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第四届全国经济史学博士后论坛的论文集,以“中国经济史学的话语体系构建”为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传统市场的近代化转型、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变迁、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组织及其管理模式的变化、社会转型与经济思想变迁等方面,对我国经济改革与转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展开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国家政策与经济发展专题
  • 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业布局之调整——以江南制造局迁建为例
  • 一、“移设堂奥之区”:甲午战后初期军事工业布局调整
  • 二、“就原有局厂切实扩充”:庚子事变前后区位调整的中断
  • 三、从分散到集中:清末军事工业布局新方案的提出
  • 四、晚清统筹军事工业布局方案之执行与调整
  • 五、结论
  • 乾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丰年米贵”问题探析
  • 一、乾隆时期长江中游米价变动分析
  • 二、乾隆时期长江中游的“丰年米贵”问题
  • 三、乾隆前期清政府应对“丰年米贵”的政策调整
  • 四、地区农业结构变化
  • 五、结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东北人才工作的展开
  • 一、东北经济恢复工作中,技术人才队伍的加强
  • 二、抓好科研工作 培养科技人才
  • 三、工人阶级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 四、苏联专家的帮助加速东北经济恢复
  • 财政与货币史专题
  • 金宣宗贞祐年间货币政策大讨论探微
  • 一、政策背景及其必要性
  • 二、讨论过程及主要主张
  • 三、结果及政策走向
  • 由虚及实:宋代内藏库借贷模式的流变
  • 一、习惯面相:内藏库的借贷蠲免模式
  • 二、支借偿还:内藏库的潜在收入模式
  • 三、虚实相继:内藏库借贷的双重模式
  • 四、结语
  • 近代宁波的洋银流入与货币结构
  • 一、清中前期的贸易和洋银流入情形
  • 二、埠际之间洋银的流动与进出数量
  • 三、市面洋银的使用情形
  • 四、清季浙省厘金中的货币结构
  • 五、洋银在农村的使用情形
  • 六、结语
  • 经济制度史专题
  • 明清湘江河道社会管理制度及其演变
  • 一、引言
  • 二、湘江河道社会管理制度演变之原因与过程
  • 三、湘江河道社会管理新制度之落实与实效
  • 四、结论
  • 船钞的收与支:近代关税史的一个侧面
  • 一、已有研究及存在问题分析
  • 二、近代海关船钞的征收
  • 三、近代海关船钞的功能与分配
  • 四、结语
  • 历史经济地理专题
  • 历史空间数据可视化与经济史研究——以近代中国粮食市场为例
  • 一、历史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历程
  • 二、可视化在经济史中的使用
  • 三、为何要对清代粮价进行可视化分析
  • 四、基于GIS的清代南方粮食价格空间可视化
  • 五、中国旧海关统计的粮食网络可视化
  • 六、总结
  • 清代粮价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演变研究(1738—1820)
  • 一、问题的提出:清代粮价研究的空间视角
  • 二、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三、粮价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演变
  • 四、小结
  • 经济思想史专题
  • 论近代中国民族企业“事业集合”思想
  • 一、对“事业集合”趋势的认识
  • 二、“事业集合”内涵及维度的理解
  • 三、“事业集合”的利益分析
  • 四、“事业集合”的弊端总结
  • 五、结语
  • “耕者有其田”的继承和发展——论中国土地市场化制度改革的思想解放
  • 一、“耕者有其田”思想嬗变与发展
  • 二、人民公社与耕者有其田思想的扭曲
  • 三、“耕者有其田”思想本义
  • 四、土地市场化改革中的思想解放
  • 量化经济史专题
  • 结构、制度与农户收入:生产队的视角
  • 一、引言
  • 二、历史背景与数据描述
  • 三、生产大队与生产队层次核算的收入描述
  • 四、分析工具与生产队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
  • 五、生产队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途径
  • 六、结论
  • 附表1 各生产队口粮分配标准
  • 附表2 祖堂大队按户人口分布情况
  • 附表3 祖堂大队按户劳动力分布情况
  • 城市史专题
  • 近代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道路评析:1894—1937
  • 一、道路肇建与公共交通
  • 二、道路拓展与公共交通
  • 三、道路用费与公共交通
  • 四、道路改养与公共交通
  • 史料专题
  • 西夏游牧经济探研
  • 一、文献中所见西夏的“游牧”
  • 二、西夏“游牧”的季节移动模式
  • 三、西夏游牧“地界”的划分
  • 四、尾论
  • 城乡生活空间与明遗民生计——来自浙西地区的例证
  • 一、“逃”与“穷”:遗民的避世与困顿
  • 二、遗民的生计手段
  • 三、城乡生活空间与遗民生计
  • 四、结语
  • 中日民间经济外交的博弈——以1926年中国实业代表团的赴日访问为例
  • 引言
  • 一、1926年中国实业代表团的赴日访问缘起
  • 二、赴日访问的经过
  • 三、出访日本的意义
  • 四、中日民间经济外交博弈的特点
  • 附录 第四届全国经济史学博士后论坛综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九州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管的中央一级综合性出版机构,以服务对台工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为宗旨。 自1993年成立以来,出版了大批优秀图书,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多年来,我社在两岸图书出版交流、涉台出版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出版了大量涉台主题图书、精品学术图书,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深受两岸读者关注,为两岸出版行业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