恩来的交往
- 理性和良知让人如此美丽
- 《独立评论》中的陶希圣
- 鲁迅后人的“名人之累”
- 风物
- 鱼殇:三峡的卵流、小鱼和大鱼
- 墓石之魂
- 记忆中的安阳袁世凯故居
- 闲话广场春秋
- “孤军”岁月
- 记忆
- 传统诗词与吾家及我
- 老铁二区的那家商店
- 史海浮言
- “不复听卖菱角声,不吃西瓜矣”
- 不该忘却的遇罗克
- 双清沙龙
- 温故的意义
- 现场
- 同文馆的“成就”
- 温故之三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沈昌文说童年事
- 回眸
- 世纪末回顾“宋案”与二次革命
- 汉阳铁厂与洋务派经济思想的困境
- 耶鲁在湖南
- “中研院”逸事
- 人物
- 柳亚子的1949
- 台静农的后半生
- 口述
- “蒋介石的干儿子”罪名的由来
- 记忆
- 电影的春天和冬天
- 故友王国斌
- 风物
- 我的世界在那里 ——高州纸人的发现与再创作
- 春节几样待客的菜点(外一章)
- 聚焦
- 怎一个“硬”字了得 ——鲁迅、梁实秋的翻译之争
- 鲁涤平猝死之谜
- 现场
- 1945年:南京受降前后
- 文本
- 钱基博致张乃燕、梅光迪的三封信
- 周作人《关于鲁迅》的两种文本
- 温故之四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1954年:“书信”冲突中的胡适与吴国桢
- 人物
- 司徒雷登校长与傅泾波
- 我与《观察》储安平
- 久违了,朱养民先生
- 聚焦
- 利剑缘何难出鞘 ——从毛泽东文稿读主政华南时的叶剑英
- 20年代的东大学潮与郭秉文
- 像爱情一样轰然降临 ——元宵节东岭村的魔幻现实图像
- 碉楼故景今犹在
- 回眸
- “学代会”闹剧
- 生活在边缘
- 口述
- 沈昌文的学徒生活
- 记忆
- 婆婆和婆婆的婆婆
- 我的外婆
- 我与外祖父
- 现场
- 心,是人生最大的战场
- 史海浮言
- 鲁迅话说“假如活着会如何”
- 胡适对海内学人的酷评
- 温故之五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一份档案与一个生命
- 回眸
- 1949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上)
- 1926年胡适的“越界旅行”
- 人物
- 花果飘零哪是家 ——1948年后的董作宾、杨联陞与钱端升
- 成舍我与《立报》
- 非黑非白张君劢
- 口述
- 沈昌文初涉出版业
- 记忆
- 我的“长征”经历
- 做了一回牛鬼蛇神
- 风物
- 拜谒密宗古寺
- 阴阳界惊魂记
- 现场
- 魂断巴丹半岛
- 聚焦
- 顾颉刚与鲁迅的恩恩怨怨
- 文本
- 梁漱溟与毛泽东的交往 ——读《梁漱溟自述文录》
- 史海浮言
- 关于费孝通的一件小事
- 同饮了一杯酒
- 从一个学术评鉴的故事说起
- 温故之六
- 版权信息
- 编辑絮语
- 特稿 《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之一
-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尚小云往事
- 聚焦
- 《苦恋》风波的前前后后
- 人物
- 顾颉刚与钱穆的一段交往
- 都云联成谶 谁知别有因 ——从《黄侃日记》分析其英年早逝的原因
- 回眸
- 湖南自治宪法的问世与夭折
- 1949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下)
- 口述
- 我的父亲钱端升
- 记忆
- 巫峡之巅的惊世大标语
- 右派拓荒碑
- 我们当年的文化呼吸
- 风物
- 故乡散记
- 史海浮言
