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论著对明初理学大师胡居仁在理气心性、主敬思想、易学哲学等有代表性的思想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胡居仁关于儒学的理解、诠释和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分辨、整理和研读,并对胡居仁儒学思想的性质、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使胡居仁对儒学的理解、诠释和评价的内容能够全面而系统的展示在读者面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自序
  • 绪论
  • 第一章 背景师承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 二、休养生息的大力推行
  • 三、思想文化的高压控制
  • 四、理学文风的持续昌盛
  • 第二节 学术师承
  • 一、诸儒影响
  • 二、学术师承
  • 第二章 理气心性
  • 第一节 理气心性仁诸范畴
  • 一、“理”之规定
  • 二、“气”之规定
  • 三、“心”之规定
  • 四、“性”之规定
  • 五、“仁”之规定
  • 第二节 理气心性关系
  • 一、理气不离、理在气中
  • 二、心理不分、心与理一
  • 三、主敬存心、性分善恶
  • 第三章 主敬穷理
  • 第一节 主敬思想之来源
  • 一、发掘先贤主敬资源
  • 二、继承明初主敬思想
  • 第二节 主敬之内容
  • 一、操持著意之谓“敬”
  • 二、主一无适之谓“敬”
  • 三、“敬”兼内外,“敬”贯动静
  • 四、主诚敬以存其心
  • 五、主敬之方法
  • 第三节 格物穷理之方法
  • 一、博穷事理
  • 二、格物致知
  • 三、存养省察
  • 第四章 易学哲学
  • 第一节 “易”之性质及读《易》之方法
  • 一、变易之“易”与精微之《易》
  • 二、解《易》之方法
  • 第二节 几微力行之道
  • 一、审察几微以为应事之要
  • 二、克治力行以尽成己之道
  • 第三节 太极阴阳之理
  • 一、太极即理
  •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三、一各生两,阴阳消长
  • 四、理气太极阴阳
  • 五、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第四节 胡氏易学与周张程朱易学之比较
  • 一、精微之书、吉凶之理
  • 二、性始本善、诚神存几
  • 三、道体阴阳、显微无间
  • 第五章 佛道批判
  • 第一节 佛学批判
  • 一、“空无寂灭”与“此理实有”
  • 二、“作用是性”与“性即是理”
  • 三、“工夫相似”与“学风趋同”
  • 四、“心理二分”与“心与理一”
  • 五、“背理放其心”与“求放心即仁”
  • 第二节 老庄批判
  • 一、“虚无不无”与“处下最奸”
  • 二、“弃灭礼法之自然”与“诚敬循理之自然”
  • 第三节 功利、异端之学
  • 一、“中人之下”与“中人之上”
  • 二、“虚静空心绝理”与“敬谨存心循理”
  • 三、批判献章近禅
  • 第六章 圣贤境界
  • 第一节 尧舜气象
  • 一、为学圣贤
  • 二、“孔颜乐处”
  • 第二节 希慕圣贤
  • 一、倡兴圣贤之道
  • 二、追慕先贤人物
  • 第三节 评介诸儒
  • 一、未睹仁体与体用二分
  • 二、散为太虚与简易空虚
  • 三、所论巧凿与指陈朱陆
  • 第七章 教育思想
  • 第一节 创办书院
  • 一、兴学“礼吾”
  • 二、书院咏怀
  • 第二节 兴复白鹿
  • 一、历史缘由
  • 二、兴复举措
  • 第三节 读书方法
  • 一、为学总纲
  • 二、读书主张
  • 第八章 伦理政治
  • 第一节 君臣相契,道义为本
  • 一、君王之道,循理而行
  • 二、君臣功利,鲜有其终
  • 三、君子小人,不可共处
  • 第二节 分田制井,寓兵于民
  • 一、分田制井,重农抑商
  • 二、寓兵于民,实行屯田
  • 第三节 王霸义利,举才兴礼
  • 一、王霸之道与《春秋》大义
  • 二、以义制利与褒举贤才
  • 三、乡饮酒礼与安葬之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