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围绕“制度”这一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核心话题,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野展开各的讨论。
内容简介
从三皇五帝到品秩爵位,从中央集权到地方自治,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正式规章到潜在规则,在古往今来的社会发展中,“制度”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也一直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密切关注的焦点话题。虽然制度研究的历史悠久,然而“制度”为何?它如何形成、如何呈现、如何研究?其变迁的动力又何在?很多问题仍未在学界达成共识。
本书源自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讲座,聚焦于“制度”这一极富内在张力的对象,邀请阎步克、邢义田、邓小南、刘志伟、侯旭东、应星、周雪光、周黎安、刘世定九位知名教授,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讨论古今中外的制度及制度研究的理论方法,希望在路径的交叉中激活思想,拓宽制度研究的视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制度史视角中的酒爵酒尊
- 序论 原生态可视化等级标识
- 一 爵位、齿位与遵者
- 二 “统于尊”或“统于君”
- 三 饮酒庆功礼:书勋、书服、书名
- 从制度的“可视性”谈汉代的印绶和鞶囊
- 一 一些铺垫
- 二 汉印为什么那么小?
- 三 如何使用方寸之印?
- 四 印章因绶带而可视化
- 五 可视兼夸示的鞶囊、绶囊与绶笥
- 六 印绶形制
- 七 绶带的织造
- 八 结论:从可视性看制度
- 走向“活”的制度史
- 一 走向“活”的制度史
- 二 内外层级中的宋朝信息渠道
- 三 “制度文化”:制度运行的生态环境
- 自下而上的制度史研究
- 一 “一条鞭法”的内容
- 二 “配户当差”机制的衍变
- 三 “图甲制”下的社会结构
- “制度”如何成为“制度史”
- 一 古人眼中的制度
- 二 “制度”如何成为“制度史”
- 三 余论
- 比较历史分析源流辨析
- 序论
- 一 比较历史分析的经典传统
- 二 美国社会科学的基本特点
- 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比较历史分析
- 四 比较历史分析的再出发
- 论非正式制度
- 一 一个命题
- 二 两个维度
- 三 三个类型
- 四 非正式制度的再生产机制
- 五 讨论:非正式制度与国家治理
- 经济学的制度范式与中国经验
- 一 从“张五常之问”谈起
- 二 “官场+市场”的政经互动模式
- 三 将“行政发包制”和“官场+市场”的模式结合
- 经济社会学的制度研究
- 一 不同层次的跨学科互动
- 二 制度研究路径I
- 三 制度研究路径Ⅱ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