- 评梁实秋的“抗战无关”论
- 温故之七
- 版权信息
- 编辑絮语
- 特稿
- 笑谈大先生 ——在北京鲁迅纪念馆的讲演
- 人物 《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之二
- 可萌绿,亦可枯黄 ——言慧珠往事
- 沈从文:寂寞的教授生涯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董作宾、李济与张光直之间的师生情
- 汪曾祺的“滑铁卢”
- 口述
- 在外交部工作的日子
- 聚焦
- 重勘“三一八”
- 一封信与一个时代
- 记忆
- 旻姑
- 牧猪记
- 文本
-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几通信札
- 史海浮言
- 胡适的尴尬
- 温故之八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回忆我的童年
- 人物
- 一代才女赵萝蕤教授
- 傅泾波:站在司徒雷登身边的人
- 萧条异代使人愁 ——沈祖棻与盛静霞
- 天下何人更知君 ——从《闻宥遗札》看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貌
- 莫理循眼中的袁世凯及其他
- 聚焦
- 戒严体制下的台湾诗坛
- 回眸
- 男男女女五十年 ——关于“作风问题”的回忆
- 学术自由在西南联大
- 昔日校园琐记
- 违难蒙山的文人们 ——饶宗颐、简又文、梁羽生先生的难中轶事
- 记忆
- 伤逝之痛 ——阿复与大姐
- 残云 ——外婆的故事
- 文本
- 祖父和父亲的日记
- 抗战八年来生活之回顾与今后
- 温故之九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1951年到甘肃
- 风物
- 极司非而路四十号
- 河东河西
- 林泉老屋
- 回眸
- 当年的饮食文化
- 影像
- 八十多年前的三峡景观
- 聚焦
- 毛泽东与胡适
- 人物
- 香港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黄丽松
- 萧同兹这个人
- 记忆
- 西荒地夜曲
- 西出阳关
- 父亲的几个人生细节
- 访谈
- 范用:读书无禁区
- 文本
- 沈从文1971年致刘敦愿书简三封
- 致黄克武先生信
- 温故之十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纽约时报》驻华记者的回忆
- 人物
- 毛彦文其人其事
- 宁折不弯一老人 ——追忆钱孙卿先生
- 郑孝胥与严复交往始末
- 口述
- 叩门访师记
- 从小学到大学
- 回眸
- 温雅中有“铁” ——从集外遗文看周作人骂陈西滢
- 记忆
- 1937:寄寓北平
- 故事
- 空战英雄刘粹刚的生死恋
- 聚焦
- “三十年代”问题 ——从《顾准自述》看“两个口号”的论争
- 片语
- 胡适与北大旁听生 ——兼及胡适为人的一宗疑案
- 文本
- 一份延安时期的“特嫌”档案
- 顾颉刚致刘敦愿书信四封
- 来函选登
- 温故之十一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战后东北之争(上)
- 人物
- 是是非非蒋碧微
- 五十年来千斛泪 ——顾颉刚的情感世界
- 有关柳无忌先生的书缘旧事
- 记忆
- 我的“家庭成分”问题
- 伯父
- 挚友老何
- 夏工宣
- 风物
- 家园忆往
- 故居民风千年根 ——北京西郊古村落拍摄手记
- 聚焦
- 张学良与影星胡蝶的绯闻
- 印象
- 随蒋介石游太湖
- “文革”中拜访傅作义
- 文本
- 陈梦家先生的两封信
- 片语
- 胡适:佳人乎?贼乎?
