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再一次回归历史,尝试解答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

内容简介

对个人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个人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

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使一个国家解体,使一个时代终结。但在戴蒙德看来,二者并无差异,国家甚至可以借鉴个人化解危机的逻辑框架以实现自救。

就此,戴蒙德再一次跳脱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设的知识壁垒,重建自然状态与文明秩序相融的历史叙事线索,巡礼7个案例国家的危机应对历史。

他以一位社会观察者的自谦视角,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出发,给出了“危机应对12个步骤”。

正如丘吉尔所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与剧变总是结伴而行。戴蒙德的危机应对方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重塑危机意识,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不断进行选择性变革。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我的中国读者
  • 序言 椰林俱乐部的遗赠
  • 两个故事
  • 什么是危机
  • 个人危机和国家危机
  • 本书内容
  • 本书脉络
  • 第一部分 个人
  • 第一章 个人危机
  • 一场个人危机
  • 有迹可循
  • 应对个人危机
  • 影响危机结果的因素
  • 国家危机
  • 第二部分 国家:已经展现的危机
  • 第二章 芬兰与苏联之战
  • 游历芬兰
  • 芬兰的语言
  • 1939年之前的芬兰
  • 冬季战争
  • 冬季战争的落幕
  • 继续战争
  • 1945年之后的芬兰
  • 如履薄冰
  • 芬兰化
  • 危机框架
  • 第三章 现代日本的起源
  • 我与日本的缘分
  • 1853年以前的日本
  • 佩里叩关
  • 1853—1868年的日本
  • 明治时代
  • 明治维新
  • 日本的“西化”
  • 海外扩张
  • 危机框架
  • 问题讨论
  • 第四章 全民的智利
  • 探访智利
  • 1970年以前的智利
  • 阿连德
  • 政变与皮诺切特
  • “否决运动”之前的智利经济
  • 皮诺切特下台后
  • 势力犹在
  • 危机框架
  • 重返智利
  •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
  • 在酒店里
  • 印度尼西亚的背景
  • 殖民时期
  • 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 苏加诺
  • 印度尼西亚政变
  • 大屠杀
  • 苏哈托
  • 苏哈托的功过
  • 危机框架
  • 重返印度尼西亚
  • 第六章 重建德意志
  • 1945年的德国
  • 1945—1961年的德国
  • 德国人的自我审判
  • 1968年学生运动
  • 学生运动的余波
  • 勃兰特与德国的重新统一
  • 地缘政治约束
  • 自我怜悯?
  • 领导者与现实主义
  • 危机框架
  • 第七章 澳大利亚:我们是谁?
  • 探访澳大利亚
  • 第一舰队与澳大利亚原住民
  • 早期移民
  • 走向自治
  • 澳大利亚联邦
  • 拒之门外
  • 一战
  • 二战
  • 渐行渐远
  • “白澳政策”的终结
  • 危机框架
  • 第三部分 国家与世界:酝酿中的危机
  • 第八章 日本:前路何方
  • 今天的日本
  • 日本的经济
  • 日本的优势
  • 政府债务
  • 日本的女性
  • 日本的新生儿
  • 老龄化和不断下降的人口总数
  • 移民问题
  • 中国和朝鲜半岛问题
  • 对自然资源的管理
  • 危机框架
  • 第九章 美国的未来
  • 今日美国
  • 美国的财富
  • 地理条件
  • 民主的优势
  • 其他优势
  • 政治极化
  • 原因何在
  • 其他层面的极化现象
  • 第十章 美国的未来
  • 其他问题
  • 美国的选举
  • 不平等与政治僵化
  • 那又怎样
  • 着眼未来
  • 危机框架
  • 第十一章 世界将去往何处
  • 今日世界
  • 核武器
  • 气候变化
  • 化石燃料
  • 可替代能源
  • 其他自然资源
  • 不平等问题
  • 危机框架
  • 结语 借鉴、思考与展望
  • 预测因素
  • 危机是必要的吗
  • 领导者在历史上的角色
  • 特定领导者的角色
  • 接下来该怎么做
  • 对未来的启示
  • 致谢
  • 图片来源
  • 拓展阅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