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梁启超解读李鸿章的功过是非,看他如何突破内政外交之困境。

内容简介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本书写了李鸿章的一生:早年落拓,后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但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作者还对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大变局下,李鸿章在军事、洋务等方面做的改革进行了解读。

作者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但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终未能扭转王朝颓势,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下风。

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的必然结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 第十二章 结论
  • 综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悲情人物李鸿章

    好久不看古文,磕磕绊绊终于勉强啃了下来。综观全文,以悲情人物定义李鸿章似乎比较妥当。每一个人势必局限于当时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这是历史必然,李所能做的,在他自己看来,也许已经是力所能及了,自始至终维护一个他所忠于的王朝,即使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即使摇摇欲坠。作为后来人,大可不必苛求古人,使命臭批前人,唯有从中吸取教训,汲取营养,做好当下,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广厦将倾,何怨独木(仅为书评,不是立场)

      梁启超先生执笔的人物传记:《李鸿章传》—— 无论是执笔作者还是传记主人,都是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标签式人物。历史课本,让我们错怪了许多人。李鸿章绝对是其中之一的冤大头,如果不是第一的话。印象深处:李鸿章,谅其才不过一末世大儒,论其识不过在修补封建,究其遇更只是清廷走卒罢了。也曾歇斯底里地搞一场洋务运动,也曾装死卖活地签过丧辱条约…… 其人生平二三事,所知竟不过如此;而评点历史时,我们口气倒是挺大:一直站在一个大众却又狭小的角落里,用一种 "民主与科学" 的眼光来丈量这一根 "强支广厦于将倾的独木"!"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在传记的开始两章就表达了这种 "敬、惜、悲"。之后章节,便逐次铺开李鸿章的一生,给了我们很多个面:"文人风骨,痞子手段,权倾一时,名满天下"。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原来他也年轻过…… 我们熟悉他时,他已经是声名显赫而狼藉的天朝重臣了;这份当年 "天字一号" 功成名就的神话,需要多少代价?—— 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名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后被选为优贡,第一次科考落榜后,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在二十四岁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此后虽有波折,却也一路攀升。"桃李既成,鸿图当展,奏响盛世华章"——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里是否暗含了这样一份美好的希冀;而现实是:生逢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整顿洋务,建设海防…… 作为军事专家、洋务重臣,一路走来,史册上留下的那些官话,下笔都没轻没重,传记里的李鸿章,才有了真实而别样的温度,值得我们常常去玩味:评价一个人,有多容易、又有多难。 选一部分为例,传记的后半,第七章到第十二章,基本循着李鸿章外交的足迹,让我们翻一翻他千夫所指的 "毕生事业"。 作为一个洋务重臣,权术精熟,外交这口大黑锅是怎么背在身上的?弱国无外交。"天朝" 或许不弱,但大清国没有 "外交" 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 "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 "外交家"。 既然背过了,也引来种种非议,那为什么不能脱掉它?正面地讲,李鸿章的外交生涯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 "相貌堂堂" 且 "矜持、自信和傲慢" 的李中堂,"国家名片" 不能轻易更改;颇具讽刺意味,我们广大国民在那段悲伤的日子里却终于揪出了一个 "罪魁祸首"—— 李鸿章成了一个 "全民出气筒",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那么这张 "名片" 又或 "气筒" 的真正实力如何呢?还得从他的对手们那里客观了解:1876 年,英国军开入烟台,日本军挑衅朝鲜,共同对大清战争威胁施加压力。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则希望放弃老路,即不能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同年 9 月,《烟台条约》签订。英国人事后表示:"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 敌人发牢骚,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好了: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对手都认为 "值得惊诧" 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后,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然而,人能承得住口诛笔伐,国能承得住尖船利炮吗?1894 年中日甲午之战,是身兼军事、外交重担的李鸿章最大的挫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 所以他在全国主战的一片热潮下,"宁忍诟言和"—— 朝臣争相弹劾,不得已而备战。现实狠狠地打脸了,兵败山倒,朝廷顾不得 "天国颜面",再令李鸿章去日本议和。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伤处疼,弹难出。" 谈判还得继续,"着鸿章酌量办理" 就是朝廷的底线。战争继续扩大或割地赔款止损,两害取其轻,这是李鸿章的选择,其实他根本没得选择。他成了 "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 "心头奇耻大辱";只有 "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 这样一封奏折,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1900 年 8 月 15 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就是背锅侠吧: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一年后,他代表大清国与 11 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不平等《辛丑条约》。"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愤怒的呼声越来越高,他的生命之光却越来越弱:"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既无法了却君王天下事、也没有赢得生前身后名,最后的日子里,他是怎么熄灭烛火的呢?在病榻上,他依然上奏,"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就在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  广厦将倾,岂独木能支?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 "人情所最难堪" 之事。但作为文人,他是卓越的,位极人臣;作为军事家,他在关键战役里贡献过关键价值;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可以说他洋务不 "洋务"、丧权未辱国!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就是我们所推荐的这本。历史已经这样了,就借用他的两个 "历史无疑" 结尾: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标题之语,老到令人窒息。儿时便可以听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念叨这句话。彼时听到这句话,除了押韵,内心毫无波澜。以前,一个前辈和我说:今天你觉得满怀壮志。参加工作若干年后,你很可能会觉得壮志未酬。而当时,我也全然没有理解他的话。时至今日,我依然怀揣着对生活的希望,却也时常会自我否定。而读书的价值有所体现也在于此。我们站在后世解读历史人物,当然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这是争议的部分。当然,也可以有确定的部分。比如天李鸿章的生平,会在我遭受各种质疑,甚至自我否定之时,给我带来一些平和的时间。让我还有时间和心境,可以从新审视自己。也是给自己未来可能的进步提供一些力量和期待。所以,人在江湖,可能很多时候都会身不由己。但是,也没关系,郁闷之时能找到一种陪伴自己心情的方式,应该也是一种进步吧。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3条书评

        出版方

        百花文艺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始建于1958年8月1日,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文艺出版社之一。郭沫若先生欣然为之题写了社名,编辑出版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文艺书籍,并以散文、小说为重点,而散文书刊的出版,更形成了一枝独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