- 温故之十二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战后东北之争(下)
- 风物
- 秋日寻谭
- 千年王村
- 回眸
- 遥望科德角
- 人物
- 胡兰成在台湾的传奇
- 商州故人(二章)
- 记忆
- 我的外公齐如山
- 我遥远的赣州童年
- 跟孟昭英伯伯学英语
- 印象
- 三遇许闻天
- 艾青主持的一次批判会
- “痴者”黄继忠
- 幼年印象中的童书业先生
- 口述
- 李济去台湾的前前后后
- 文本
- 冒舒湮给周楞伽的几封通信
- 片语
- 胡适:他是谁的“帮凶”
- 补遗
- 也说“新疆俄专”
- 温故之十三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马烽与陈永贵的三次喝酒
- 回眸
- 建设广西模范省 ──白崇禧的“新斯巴达”
- 聚焦
- “为宪政流血”的宋教仁
- 人物
- “莎乐美”的魅力 ——俞珊迷倒青岛大学的一群教授
- 口述
- 父亲朱光潜的人生片断
- 记忆
- 成为“坐探”以后
- 风物
- 故园的呢喃
- 文本
- 蒋介石周恩来武昌会谈外记
- 和平岁月
- 有关“兰溪阿金”的历史记忆
- 五妹
- 奄忽若飚尘 ——纪念先父陈公树周
- 一个老“大立柜”的传奇
- 一位小学校长的逃亡日记
- 阅读“老号簿”
- 温故之十四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民国的文人 长沙谈鲁迅
- 人物
- 探源胡适日记中的郑毓秀
- 上海滩的神秘老人
- 殷海光的最后时光
- 回眸
- 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 ──先父白崇禧将军参加是役之经过始末
-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歌
- 聚焦
- 顾颉刚晚年对与鲁迅矛盾的声辩
- 现场
- 1947年春:中外记者团延安之行
- 记忆
- 1938年:逃离武汉
- 一个囚犯和他的烟嘴儿
- 姆妈
- “偶然”改变人生
- 风物
- 民国文人的西湖旅行
- 文本
- 沈从文致刘敦愿书信十封
- 梁实秋题赠最后的北平师范大学
- 片语
- 闻一多的转变
- 来函
- 关于胡适宽厚待人的又一例证
- 温故之十五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一位美国顾问在战时重庆的生活
- 回眸
- “四清”琐忆
- 人物
- 报界奇人陈彬龢
- 聚焦
- 胡适成蒋介石“诤友”的来龙去脉
- 印象
- 跟陆小曼学画
- 文事
- 章丹枫、顾颉刚与《读书笔记》
- 记忆
- 与父亲的三次离别
- 风物
- 回望县溪
- 文本
- 朱偰先生的两则检讨
- 留痕
- 胡适校长最后的题照与题字
- 当年“驴行”
- 我在50年代的大学生活
- 戢翼翘将军事略
- 无常中的永恒 ——献给做书人严喆民
- 偶逢遇罗克
- 断鸿记
- 大宅门里的舅父
- 嫁妆
- 关于“苏州船娘”
- 周楞伽与陈梦熊的通信
- 温故之十六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往事半苍茫(上) ——成舍我的办报生涯
- 回眸
- 风义平生师友间 ——清华四大导师的交谊
- 文事
- “山药蛋派”今日谈
- 1958年:诗人郭沫若
- 轶事
- 陆小曼打官司 ——怒告平襟亚始末
- 人物
- 金陵才女 ——曾昭燏、游寿和沈祖棻的人生悲欢
- 宅心仁厚黎元洪
- 印象
- 追怀孙大雨教授
- 何其芳印象与“何其芳现象”
- 钱仲联先生与海日楼诗
- 聚焦
- 20世纪中国两次和平转型的机会
- 鲁迅与钱玄同的化友为敌
- 记忆
- 我与我的父母 ——童年记忆
- 改变命运的两封信
- 文本
- 吴宓先生的一封佚札
- 钩沉
- 1948年蒋介石缘何游太湖
- 温故之十七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往事半苍茫(下) ——成舍我的办报生涯
- 人物
- 同为“北大人” ——记胡适与李璜的情谊
- 印象
- 缅怀老友孙望教授
- 记忆
- 户口的故事
- 口述
- 最初的枪声 ——二十九军老兵的抗战记忆
- 聚焦
- 陈胡的联合战线与核心价值
- 风物
- 潮人有根
- 文本
- 一位清代文童的《论语》心得
- 以英文写作的温源宁教授
- 送小学生去知青点
- 少年时光
- 购物的变迁
- 我的1977
- 还乡记
- 两封购物家书
- 当年的一份交代材料
- 温故之十八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我的职业生涯
- 聚焦
- 宋教仁血案中的袁世凯
- 人物
- 特立独行的师徒
- 复辟闹剧话张勋
- 胡适日记中的一则记载
- 印象
- 听马寅初讲“新人口论”
- 记忆
- 旧帽子和新帽子
- 初为人师
- 1976年:吉林的那场陨石雨
- 文事
- 1972年胡惠溥与郭沫若之商榷
- 中年文章
- 风物
- 金泽的桥
- 钧沉
- 一代诗魂,陨落何处?
- 文本
- 战火中的困惑
- 一份坦白记录
- 片语
- 知识分子的去留之间
- 温故之十九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
- 稀世影像的迭代传奇
- 圆明园的记忆
- 印象
- 嘤园主人关友声先生
- 记忆
- 刘宝
- 我的母亲
- 回眸
- 难忘毓文
- 人物
- 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
- 韩复榘其人
- 胡适的家教
- 雏凤清于老凤声 ——也谈赵叔雍
- 风物
- 那方水土
- 文事
- 我的一本《涉江词》
- 何满子与我父亲的交谊
- 文本
- 万里修书只为“婚”
- 一位十级干部的住房报告
- 温故之二十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门生故旧忆往中的郭廷以
- 记忆
- 踩雷记
- 1969年:一段旧闻背后的新闻
- 二战中我在中国的经历
- 影像
-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
- 印象
- 五垱坡纪事
- 好人余以文
- 聚焦
- 洪述祖招安应夔丞
- 胡适的最后一次英文演讲
- 人物
- 张政烺先生二三事
- 天风海涛祭英灵——记朱偰先生
- 风物
- 儿时溪头镇
- 麦收时节
- 书信——有感于一种行将消失的文体
- 文本
- 王永江致杨宇霆的十二通密信
- 一份有关抗美援朝宣传的通知
- 片语
- 郭沫若五十寿辰之际的政治遇挫
- 与岁月劈面相逢
- 被误读的杨荫榆
- 温故之二十一
- 版权信息
- 特稿
- 我的父亲刘文典
-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两个大起大落的历史人物
- 人物
- 胡适与辜鸿铭的精神碰撞
- 裴文坦的故事与事故
- 财会知识分子顾准
- 两代人的“战争”与和平——回忆李子云阿姨
- 影像
- 白崇禧将军台湾岁月
- 往事
- 一百年前孙袁会
- 铃木的使托
- 新四军与泰州二李
- 1938年:湘黔滇之旅
- 记忆
- 往事杂忆——从父亲秦汾和丁文江先生说起
- 附录:送嘉定秦君汾东归序
- 最后的张白帆——兼述六十年前的陈素卿旧案
- 西域探夫记
- 劳动大学遇险记
- 我住过的四合院
- 张幺姐
- 四季
- 村中人物
- 温故之二十二
- 版权信息
- 特稿
- 文学江湖:我从胡适面前走过
- 往事杂忆:与宋恩荣谈晏阳初先生
- 记忆
- 身历朝战与越战:一位美军退役上校的讲述
- 边缘生命
- 我的求学生涯
- 亡友马春晖
- 影像
- 国联防疫团在广西:法国穆克瑞博士的影像记录
- 曾经的军中精英老龚
- 人物
- 张士珩与神尾光臣
- 文廷式的革职与脱险
- 章太炎笑傲袁世凯
- 周作人与胡适:和而不同
- 《吴宓日记》中的陈寅恪
- 天地一沙鸥:程曦与《燕园梦》杂剧琐议
- 文本
- 民国小学生、中学生作文选编
- 温故之二十三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年:黄杰日记问世的时代意涵
- 人物
- 容闳与太平天国、曾国藩
- 将军白天与他的史学研究
- 生生死死说叶青
- 纪念沈昌瑞老伯
- 忆袁世凯的六儿媳陈徵
- 教我如何不想他:一位最“平凡”的人
- 记忆
- 我在基层当法官
- 我们经受的历史伤痛:怀念亡友王正和肖里
- 影像
- 陪都岁月
- 运尸记
- 母亲的日记:1937年张元济的几件家事
- 往事
- 内战期间的“特种教育”
- 抗战时期重庆市的民意机构:临时参议会
- 近代美国军校中的中国留学生
- 明朝江南一座小城的公事
- 温故之二十四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先父刘文典藏书追踪记
- 绝对孤本:一册家国沧桑的佐证
- 人物
- 孙宋之间的爱情波折
- 听顾颉刚谈鲁迅
- 鲁迅与毛泽东二三事
- 周作人和李大钊的友谊
- 记忆
- 留学台湾
- 扉页上留下的痕迹
- “串连”的滋味
- 影像
-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悲喜剧
- 往事
- 1941年:海明威夫妇的滇缅之旅
- “牛尾巴”事件
- 文本
- 小难民自述
- 温故之二十五
- 版权信息
- 特稿
- 逃亡之路
- 蒋介石其人
- 姑苏女杰陆兰秀
- 人物
- 陈独秀寥落的晚年交游
- 你不一定知道的冯玉祥
- 吴梅、黄侃两次交恶史实述考
- 作为“文物大盗”的康生
- 风物
- 狄思威路1084弄4号
- 影像
- 走过从前:民间台湾生活影像
- 送别蒸汽机车
- 记忆
- 无牵无挂地走吧:忆黄苗子、郁风伉俪
- 对几位老师的回忆
- 口述
- 第一次执教武汉大学
- 往事
- 照相馆往事
- 中国志愿军 张纪
- 温故之二十六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劳动教养:比路还长的回忆
- 老戚:纪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难友
- 往事
- 日本人为什么要杀害张作霖
- 一个抗战军人的“日本情结”
- 人物
- 早年罗尔纲的“一边倒”
- 茅盾在“反右”运动中
- 影像
- 沦陷区的城乡风貌:一个日本军医的影像记录
- 口述
- 从大学教授到工会干部
- 我的父亲林损
- 记忆
- 难忘的“拜托”:忆朱厚老二三事
- 沧海寻踪:一个中国家庭的变迁
- 山雨欲来
- 三十年秋风吹过
- 正在消失的词语:农村少年的“文革”记忆
- 文本
- 张晖早年信札选(上)
- 温故之二十七
- 版权信息
- 特稿
- 落花飘逝的年华
- 剪不断,理还乱:抗战时期的蒋、宋、孔关系
- 人物
- 白天将军在历史研究所
- 董时进的人生片断
- 金岳霖:人生就一“好玩”
- 影像
- 日俄战争:成败的历史与历史的成败
- 记忆
- 父亲这一生
- 旧光阴里的主人公
- 口述
- 几次运动中的经历
- 往事
- 崔小萍与曹禺:记一段千古不灭的师生之缘
- 寻常人家的百年故事
- 文本
- 张晖早年信札选(下)
- 张晖问学日记选(1999年5月—2000年12月)
- 温故之二十八
- 版权信息
- 特稿
- 无奈的选择: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过程
- 记忆
- 童年琐忆
- 学生连记
- 我曾经的“室友”:
- 影像
- 写在“残片图本”之后
- 人物
- 邹鲁与女同盟会员的恋爱
- 历史长河的彼端
- 从“无所不谈”看晚年的林语堂
- 往事
- 战时一所流亡大学的兴衰
- 我的大学:北京大学一个右派学生的二十二年
- 文本
- 被划为右派后的日记(1958.1—1958.8)
- 温故之二十九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干校杂记
- 人物
- 陈独秀和他的托派同志郑超麟
- 始善终隙:胡适与顾颉刚
- 传奇县长张里元
- 施蛰存的诗体回忆:《浮生杂咏》八十首
- 影像
- 三峡的空气自由:致友人
- 人物
- 鲜为人知的薛明剑
- 卿本书生
- 记忆
- 二大爷
- 母同学(外一章)
- 往事
- 没有奖章的功勋
- 文本
- 张充和民国文选
- 温故之三十
- 版权信息
- 特稿
- 走近真实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访谈录
- 记忆
- 时光旅行和情书
- 父亲
- 皇宫 皇冠:庆“皇冠”一甲子
- 生命的完成:超越受难者的身份
- 人物
- 天存硕果沾文苑:记施蛰存先生
- 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故事:回忆恩师吴于廑先生
- 影像
- 1945年:美军登陆青岛
- 人物
- 现代“芸娘”:记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
- 往事
- 微观民国土地往事
- 《小说月报》和20世纪40年代的作家
- 刘公岛札记:英租时期末任医官长夫人的回忆
- 文本
- 何妨余事作诗人:读史学家唐德刚诗词遗稿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